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不建議存“1年定期”?內行人:主要有3方面考慮
在打理資金時,一些人有著這樣的習慣,比如習慣性將一年打工下來,剩余的資金存在一年期的銀行定期存款中吃利息,等到來年回家,如果不需要動用這筆資金,就將利息取出來添置年貨,本金繼續(xù)續(xù)存。如果需要動用這筆資金,恰好和這一年賺的錢一起應付資金需求。然而,有些人卻并不建議存“1年定期”。內行人表示,其實主要有3方面考慮。

?
有可能無法持有到期
雖然1年期定期存款已經比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期限短多了,但如今生活中各種意外因素很多,也不是那么容易持有到期的。
就比如一些地方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控制得還是比較好的,讓人想要長期在這里發(fā)展。但隨著形勢發(fā)展著發(fā)展著,也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讓這些人對這個城市失望,或者是由于失去了穩(wěn)定工作,干脆想換一個城市發(fā)展??傻叫鲁鞘?,光是租房落腳便需要一筆較多的資金,可能不得不提前支取這筆定期存款,以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更別提地震、洪水等意外因素也時不時造訪人們的生活。所以,對一些人來說,1年期定期存款的期限也過于長了一些。
即使持有到期也難以跑贏通貨膨脹
另外,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并不高,如今即使是一些中小銀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也難以超過2.25%,,以這樣的利率水平,即使持有到期了,也難以為這筆資金保值,很難跑贏通貨膨脹,會讓人越存越貶值。因而,達不到一些人的心理預期。

?
有其余劃算方式可以代替
其實,若一筆資金閑置時間相對短,也不是那么確定閑置時間,也有一些其余方式可以代替的。
就比如如果需要較高的流動性,可以將錢存在余額寶或者是零錢通的貨幣基金中,目前,其合作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從1%~2%不等,具體多少,要看儲戶選擇的哪種方式。不過不管怎么說,將錢存在其中還是比較穩(wěn)妥的,也可以兼顧流動性,享受堪比短期定存的收益性,還是比較劃算的。
如果儲戶不需要那么高的流動性,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那么也可以選擇一些結構性存款。就比如目前就有一些1月期的結構性存款,預計到期利率為1.1%或2.83%,當行情好的時候,可以享受接近3%的利率,當行情不好時,也比存活期存款好多了。這樣一個月一個月的續(xù)存結構性存款也是一種方式。若想穩(wěn)穩(wěn)增值,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貿經濟平臺的代銷,10萬元每月得1000元利潤,安全無風險。

?
總之,對一些人來說,是不太建議存“1年定存”的,因為有可能無法持有到期,即使持有到期也有可能無法跑贏通脹,同時,如果更換一些打理方式,有可能存得更劃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