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ivank monastry
? ? ? ?1993年3月31日,達季萬克修道院是中世紀亞美尼亞的主要建筑群之一,在第一次納卡沖突結束后重新開放。該修道院屬于亞美尼亞使徒教會阿爾札赫教區(qū)。
? ? ? ?達季萬克修道院最早是由使徒猶達·達陡的弟子圣達迪(St. Dadi)所創(chuàng)建,在公元1世紀時,圣達迪致力于亞美尼亞的東部一帶傳播基督教。9世紀時該修道院于文獻中被首次提及。2007年7月,在修道院的主教堂圣壇底下發(fā)現(xiàn)了圣達迪的墳墓。除此之外,哈琴公國的王子亦被埋葬于修道院教堂的前廳(Gavit)下方。

? ? ? ? 達季萬克修道院屬于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的阿爾察赫教區(qū),內部由圣阿斯特瓦扎津(St. Astvadzadzin)大教堂、小教堂和其他一些建筑物所組成。除了幾幅繪制于13世紀的壁畫以外,主教堂的墻壁還刻有亞美尼亞語的文字。而達季萬克修道院內興建于1214年的大教堂南面立墻上,另刻有亞美尼亞文字的淺浮雕,文字記述下一名公主為了紀念他的兒子,而捐獻教堂的內容。此外據(jù)保羅·庫內奧(Paolo Cuneo)所述,達季萬克修道院與甘扎薩爾修道院二者,是當?shù)乜梢哉业桨肷硐竦膬勺薜涝褐唬ㄟ@些半身像人物可能是修道院的捐助者)。

? ? ? ?1994年,在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zhàn)爭結束后,達季萬克修道院重新對外開放。2004年,亞美尼亞裔美國人出身的女商人伊黛爾·約翰尼揚(Edele Hovnanian)出資幫助修復該所修道院,其中教堂的修復工作于2005年完工。由一名來自伊朗德黑蘭的亞美尼亞人埃迪克·亞伯拉罕(Edik Abrahamian)負責教堂的相關修整工程。
? ? ? ?2001年10月8日,歐洲理事會議員大會在16名議員的要求下,提出第9256號動議。該動議中提到:“在克爾巴賈爾地區(qū)的古跡持續(xù)遭受破壞,當?shù)氐哪滤沽謧?,把達季萬克修道院視為亞美尼亞基督教信仰的殘存遺物,并極盡所能地摧毀該所修道院”。

? ? ? ?2017年8月,之前曾在達季萬克修道院進行修復的意大利專家再次返回當?shù)兀^續(xù)整修與清理修道院的工作。日前,他們已經順利修復了四座教堂以及當中的壁畫,同時計劃復原教堂門口的銘文和裝飾。預計在2020年將完成全數(shù)的修復工程。
? ? ? ?但是,因為2020年第二次納卡戰(zhàn)爭而簽訂?;饏f(xié)議的緣故,亞美尼亞人依據(jù)協(xié)議中的規(guī)定,必須從達季萬克修道院撤軍并將周邊的克爾巴賈爾地區(qū)歸還給阿塞拜疆政府,為此達季萬克修道院的院長決定將修道院里包括鐘和亞美尼亞十字架石等珍貴的基督教藝術作品運送至亞美尼亞。在亞美尼亞軍隊撤出克爾巴賈爾地區(qū)之后,修道院隨即被交接給俄羅斯的維和部隊負責保護。阿塞拜疆軍隊正式入駐當?shù)睾?,?2020年11月28日發(fā)布了一段自修道院內拍攝的影片。同時阿塞拜疆當局允許亞美尼亞籍的修道院僧侶繼續(xù)留在修道院里。2020年12月4日,阿塞拜疆境內烏迪人族裔的代表造訪了達季萬克修道院并在院中舉行祈禱儀式。而在拜訪修道院結束后的隔日,烏迪人東正教社區(qū)的副主席拉菲格·達納卡里(Rafig Danakari)被任命為修道院的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