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詹姆斯和科比,可以同時喜歡

原創(chuàng)/氧氣是個地鐵

事實上,我覺得一個球迷比較合理的軌跡,就是喬丹、詹姆斯和科比同時喜歡。
這三位在我的定義中是僅有的三位時代超巨,判斷標(biāo)準(zhǔn)是綜合屬性,不僅要吃歷史地位,還要從品牌價值到籃球意義等領(lǐng)域入手分析。能夠最大程度將籃球從運動本身升華到文化和情懷這樣超越物質(zhì)本身的高度,這點無關(guān)歷史地位,但卻符合籃球的本質(zhì)。除了喬丹、詹姆斯和科比,無論是動作或言論驚艷的魔術(shù)師和大鳥,或者傳說一樣神的張伯倫,以及前歷史第一人拉塞爾和得分王兼第一大學(xué)生賈巴爾,等等,都不具備如此龐大效應(yīng)。

從某種意義看,喬丹、詹姆斯和科比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奧尼爾說詹姆斯等于喬丹加科比,這是比較極致的描述。而另一種輿論則表達(dá)出喬丹讓諸神黃昏:詹姆斯激活氣場,科比傳承技術(shù)。但詹姆斯和科比沒有各自反對者描述的那樣弱勢,這兩位也并非完全無法對比喬丹,籃球?qū)用妫票葐翁艋蛘材匪箮ш牰伎赡苴A喬丹。而在籃球場外,詹姆斯是社會影響力和使命參與感占優(yōu)勢,科比則比喬丹更接近現(xiàn)代群眾心理。
無論怎樣區(qū)別,還是無法忽略的一點就是,喬丹、詹姆斯和科比都代表籃球,觀賞性有差異但殊途同歸,吸引數(shù)以億計的球迷群體。我曾經(jīng)寫過《大概球迷都喜歡邁克爾·喬丹》一文,指出喬丹從各個角度都滿足一個正?;@球愛好者的全部想象。詹姆斯和科比,并非終極,可也是在頂層,他們活躍著大眾相關(guān)籃球最深層的感覺。就廣泛具體對象而言,得到的體驗不亞于喬丹。

這是一個傳承,對我來說,想要更完整欣賞籃球的話,是很難拋棄任何一種模式的。這就像被限制了想象力的大腦,被免費提供一系列由行業(yè)大佬親自操刀更新認(rèn)知的素材,從眼界到思維都開放了。NBA就像一座博物館,我更喜歡以超巨控(這是個重組老詞匯)的身份參觀一切杰作,這有個前提,就是盡量減少外界干擾——一粉頂十黑那種,不要接觸爭吵,就能實現(xiàn)同時喜歡。
當(dāng)然,基于情懷專注度或者偶像崇拜等因素,球迷還是無法將喬丹、詹姆斯和科比放在同一個區(qū)間自我討論。不過這不意味著就要強行啟動非黑即白二元論,以否定競爭對手。有趣的是,科比·布萊恩特在今年1月份洋洋灑灑地討論過這個話題。雖然老大競爭意識強烈到極致,但抗拒非正經(jīng)較量。他長篇大論,其中有個觀點是這樣的——“你不會因為想要保護自己的成就或人們對此別的什么想法而去詛咒別的運動員。我覺得那種行為是非常不成熟且幼稚的”。

科比在同一場采訪中還說過,“我希望看到別人表現(xiàn)出色,希望看到他們超越我的任何成就”。這大概就是按照順序來喬丹、科比和詹姆斯從上到下的看法吧,喬丹非常欣賞科比,而科比跟詹姆斯關(guān)系已經(jīng)到了相互親切的程度,詹姆斯跟科比關(guān)系升華而從來都將喬丹視為上帝和最強假想敵。三位大佬是如此不同,喬丹重新發(fā)明NBA,科比首先讓全世界知道籃球不止有喬丹,而詹姆斯則能代表籃球。而在他們以外,同理,張伯倫、拉塞爾、賈巴爾、魔術(shù)師和庫里們,同樣構(gòu)成偉大的籃球藝術(shù),全部都包括在自己的意識范圍內(nèi),是沒問題的。
所以,我同時喜歡喬丹、詹姆斯和科比,在排除各自支持者入侵判斷區(qū)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