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者手記:積極昂揚作品的時代性
讀史與欣賞多數(shù)文藝作品,最好不要過于主觀、脫離其時代性,站在另一個時空去是古非今或相反。相對實事求是些或能更接近最初的真實。
現(xiàn)在看五六十年代一些電影和文學作品(如《五朵金花》),顯得斗志昂揚、積極向上,一方面確實有當時強調(diào)奮發(fā)和自力更生的時代特征,另一面或許也因為當時對帶消沉、消極方面作品的打壓和限制。
第三、四代導演像謝晉、吳貽弓下一批更深刻且具人文關懷的作品(如《芙蓉鎮(zhèn)》、《城南舊事》),則要等到1976年以后了。不管怎樣,當清楚自救與積極有為是唯一出路后,一批彼時文藝作品變得格外親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