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敗寇,陳霸先和王僧辯的權力之爭,陳霸先的帝王之路
蕭繹平定侯景之亂后成為梁元帝,而同為南梁皇室的蕭詧,邀請西魏宇文泰發(fā)兵替自己收拾蕭繹,結果蕭繹戰(zhàn)敗后被處死,而蕭詧正式即位,建立后梁。蕭繹的死,讓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南梁政局再次動蕩起來。
之前蕭繹在的時候,多少還壓得住場面,現在蕭繹沒了,情況變得很微妙。南梁剩下的爛攤子總得需要一個新皇帝上來主持。王僧辯和陳霸先經過商議,決定立蕭繹的第九子蕭方智,時年十二歲。

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不可能做整個帝國的一把手,所以這又是一出大家喜聞樂見的傀儡戲。此時王僧辯和陳霸先都想做實際的一把手,所以這兩個親密無間戰(zhàn)友的感情,在權力面前慢慢地出現了嚴重的裂縫。
在王、陳剛推上傀儡皇帝蕭方智后,北齊又突然橫插一腳,把蕭淵明送了回來,并慫恿王僧辯立蕭淵明為帝,王僧辯還真動心了。
蕭淵明歲數雖然比蕭方智大不少,不過在現在的南梁,他根本就沒有勢力,充其量也就是老一點的傀儡,但這個傀儡卻只屬于他,而不是和陳霸先共有,這點非常打動王僧辯的心。

王僧辯對從討伐侯景之后才冒出來的陳霸先并不熟,而陳霸先在這兩年時間表現出的軍事能力和政治魄力也讓王僧辯感到了威脅。立蕭淵明為帝一方面可以打壓陳霸先,另一方面還多了一個強大的北齊做靠山,王僧辯覺得很劃算。
承圣四年,王僧辯沒有經過陳霸先就單方面跟北齊簽了合同,立蕭淵明為帝,把蕭方智改立為太子。做完這一切,王僧辯終于松了一口氣。但被忽略的陳霸先對王僧辯的作為很不滿意。
說好了立蕭方智,怎么又變卦?而且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當我老陳好欺負是吧?
氣憤的陳霸先馬上致信王僧辯,要這給自己解釋,而王僧辯卻不予理會。
從廣州北上到江蘇的陳霸先,費盡心機是來謀出位的,不是來被人當猴耍的。既然王僧辯不給面子,也別怪陳霸先翻臉了。
同年九月,陳霸先帶十萬大軍,從京口出發(fā)直攻建康。王僧辯還沒回過神來,就被突如其來的陳霸先給滅了。

滅了王僧辯后,陳霸先拉下了皇位還沒坐熱的蕭淵明,重新立起了蕭方智為帝。
這可捅了馬蜂窩了,王僧辯雖被殺,但他的勢力卻未被瓦解。下面的一眾部將和北齊都不干了,紛紛擼起袖子準備跟陳霸先拼命。陳霸先對此不屑一顧,他出道以來就是以狠辣著名,“誰怕誰啊,王僧辯都被我滅了,還解決不了這些蝦兵蟹將?想比劃那就來唄?!?/p>
隨后陳霸先就開始了平滅王僧辯余黨的戰(zhàn)斗,從同年的十月一直打到第二年的二月,其部下杜龕、張彪伏誅,徐嗣徽、任約、王僧智等逃奔北齊。北齊前來助戰(zhàn)的翟子崇、劉士榮、柳達摩也被一一擊退。北齊對這個又狠又能打的陳霸先也無可奈何,遂與陳霸先議和。
眼看陳霸先一家獨大,陳霸先的老上級曲江侯蕭勃不服氣了,同時還有巴陵郡王王琳。

蕭勃不過是看著自己原先的部下,如今卻爬到了自己頭上,感覺不是很爽,但他的能力跟陳霸先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太平二年二月,蕭勃從廣州起兵,三月剛跟陳霸先的部隊碰頭,基本就被打散了。而蕭勃也送出了自己的腦袋,其實挺不值當的。相較而言,王琳還是比較能折騰一點,至于王琳怎么折騰,請關注下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