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 意大利土耳其戰(zhàn)爭爆發(fā) 爭奪利比亞殖民地 雙方陷入苦戰(zhàn)
110年前,即1911年9月29日,意大利土耳其戰(zhàn)爭爆發(fā)。

這場戰(zhàn)爭是因為意大利人認為可以從土耳其人手中輕松奪?。ìF(xiàn)在利比亞)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而爆發(fā)的,這與六年前在地球另一邊爆發(fā)的日俄戰(zhàn)爭非常相似。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古老的、破敗的帝國,依然保持著大國的沉穩(wěn)和逐漸褪去的光環(huán),突然面對一個年輕的、雄心勃勃的帝國主義強盜的攻擊。它來瓜分殖民地蛋糕,夢想分得一杯羹。這些殖民者希望掠奪那些無法保留土地的古老帝國,對于日本來說,沙俄帝國就是目標,而對于意大利來說,奧斯曼帝國是理想的選擇。

有趣的是,這兩個帝國主義強盜幾乎是同時誕生的:作為明治維新的結果,日本在1869年走出了幾個世紀的與世隔絕狀態(tài),而意大利在1870年,國王維克多·伊曼紐爾二世率軍占領羅馬,意大利開始作為一個國家出現(xiàn)在政治版圖上。大約經(jīng)過25年之后,這兩個提升了經(jīng)濟實力,讓陸軍、海軍力量得到發(fā)展的“狼崽子”終于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

誠然,意大利第一次對外侵略是不成功的:他們被埃塞俄比亞擊敗,成為唯一一個被非洲土著擊敗的歐洲殖民者。但是,這并沒有阻止他們對外侵略的腳步,15年之后,意大利再次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這次的目標是曾經(jīng)偉大,現(xiàn)在卻陷入停滯落后的“光輝港”。這次意大利的侵略成功了。

埃及被英國占領,變成了所謂的“保護國”之后,利比亞成為土耳其的飛地,與土耳其沒有陸地聯(lián)系。所有聯(lián)系都需要通過地中海,而這片海域又被意大利海軍所控制,因此土耳其無法增援部署在利比亞的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方面的戰(zhàn)局非常絕望,一個月內(nèi),意大利軍隊占領了幾乎所有的利比亞沿海城市,只有托布魯克和德爾納的土耳其駐軍繼續(xù)堅守,當然,利比亞內(nèi)陸地區(qū)的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同時,土耳其軍隊在利比亞的規(guī)模并不多,只有約8000名官兵,還有組織當?shù)刎惗家蛉顺闪⒌奈溲b力量,最初約20000人,通過不斷擴充,到1912年中期已經(jīng)達到了40000之眾。

土耳其軍隊和貝都因武裝不僅組織了意大利軍隊依托海岸線向南的攻勢,還多次襲擊了占領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意大利軍隊。

11月5日,意大利正式宣布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但實際上,當時意大利軍隊控制的只是一條長15千米的狹長沿海地帶,土耳其和阿拉伯武裝仍控制著當?shù)鼐謩荨?br>

1912年初,戰(zhàn)爭陷入僵局。土耳其由于兵力不足,幾乎完全失去了火炮,無法奪回被占領的港口城市。而意大利方面則擔心損失過重,并沒有深入利比亞的內(nèi)陸地區(qū)。

不過,意大利海軍的統(tǒng)治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土耳其方面甚至沒有與其正面戰(zhàn)斗的想法。不過,意大利海軍1月7日在紅海昆夫達灣、2月24日在貝魯特進行了兩次小規(guī)模海戰(zhàn)。?

在昆夫達灣,意大利艦隊成功擊沉了土耳其的七艘炮艇和一艘武裝游艇。在貝魯特,意大利海軍“朱塞佩·加里波第”號和“弗朗希斯科·費魯喬”號裝甲巡洋艦,將土耳其海軍“安哥拉”號驅逐艦和1869年建造的古老戰(zhàn)列艦“阿尼拉”號送到了海底。兩次海戰(zhàn),土耳其都沒有進行有效的反擊,意大利海軍沒有任何損失。

但是,這些“輝煌”的勝利并沒有以任何方式影響到利比亞的戰(zhàn)局。1912年5月,意大利軍隊攻占羅德島。這場戰(zhàn)爭帶有一種意識形態(tài)對立的特征,意大利軍隊因為土耳其駐軍的襲擊和破壞遭受損失,作為回應他們進行了報復,槍殺了在戰(zhàn)場上抓獲的貝都因游擊隊員,或者將他們作為土匪絞死,不承認他們是戰(zhàn)俘。

10月18日,意大利土耳其簽署了一份和平條約,根據(jù)這份條約,土耳其從利比亞撤軍,并授予其“自治權”。這純粹是一種形式上的舉動,讓失敗不那么難堪,因為利比亞實際上已經(jīng)完全被意大利控制。

在這場戰(zhàn)爭中,土耳其軍隊有4500人喪生或失蹤,當?shù)鼐用癜ㄓ螕絷犜趦?nèi)的損失約10000人。

意大利軍隊有1432人喪生,334人失蹤,4250人受傷,1948人因病喪生。意大利控制了利比亞作為殖民地,直至1943年英美軍隊將其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