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我,姜白石,22歲寫《揚州慢》成宋詞巔峰,南宋詞宗,江湖清客

2023-05-14 14:05 作者:哇涼小野獸  | 我要投稿

姜夔



提到姜夔,或許會有不少朋友要思索一下,他是誰?但提到他寫的揚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钡臅r候,大家多半會對姜夔感到熟悉了,畢竟這也是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的詞作名篇。


而姜夔寫揚州慢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或許我們可以想象一個面容清癯,風姿清逸,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少年公子,癡癡悵望著揚州二十四橋邊的芍藥,憐惜它們寂寞開無主時,該是何等驚異而動人的景象。時人也評價姜夔“體貌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p>


姜夔的詞風也如仙人般清冷孤絕,除卻揚州慢,還有《踏莎行》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他留存的八十四首詞,首首皆上品,就連不怎么喜歡姜夔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也承認,“古今詞人格調(diào)之高,無如白石?!痹诟裾{(diào)上沒有比姜白石詞更高的了。興許也正是格調(diào)太高,太雅,現(xiàn)在讀姜夔的人也少了。


而姜夔除了寫詞一絕,還有三絕,詩文一絕,音律一絕,書法一絕,我個人喜歡把他稱作姜四絕,在姜夔之前這么全能的還是那個叫蘇軾的男人。但根據(jù)大文豪守恒定律,命運既然給姜夔開了四扇窗,那必然不會給他留門。


所以我還給姜夔取了個外號,叫姜四無,因為他少年失怙無父母,青年四次科舉失敗無工作,中年漂泊江湖無房產(chǎn),老年遭遇火災積蓄全無。上天給了他多高的天賦,就給予了他多坎坷的生活,所以我每次遭遇挫折需要平衡情緒的時候,都會讀讀姜夔,他為何能在低微的塵俗和泥沼般的現(xiàn)實里超拔至此,一身清傲,他在現(xiàn)實里一敗涂地,卻活得比誰都認真,他似乎比誰都貧困,他也似乎比誰都富有。那么我們這期就來聊聊姜夔的人生。


故事要從公元1154年,也就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說起,姜夔出生在江西鄱陽,他的出身其實不差,他父親姜噩是紹興三十年的進士,后來也當了漢陽也就是湖北武漢的縣令,但父親在姜夔14歲那年病逝,姜夔只能寄養(yǎng)在已經(jīng)婚配了的姐姐家。


大概也正是因為少年失怙,寄人籬下,使得姜夔心智早熟,這也是為什么《揚州慢》里有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悲慨與憂憫彌散其間,就像李賀二十出頭寫的,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一樣,他們兩的共同點都是少年喪父。而同樣的你看杜甫二十出頭,有著老父親的庇護,寫出來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姜夔成年之后,姐姐也沒有照護他的義務了,他必須得自己謀生,所以在1174年二十歲的姜夔第一次參加科舉,落第不中。因為沒有家,沒有倚靠,科舉又不中,姜夔只能步履不止的東奔西跑填飽肚子,他也賣字,為人寫曲填詞換來碎銀幾兩,姜夔入不了廟堂,只能獨身闖江湖。


1176年,二十二歲的姜夔匹馬入揚州,彼時的大宋歷經(jīng)靖康之恥,偏安于江南數(shù)十載,北方金人刀兵不斷,杜牧筆下那座春風十里,繁華如煙的揚州城已經(jīng)十室九空,姜夔眼里看到的是冰冷空寂,野麥滿城,草木本無情,姜夔卻寫道“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就連揚州城的草木都厭倦了戰(zhàn)爭。在姜夔的眼中,這座空城似乎有了生命,所有的荒蕪都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杜牧詩里的揚州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如今二十四橋仍在,但這輪幽獨冷月卻已然暗啞無光了,哪還有玉人吹簫其上呢,所以姜夔寫到“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一生時常以三生杜牧自許,他為杜牧慶幸,慶幸杜郎沒有活到現(xiàn)在,親眼看見揚州城的衰敗破落,


而姜夔在揚州城寫下這么一首名傳千古的《揚州慢》,于彼時的他只能算是尋常事,他二十出頭的年紀,著青衣,騎白馬,游歷江淮,看過大好河山,聞過絲竹聲樂,飲過醉人的好酒,經(jīng)歷了慘敗與生死離別,嘗過了身世孤苦的滋味,但人生依舊像一張并未完全展開的潔白紙張,充滿鮮活期待,所以他的《揚州慢》下筆是空茫蒼涼的“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收筆卻是繾綣憂傷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彪m有黍離之悲,卻也有少年情懷。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姜夔旅食于江淮,湘中一帶,這十年中他考了四次科舉,全部落榜,即便他寫下《揚州慢》在南宋文壇有了一定名氣,任他姜夔如何曉音律,精詩書,工書畫,才華橫溢,但在考場上他就是一無是處,這些才學在應試中都是毫無用處的附庸。


那本就是一個讀書人不做官就沒有出路的年代,偌大的一部《宋史》,除了《樂志》中稍有提及,就再也沒有這位大詞宗的只言片語了,就是因為他處江湖之遠,未曾踏足廟堂之高。我們現(xiàn)在想要了解他,都是靠歷史的邊邊角角以及他的詩文去挖掘,猜想,零星的去拼湊。十年的科舉之路,我們不知道他為此做過多少嘗試,經(jīng)歷過多少次昂然而去,鎩羽而歸,心中又經(jīng)歷了何等晦暗和挫敗,姜夔沒寫過,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南宋的張炎在《詞源》中評價姜夔的詞是“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這樣清雅的姜夔詞想必是不愿將功名之事寫入其中的。姜夔寫詞是萬萬不肯落在實地的,因為在現(xiàn)實里他已經(jīng)陷入泥沼,掙扎不止了,所以在詞里,他要飛揚,他要騰空,


而三十歲的姜夔回望青春,再盛大的華年也沾染上了哀苦,年過三十尚未立業(yè),他決定告別生活多年的漢陽,姜夔寫下《探春慢》“無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東下。甚日歸來,梅花零亂春夜?!彼舜瑬|下去了浙江湖州,此去湖州就是為了奔赴一份安穩(wěn)生活。因為姜夔在湖南結(jié)實了南宋大詩人蕭德藻,蕭德藻是跟陸游,范成大齊名的文壇大佬。


蕭德藻對姜夔的才華極為賞識,甚至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姜夔,成了一家人,還把姜夔引薦給文壇名士,后來蕭德藻遷居湖州,也把姜夔叫來身邊,承擔了姜夔在湖州的一切開銷。雖然是寄人籬下,但總歸是有了個落腳處。


蕭德藻的賞識對姜夔來說是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通過蕭德藻的介紹,姜夔認識了詩壇大家楊萬里,就是那個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楊萬里。楊萬里稱贊姜夔“為文無所不工?!睏钊f里又專門寫信把姜夔安利給了曾官至參知政事的范成大。


后來大理學家朱熹也很喜愛姜夔所作的樂曲,姜夔還與辛棄疾夢幻聯(lián)動,隔空唱和,互為知己。所以姜夔雖然一介布衣,但他的朋友圈里不乏世家貴胄,權(quán)貴名流,他若是想攀附權(quán)貴,謀取功名其實也無可厚非,唐朝一眾大詩人王維,李白,杜甫誰不曾向權(quán)貴低過頭,就算韓愈那么硬氣的人也求到過的權(quán)貴頭上。


可姜夔偏偏寡淡,即便后來姜夔收獲了一枚富四代鐵粉張鑒,提出要花大價錢替他買官,被姜夔拒絕了,后來張鑒又提出贈送大片良田供養(yǎng)姜夔,也被拒絕了。姜夔本就一無所有,往來的權(quán)貴名流多了,也依舊一無所有,功名利祿很重要,他也很想要,但他不想要別人施舍,而是自己去爭取。這大概也是蕭德藻,范成大,楊萬里,張鑒這些人放下身份地位和姜夔平等交流的原因吧,不僅是欣賞他的才華,還有他的人品。


在寓居湖州期間,姜夔曾卜居弁山白石洞下,朋友都戲稱他為白石道人,姜夔也以詩答曰“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边@既是姜夔的自我調(diào)侃,也暗含了姜夔的心思,若是自己能像那白石仙人一樣吃白石就能活,也不需要寄人籬下了吧。蕭德藻對他很好,但他心中依舊對自己吃著蕭家白食心有歉疚,所以自此后姜夔的詞曲集,便都以白石命名,他也自號姜白石。


姜夔的詞雖然以清冷騷雅著稱,但他也不乏有大氣之作,比如他的點絳唇“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贝蠹艺б黄?,會想這詞大氣在哪里?其實不是非要吟出李白那種黃河之水天上來才是大氣,晏殊寫送別,愁情濃時的一句,斜陽只送平波遠,也是大氣,蘇軾幾經(jīng)遷謫后,笑言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更是大氣。姜夔的大氣,并不因他未曾見過遼闊風景而遜色,若他將整個心靈世界置于筆端,那么,短短的一闋詞,也可以自稱宇宙。


1196年蕭德藻年事已高,被子侄從湖州接走,姜夔在湖州也失去了倚靠,卻又在他的榜一鐵粉張鑒的邀請下,舉家遷往杭州,張鑒又開始包攬姜夔的生活開銷。如果說蕭德藻對姜夔的照拂,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蕭德藻和姜夔父親姜噩是同年進士,有一層父輩的交情在。


那么張鑒與姜夔的相交則是純友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以至于姜夔寫下十年相處,情甚骨肉來形容,對待張鑒,姜夔是清如明鏡,既是堂皇相敬,又有親密友誼,他們之間沒有利益算計,消弭了身份地位的差別,既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是赤心相對親如兄弟。


1197年43歲的姜夔給朝廷獻上《大樂議》《琴瑟考古圖》,期望得到賞識,他從未放棄過努力,但結(jié)果依然不理想,直到兩年后,他又奉上《圣宋鐃歌鼓吹十二章》,受到了朝廷的重視,破格允許他到禮部參加進士考試。似乎是一束光照進了姜夔的人生,他此時在廟堂,在江湖,都有了不小的名聲,又是朝廷下詔破格,但他不過是嘗到了第五次科舉失敗的滋味罷了。


他的灰心,化入一首花團錦簇的詞中,更顯寥落寡歡,他寫了《浣溪沙》“落蕊半黏釵上燕,露黃斜映鬢邊犀。老夫無味已多時。”結(jié)尾一句自稱老夫直露淺白的道出了內(nèi)心的疲倦,渾如開到極致的花,終于芳華耗盡,凋謝成灰,徒然留下一地余燼。姜夔直到人生的后半程,才徹底放棄了爭取功名的道路,他努力過了,遺憾但不后悔。


一年后,姜夔又寫下了一首詩,“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xiāng)?!迸R近知天命的年紀,飄零大半生,道一句平生最識江湖味,恰如其時,當他在科考不得志的時候,是江湖容納了他,當他無以謀生時,是江湖供養(yǎng)了他,只是故鄉(xiāng)已經(jīng)成了比遙遠更遠的地方,因為姜夔始終不曾有過自己的房屋,哪怕他娶妻生子,也都是一家子如候鳥般,在江湖中尋了個遮風擋雨去處。所以他的筆下始終一股羈旅異鄉(xiāng)之愁,比如“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鳖H有一番黃庭堅筆下“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味道。?


1202年姜夔的至友張鑒去世,他失去倚傍,再次流落江湖,境遇愈發(fā)困頓不堪,不是沒有愿意幫助他的人,只是姜夔不愿在寄人籬下,他也失去了心力,他功名夢碎,摯友離世,一顆心已經(jīng)疲倦到無以復加,成了已灰之木,大概只有江湖容得下這闊大的孤寂清絕吧,他寫下了,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其實把姜夔跟辛棄疾的人生擺在一起對比,很有意思,估計姜夔自己也對比過,辛棄疾二十一歲就敢?guī)е迨耍瑳_入五十萬人金兵大營擒拿叛徒,回歸到南宋后,卻因為歸正人的身份和主和派的強盛,全都成了辛棄疾洗雪國恥,收復失地的阻礙。姜夔自然是沒有辛棄疾的半分英雄氣概,但卻對辛棄疾的命運感同身受,在一個沒有希望的時代,英雄志士和江湖清客的命運,并無太多不同。事實上在當時南宋文壇,姜夔和辛棄疾也是鼎肩相立,難分伯仲的兩大詞人。清代學者周濟就曾經(jīng)寫過“白石脫胎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p>


辛姜兩人并無高下,姜夔在壯志和功業(yè)上確不及辛棄疾,但在文才上,歷史只成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辛稼軒,同樣也只成就了唯一的姜白石。1204年杭州城一場火災讓姜夔積攢的家產(chǎn)圖書全部燒毀,此時許多親朋好友大多離世,五十歲的姜夔只能奔走于金陵,揚州之間謀生計。


姜夔最后的十幾年人生,即便是在歷史的邊角里也找不到了,只知道他1221年在杭州水磨方氏館旅邸病逝,家人連給他買口棺材的錢都沒有,還是好友拜過相的吳潛等人出錢,將他安葬于杭州錢塘門外西馬塍,讓姜白石與生前極喜愛的梅屏相伴,隨葬品很簡單,僅有一冊樂譜,一把琴,一柄劍和一本《蘭亭序》,真就像他清絕如冰雪,孤高而不群的性情。


失敗貫穿了姜夔的一生,可人生不就如此嗎?才情橫溢如姜夔也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豪情萬丈如辛棄疾如此,蘇軾,王維,杜甫,李白,誰不曾歷劫生死,你我偶然的人生失意算不得什么,每次講述一個文人的故事,就愈發(fā)體會到蘇軾寫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以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了。而每當收尾一個人物的故事,就似乎從一場大夢中醒來,回首自己平淡如水的人生,總會暗暗說一句,認真活吧,像姜夔一樣,像蘇軾一樣,像劉禹錫一樣,像先輩們一樣,潦倒也罷,成功也罷,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我,姜白石,22歲寫《揚州慢》成宋詞巔峰,南宋詞宗,江湖清客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隆尧县| 沙河市| 晋城| 新野县| 德令哈市| 鹤壁市| 同德县| 新昌县| 汶上县| 湟中县| 太仓市| 丹江口市| 壤塘县| 沅江市| 桐梓县| 根河市| 扬州市| 兴山县| 怀集县| 林周县| 富蕴县| 顺义区| 博客| 科尔| 新竹市| 沧源| 深水埗区| 阿瓦提县| 九寨沟县| 大关县| 岗巴县| 和平区| 定结县| 石棉县| 自治县| 驻马店市| 祁门县| 凌海市| 镇康县| 辉县市|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