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視角的作用與類別

文字版:
先說任務:無任務
Okey,這是南燭,今天我們來談一談視角的作用與類別。同樣以下內(nèi)容都是個人看法,并不能適用所有的小說創(chuàng)作。
嗯,再講視角之前,我想先預設一個關于我分享的所有寫作經(jīng)驗的前提。就是我認為所有的藝術,包括文學,都是人類的情感反映。因此呢在我這邊視角的定義,它就是敘述時所依據(jù)的情感焦點,注意是情感。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如果我客觀陳述某個環(huán)境或者某個場景還有某個人物等等,它還是情感嗎?其實呢我們不管陳述是客觀還是主觀,他的陳述內(nèi)容它就是含著情感的。只是這個含著他可能是擺明著,也可能是隱藏著,所以我說陳述還是與情感有關。
okey,不多說,我們先來講一下視角的作用吧。第一個作用肯定是情感嘛,畢竟他是情感焦點。不同的視角,它所展現(xiàn)的情感上是有所側重,甚至還有所限制。同一種情感,在不同的視角上,它的表達收效可能不一樣。
第二點,制造沖突。視角的不同通常意味著敘述主體的不同。每個主體它的立場,它的傾向,他的判斷選擇都是不同的。當這些主體相遇在一起時,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沖突,沖突呢本質上就是矛盾。我們要清楚情節(jié)發(fā)展的動力,它的源泉,它就是矛盾。
第三點,懸念。無論是什么視角,其實就算是全知視角,他還是有所受限,引入一個哲學術語就是視差。讀者看到的始終是作者想要展示的內(nèi)容,當然讀者可以自己依據(jù)文本猜想,推測。但高明的作者會把猜想推測的內(nèi)容鎖起來,這些鎖起來的東西就是懸念。
第四點,讀者認同。簡單來講,但是又不全面,它就是帶入感。拿爽文來舉例,當我們看爽文時,我們看的是主角嘛,不是,我們看到的其實是自己,因為我們把自己帶入了主角。合適的視角能夠讓讀者更有代入感,他能夠認同,能夠體驗這個主體他的情感,從而引發(fā)共鳴。但我們要注意哈,這個主體它有時候并不是指小說中的人物,他可能是小說中的某種敘述存在。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視角的類別吧,我分為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從依存對象看,分為主觀視角和客觀視角。主觀視角通常帶有濃烈的情感,用于展示人物心理。也可以用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他自己的思想。而客觀視角呢,它一般用于陳述事實。他更多的以旁觀的態(tài)度審視小說事件,審視小說人物。
第二個維度從認識限度看。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這兩個視角的內(nèi)涵其實很豐富,但是我們是講基礎的,所以我們不深究,具體理解就是字面意思。
第三個維度從人稱形式上分。也就是中學老師講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第一人稱都知道,通常是我。它能夠使人物的言行具有某種敘事合理性,也就意味著他能夠產(chǎn)生更多的讀者認同。
第三人稱呢,他和全知視角比較相類似,它都是站在人物的限知區(qū)域之外來敘述。這個視角能看到人物看不到的東西,換句話說,這個視角帶來了很多寫作可能,它能夠豐富我們的文本內(nèi)容。比如以第一人稱視角來寫,我對人物a說我愛你。第三人稱視角來寫。他對人物a說我愛你,但是多年以后,人物a才意識到這句話始終是謊言。第三人稱,他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他的靈活性顯而易見。而缺點呢也就是第一人稱的優(yōu)點。
其實視角的作用和類別是比較基礎,用處也不會特別大。關系視角引申出來的內(nèi)容。像視角轉變的方式有哪些?不同視角轉變的有什么差異,這些又聯(lián)系到故事轉場和敘事轉場。以及視角它其實是包含在講述當中,而講述呢你要牽涉到人物講述和故事敘述者講述。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探究的,但由于篇幅受限,就講到這里吧。
Okey,還是那句老話,我分享的所有內(nèi)容都是個人看法,他并不全面,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歡迎討論,okey,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