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業(yè)余詞作對《后浪》講稿的感悟
? ? ? ?五四青年節(jié)這一天,B站的視頻——《后浪》算是破圈了。而隨著大紅之后,包含著褒貶的雜音就一直此起彼伏。
? ? ? ?我只是個業(yè)余詞作,視頻剪輯顯然已經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因此本文僅對《后浪》的講稿內容發(fā)表個人看法。(講真,在22和33出現的時候,這個視頻的宣傳定位應該就很明確了吧?)
? ? ? ?關于《后浪》這個作品,有人說它夾帶私貨,有人說它鼓吹消費,但就文案本身而言,它真有那么不堪嗎?

? ? ? ?作為演講的文案,或許它在結構上有些一點凌亂,但卻并不會影響到對于中心思想的理解。
? ? ? ?整篇文字都是上輩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他們眼中的下一輩。相信關于這一點,沒有人會有異議。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追問其中的“你們”是誰?而文章的中心也很簡單:對當代年輕人的贊美與肯定。
? ? ? ?或許是因為夸得狠了,或許是因為代溝,亦或許是混剪的內容讓許多人失了代入感,這樣的內容反而讓人心生抵觸。
? ? ? ?從文字內容來看,作者原本想要表述的無疑是關于一個時間上的縱向對比。時代改變,科技進步,中國更是在經過了幾十年發(fā)展后,變得強大富足。對于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特殊時期的老一輩人而言,當今的年輕人視野開闊,條件優(yōu)渥,大有可為。
? ? ? ?而抨擊者更多想到了社會層級或是地域間的橫向比較。在穩(wěn)定的社會里,要打破這些不均衡的束縛并非易事。
? ? ? ?平心而論,雙方的觀點都有自己的道理與邏輯。
? ? ? ?代溝是切實存在的。
? ? ? ?看著我們,長輩會想起自己過去的青蔥歲月,就如我們看到小孩子時回望起童年一樣。當大家在為那些時光的美好而感嘆時,或許我們早已忘了那時候的真實想法。
? ? ? ?僅從文字出發(fā),我們沒有理由要自我否定。
? ? ? ?如今我已步入社會,就目前未出過國門的經歷與卑微的收入來說,也許是反對者描述的“浪底泥沙”。但這不意味著我無法選擇,何謂生存?我們無法想象過去的老人們經歷的那些苦難。我可以拋開一切去闖蕩,或許我缺乏了那一份魄力和膽氣,因此選擇了平凡。而即便是在蕓蕓眾生中做一枚鉚釘,我依然覺得自己朝氣蓬勃。

? ? ? ?面對《后浪》這篇文字,我們這些年輕人要做的不是自鳴得意,更不是自怨自艾。即便是享受安逸,也可以自得其樂。不要用什么“韭菜論”去否定別人的拼搏,成功的荊棘之路,從來就不曾一帆風順過。
? ? ? ?正如毛主席說得那樣:“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p>
? ? ? ?年輕,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么?
附:

手工勘誤:
第二行:“看看你們”應為“看著你們”。(前后兩遍此處略有不同)
第十行:“盡情享用”應為“盡情地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