當番劇做成史詩級長篇,本身就是奇跡——評《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

關(guān)于隸書,有個古老的規(guī)則“蠶無二設(shè)、雁不雙飛”,簡單來說,就是盡可能避免雷同。
這個概念衍生到動漫世界,就可以理解為一部番劇想要吸引更多粉絲,一定要學會推陳出新。但是,像《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能做到歷經(jīng)10年(準確的講是11年)還常青,著實不太容易。

2020年10月完結(jié)的長篇番劇有不少,比起《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完》的劇情“魔改”,這部《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顯得十分穩(wěn)重。

這種穩(wěn)重感使得觀感很難出現(xiàn)觸及上下限的波動,作為一部以女子為核心的“熱血番”,該有的大場面都盡可能做到了“波瀾壯闊、絢麗奪目”,近身的打斗戲往往可以用“拳拳到肉、凌厲無比、繽紛炸裂、細節(jié)滿分”這樣的詞語形容。

在這樣一個男性角色存在感趨近于零的世界里(然而并不是),《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系列似乎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核心】,卻能成為二次元世界中一個熱度甚高的符號,作為《魔法禁書目錄》的“番外”,能“反客為主”,成為史詩級長篇,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相對合理的解釋,我只能認為一部分觀眾是在通過這部番劇回味自己的青春,對于青春的緬懷,如今很少有人用文字筆記,寫出帶有深情厚意的句子的難度更是堪比娃娃機抓娃娃,沒有真情實感的文字打動不了自己,更不要說打動別人。

于是,用觀賞和發(fā)彈幕這種具體形式,成為了新生代的常規(guī)操作(之一)。與柯南、海賊王這類二次元【支柱概念】不同的是,《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承擔的商業(yè)壓力更輕,前者必須要不斷出新劇集,讓整個故事變得越來越長,因為一旦階段性完結(jié),將牽扯到一群人的生計;后者的商業(yè)脈絡(luò)就是小說+漫畫+動畫+游戲,人員配置更靈活,商業(yè)布局更輕,且可以根據(jù)市場需求巧妙改良。
目前幾部《某科學的超電磁炮》動畫作品都是圍繞“冒險”進行,加上如今越發(fā)成為標配的“軟福利”,真正做到了“以不變應(yīng)萬變”。

不過,隨著出場人物增多,劇情結(jié)構(gòu)越發(fā)復(fù)雜化,番劇勢必會增加新入坑粉絲的【學習成本】。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由于不少人物同時在《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與《魔法禁書目錄?第三季》里,部分人物的最終命運其實并未在《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中明確交待,而是在《魔法禁書目錄?第三季》里呈現(xiàn),雖然彈幕中會有提示,但這種設(shè)計無疑對部分只鐘情于《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的觀眾困惑不已。
如果說主創(chuàng)團隊是希望利用這兩部系列番劇的相互嵌套,來同時增加兩部劇的熱度,顯得格局太小。

同時,《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番劇本體雖然有部分關(guān)于哲學、成長的內(nèi)容,但挖掘的很淺,對比青春愛情番?。ㄍ屇愀鞣N胃疼),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內(nèi)涵性】又少了一個等級。如果下一季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還是走這樣的老套路,我覺得會顯得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提及成長,劇集下的不少評論提出《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中的【御坂美琴】與【食蜂操祈】有點硬幣正反面的意思,比如,前者是獨行俠、直率、“平淡無奇”,后者是交際花、城府、“波濤洶涌”,兩者亦敵亦友,彼此在互動中各自汲取了對方的優(yōu)點(歐派不算)。

但我反復(fù)品味劇情,還是覺得【成長】的概念表現(xiàn)并不突出,【食蜂操祈】的設(shè)定很明顯是劇情設(shè)計中常用的“對立套路”,就像湯姆與杰瑞。
事實上,以冒險概念起家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系列更長于宏觀布局,比如激斗場面,但微觀部分的人文情懷,例如友情升華、成長互動等表現(xiàn)力不足,軟福利部分又有明顯媚宅之嫌。

印象中第20話,芙蘭達之死在劇中進行了較為隱晦的表述,而這個“傲嬌蘿莉”本可以塑造為一個更立體的形象。再者,最后5話關(guān)于操齒涼子的劇情節(jié)奏過快,本來是可以像《攻殼機動隊》一樣深度探討【靈魂】與【肉體】這種“形而上”的概念,但還是流于形式。這些內(nèi)容其實做的更精致些,但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在動畫中呈現(xiàn)。
當然,我在想,如果《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開始【過分】專注“人文主義”,也許傳說中的炮姐也就不是那個炮姐了。但為了劇情的后續(xù)推進,在大場面這類武戲之外,多加入其他女性角色間的文戲(吻戲就算了,估計過不了審的),我相信《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系列的動畫觀感會比現(xiàn)在提升一個檔次。

正好最近《無能力者娜娜》、《約戰(zhàn)狂三外傳:虛或?qū)嵠?/a>》等主打超現(xiàn)實能力的番劇即將接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或科幻或魔幻的動畫依舊是大家百看不厭的主題。
放大到全世界范疇,什么早期的美劇《英雄》、《神盾局特工》、《X戰(zhàn)警》、《X檔案》,還是日韓系的《JOJO》、《世界奇妙物語》、《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等(注:這里只是隨手舉例,因為平時幾乎不看日韓真人影視劇 ),都是“一些【不正常】的人演繹一個【正?!康墓适?/strong>”。

這種架構(gòu)無非是要讓觀眾接受(認同)這個“新世界”的【規(guī)則】,因為一旦沉浸,所有的不合理才可以變得合理——這就有點像“跳房子”游戲,一旦你認同這個世界中的“規(guī)則”,你就能跳的開心,雖然從外部視角看,有些滑稽可笑。
這類劇的核心都是幫助人打發(fā)時間,深度只是調(diào)味劑,如同中國菜菜譜中的“加鹽少許”,【少許】的概念很難把握,而【深度】在多少才能讓觀眾滿意也不容易。

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動畫番劇的受眾顯然是并不需要承擔過多社會壓力的年輕一代,而真人連續(xù)劇的受眾往往是開始承擔一定社會壓力的年長一代——為何日韓劇會有那么多俊男靚女,因為主要吸引的就是那些女性觀眾。
我們往往需要給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合理的說辭。我們觀賞《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也許并不是因為劇情創(chuàng)意多么天馬行空,而只是出于“慣性”——紀念青春總要有個承載物,那就是“嗶哩(nico)~嗶哩(nico)~”吧!

如果覺得內(nèi)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下面的4個傳送門查看更多喲:? ??
【1】【圣痕故事】收藏夾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
【2】崩壞3圣痕故事全紀錄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3】崩壞3圣痕故事(有聲故事)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29265163?type=7
【4】雜文集合: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