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62歲,近年來常作狂嚏,清涕奇多,遇風冷則諸癥倍增。檢查:鼻黏膜色淡,兩下鼻
2023-06-07 20:24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一男62歲,近年來常作狂嚏,清涕奇多,遇風冷則諸癥倍增。檢查:鼻黏膜色淡,兩下鼻甲腫脹。舌質(zhì)胖嫩,舌苔薄白,脈弱。辨證論治:花甲之年,虛寒之體;脾腎不足,土不制水。取縮泉法。 處方:益智仁10g,烏藥10g,山藥10g,肉桂(后下)3g,太子參10g,訶子10g,烏梅10g,覆盆子10g,甘草3g。 二診:服藥7劑,涕量明顯減少。檢查:鼻甲腫脹已減輕。舌質(zhì)略胖,舌苔薄白,脈細弱。辨證論治:坤土得充,五液乃治。原方稍事增損。 處方:益智仁10g,烏藥10g,太子參10g,山藥10g,訶子10g,覆盆子10g,茯苓10g,甘草3g。7劑。 [按語]縮泉丸見于《魏氏家藏方》,原用于治療“下元虛冷,小便頻數(shù)或白濁、遺尿”。方中以益智仁溫補脾腎、固精澀尿為君藥?!夺t(yī)學(xué)啟源》曾謂益智仁能“治人多唾”,干老取來用于斂涕,有“楚才晉用”之意;烏藥行氣散寒,山藥、太子參健脾補腎,均有益助腎氣溫煦以化寒水之功;另用肉桂、訶子、覆盆子旨在加強益火溫陽、收澀斂涕作用。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的“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是說尿頻責之腎陽不足,膀胱不約。腎為水臟,主一身之水液代謝。鼻涕屬“五液”之一,腎陽虛衰,氣化失職,五液皆可為病。 因此凡見有耳鼻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者,常須考慮陽氣固攝作用,或補脾氣,或溫腎陽,或脾腎同補。此案中見清涕滂沱者,竟別出心裁,取用縮泉丸獲效。 縮泉丸治療過敏性鼻炎乃變法而非常法。脾腎不足,宜先取補中益氣湯、金匱腎氣丸類,唯遇正治不效時,須另辟蹊徑。干老認為,使用本方的辨證要點,除了具備常見脾腎不足證候外,關(guān)鍵點在鼻涕的“質(zhì)”須較稀,“量”必甚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