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制造第一學歷焦慮
2023-08-02 09:54 作者:小學畢業(yè)十年搬磚 | 我要投稿
無端端在b站上與一位自稱清北畢業(yè)工作七八年大廠TL,針對有沒有第一學歷歧視爭吵了起來。 整個過程實在可笑。一路雞同鴨講。 我說的是一般情況,他講他們部門。 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工種在乎第一學歷就代表所有企業(yè)所有部門都搞第一學歷歧視? 邏輯不通吧。 而且一個本科差一點,碩博清北的,就不如清北本碩? 通過這場浪費我時間的討論,倒使得我開始思考是誰在制造第一學歷焦慮這個問題來。 可能我的思考是個暴論。 原因之一,名校本碩這個群體及其校友群。比如北大數(shù)學學生鄙視數(shù)院第一學歷非北大的教授胡俊。 原因之二,由極端個例帶領的求職和招聘感受上的羊群效應或者說就是以偏概全。不可否認的確有一些公司招人名額少,為了更高效的找到合適的人選會設置第一學歷門檻。但這并不是大多數(shù)。拿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舉例,騰訊阿里一年不過招幾千應屆生,把全部大廠加起來,招的應屆生也就十幾萬(研究生估計也就幾萬人),22年碩博畢業(yè)生84萬人,如果都第一學歷歧視,那是不是其他學生都要失業(yè)。 原因之三,崗位結構性供求失衡嚴重。好的崗位(如大廠,金融公司,編制崗等)競爭者疊加多個buff后產(chǎn)生學歷溢出。差一點的崗位(如生化環(huán)材制造業(yè)等)又面臨著在崗位縮編的同時,薪酬激勵不足,學生和候選者轉行的情況。 原因之四,某些用人單位的懶政。正是因為人多粥少,設立第一學歷門檻可以提高效率。 原因之五,媒體的刻意渲染。為了追求流量,把報道集中在少數(shù)院校少數(shù)企業(yè),在輿論上制造出風雨欲來的情勢。 以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