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玩具相關(guān)公司業(yè)績大增,《蛋仔派對》盲盒暢銷 | 周匯第86期
泡泡瑪特、TOP TOY、九木雜物社、華立科技、精英動漫、彩星玩具、德林國際等玩具相關(guān)企業(yè),上半年業(yè)績發(fā)布…
“文創(chuàng)新經(jīng)濟周匯”欄目,覆蓋與文創(chuàng)消費相關(guān)的潮流玩具、收藏玩具、IP體驗經(jīng)濟、線上線下結(jié)合等方面,發(fā)布我們團隊的觀察與研究,將每周為大家盤點關(guān)鍵信息,解讀浪潮方向。本文為第八十六期。
近日,各大上市公司陸續(xù)發(fā)布2023年第二季度與上半年業(yè)績,與玩具相關(guān)的有泡泡瑪特、名創(chuàng)優(yōu)品集團(TOP TOY)、晨光股份(九木雜物社)、華立科技、精英動漫、彩星玩具、德林國際。
這7家,大多數(shù)實現(xiàn)較大幅度的業(yè)績增長,降本增效有了成果。
其中,泡泡瑪特2023上半年利潤超去年全年,華立科技凈利潤增五倍(動漫IP衍生品收入翻番),TOP TOY單店銷售增46%,九木雜物社、彩星玩具扭虧為盈,德林國際利潤同比增長65.66%。
我們先來看看本周的盲盒手辦等文創(chuàng)商品榜單,隨后是7家公司的財報解讀。(需要強調(diào)說明的是,九木雜物社的核心品類為文創(chuàng)文具,并非專注售賣玩具)

天貓熱銷榜:盲盒與手辦
本周,52TOYS的草莓熊IT'S ME系列盲盒,再度沖上天貓盲盒熱銷榜第一,月銷1萬+。

52TOYS的兩款lulu豬盲盒,分別位于榜單第4和第18,月銷量都是1000+。

第二是尋找獨角獸的RiCO盲盒,月銷量8000+;第三是泡泡瑪特SKULLPANDA溫度系列,月銷量1萬+。
泡泡瑪特財報提到,2022年11月推出的SKULLPANDA第八彈盲盒“溫度”系列,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單系列銷售收入達2.547億元。

詳情回顧:泡泡瑪特交出超預期成績單:上半年收入28億,利潤4.8億元
本周的天貓手辦熱銷榜,錦鯉拿趣的影視周邊登頂,2-5名都是米哈游的IP。


本周天貓的可動手辦熱銷榜,MRL bjd人偶女孩手辦,月銷10排在第一。


抖音爆款榜:盲盒與手辦模型




IP衍生店鋪榜
本周的神店榜,IP價值店鋪熱賣榜,前十分別是:
南派泛娛、old先和壇九的店、快看自營商城、戰(zhàn)雙帕彌什官方店、peropero小賣部、小劉鴨雜貨鋪、霹靂國際品牌館、幻萌網(wǎng)絡、萌力星球、小藍他朋友的店。

國創(chuàng)衍生品店鋪熱賣榜,前十名分別是:
MINIDOLL、時尚潮玩正品店、天聞角川次元基地、青木國漫、栗汀動漫周邊店、K頑貓禮物、AZE工作室、omodoki、幺菁的小店、大藍鯨動漫潮玩。

棉花美娃娃店鋪熱賣榜,前十分別是:
棉花星球、MINIDOLL、毛絨玩具批零、是胡蘿卜呀、古力古力、娃島聯(lián)萌、omodoki、草莓宇宙娃屋、萌樂漫旅、魔鼠派。

漢服店鋪熱賣榜,前十名分別是:
織造司、十三余、七月夕、鐘靈記、隨時anytime、池夏、若蘭兮、涂七七、羅袖動春國風、芥子記。

Lolita店鋪熱賣榜,前十名分別是:
古典玩偶官方店、仲夏物語、NyaNya、NDC玻璃紙之夜、告白氣球家、十二月暖暖、Hexagram六芒星、第二城堡CastleToo、榛果可可花束、三木偶。

BJD玩偶店鋪熱賣榜,前十名分別是:
三萬院長swdoll、Ringdoll戒之人形、龍魂人形社、GEM貴族娃娃、DollZone、FairyCastle人形社、幽谷人形、AS天使工房、Guard Love守護愛、charmdoll。

潮玩雕像店鋪熱賣榜,前十名分別是:
猴子GK、龍珠Home、BANG STORE、怡紅手辦、撒加模玩小店、TYCTOYS、肥宅GK、喜樂會TOYS、撒旦大模玩、多吉動漫。


近期大事件
1)仲夏物語單門店年銷超700萬
8月20日,Lolita頭部國牌“仲夏物語”,在杭州遠洋凱賓斯基酒店舉辦了一場茶會,數(shù)百位Lo娘到場,愉快交友,順帶圍觀新品發(fā)布。

仲夏物語成立于2016年,文創(chuàng)潮每周在統(tǒng)計的淘寶Lolita神店榜,它基本都是保持在TOP3之列。
NDC玻璃紙之夜、十二月暖暖等也都是TOP10???,這些都是出自同一團隊載藝星輝。
2019年,仲夏物語開始設立線下品牌實體店,截至2022年底實體店鋪已達50余家,主要位于一線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其中某個面積40平的標桿店鋪,實現(xiàn)超700萬元的年銷售額,還有多家40-60平的門店年銷售額超400萬。
詳情回顧:千萬粉絲,50+門店,仲夏物語為Lolita用戶打造異想世界
2)泡泡瑪特上半年利潤超2022全年
2023上半年,泡泡瑪特收入約28.14億元,同比增長19.3%;盈利4.77億,同比43.3%。
詳情回顧:泡泡瑪特交出超預期成績單:上半年收入28億,利潤4.8億元
泡泡瑪特的業(yè)務中,上半年中國內(nèi)地市場的門店數(shù)量同比增加10%,六月末達到340家,收入同比增加32.3%;售貨機數(shù)量在六月末達到2185間,同比漲幅14%,收入則漲了32.9%;線上方面,抖音平臺收入1.1億,同比猛增569%。
IP方面,SKULLPANDA、MOLLY、DIMOO和 THE MONSTERS、小野、小甜豆、HACIPUPU等七大IP,上半年收入分別為5.26億、4.11億、3.62億、1.6億、1.09億、7536.7萬、6917.1萬元。

3)TOP TOY單店銷售增46%,二季度收入1.73億元
2023年第二季度,TOP TOY品牌收入1.73億元,同比增長82.1%;上半年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50.97%;過去一年的收入為5.33億元,同比增長19.24%。

截至6月30日,TOP TOY共有118家店鋪,其中7家夢工廠店、111家潮玩集合店,又可分為9家直營店、109家加盟店。

二季度,TOP TOY的平均門店數(shù)量同比增長24%,平均單店銷售額增長46%。如果剔除去年同期大面積關(guān)店的影響,TOP TOY平均單店銷售額增長30%。
二季度,TOP TOY的商品毛利率約46%,去年同期是41%。
名創(chuàng)優(yōu)品集團曾透露,TOP TOY的毛利率提升,受益于產(chǎn)品組合中包括了更多的高利潤率獨家產(chǎn)品。
點擊回顧詳情:TOP TOY單店銷售增46%
4)九木雜物社扭虧為盈
2023上半年,九木雜物社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40%;凈利潤1743萬元,去年上半年虧損。
截至2023年6月30日,九木雜物社的門店達531家,其中直營359家、加盟172家;上半年新增42家門店,其中直營22家、加盟20家。

晨光股份表示,上半年,伴隨著商場客流的恢復,九木雜物社的門店快速復蘇,經(jīng)營持續(xù)優(yōu)化,“在產(chǎn)品組合、門店精細化運營以及消費者洞察及服務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線上方面,九木雜物社“公域電商穩(wěn)定增長,拼多多、 抖音、社區(qū)電商、小程序等新型渠道均有顯著提升”,“重點發(fā)力私域社群運營及到家社區(qū)電商”,“持續(xù)升級學霸會員經(jīng)營體系,學霸會員超百萬級”(此前曾披露學霸會員單客貢獻是普通會員的兩倍以上)。

資料顯示,九木雜物社以15-29歲的女性作為目標消費群體,銷售的產(chǎn)品主要為文具文創(chuàng)、益智文娛、實用家居等品類,店鋪主要分布在各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
5)華立科技上半年動漫IP衍生品收入翻番
2023上半年,華立科技營業(yè)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40.51%;凈利潤1747.58萬元,同比增長504.4%。

華立科技表示,上半年國內(nèi)室內(nèi)游樂業(yè)態(tài)全面恢復正常經(jīng)營,公司游戲游藝設備收入、動漫IP衍生產(chǎn)品收入均實現(xiàn)快速增長,共同推動公司業(yè)績?nèi)婊謴汀?/p>
動漫IP衍生產(chǎn)品方面,華立科技主要在游藝機上銷售《我的世界》《寶可夢》《奧特曼融合激戰(zhàn)》等卡牌,儲備并自研了國潮風動漫卡通設備,也將通過定期更新發(fā)行新卡牌、舉辦線下活動及賽事等多樣化方式提升玩家復購,驅(qū)動業(yè)務發(fā)展。
2023上半年,華立科技的動漫IP衍生產(chǎn)品銷售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 104.2%。

6)精英動漫上半年收入5300萬元
2023上半年,精英動漫營業(yè)收入為5302.3萬元,同比下降31.87%;凈利潤為虧損1495.97萬元,同比下降672%。

2023上半年,精英動漫來自動漫授權(quán)、版權(quán)與承制的收入有2129.25萬元,同比減少12.34%,成本同比增加29.37%,原因是動畫為了更好的視覺效果,制作成本增加。
玩具及衍生品銷售收入3173.04萬元,同比減少40.73%;成本2460.03萬元,同比減少31.34%。

7)彩星玩具扭虧為盈
2023上半年,彩星玩具收入約3.47億港元,同比增長30%;盈利8697萬港元,去年同期是虧損141.2萬港元。

財報提到,彩星玩具收入增長主要受惠于動畫電影《忍者神龜:變種大亂斗》在全球上映,帶動系列玩具的銷售。
同時,船運成本下降以及存貨減值撥備減少,讓公司毛利率增加,其中玩具銷售毛利率為54%(2022年同期是49%)。
8)德林國際上半年利潤增長超6成
2023上半年,德林國際收入24.89億港元,同比減少12.41%;盈利3.34億港元,同比增長65.66%。

德林國際收入減少、盈利卻大增,主要是由于毛絨玩具收入上升、占收入貢獻的比例增加,以及原材料價格保持穩(wěn)定,加上集團嚴格執(zhí)行成本控制和提高生產(chǎn)效率。
2023上半年,德林國際的毛絨玩具收入約12.4億港元,同比增長45.72%;塑膠手板模型、防水罩、注塑產(chǎn)品的收入都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