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版寶寶疙瘩湯的做法,不愛吃飯,可以換種做法試試!
北方挺經(jīng)典的一種面食,我自己也挺愛的,一般都是放番茄,不過我平時做的比較隨意,看家里有什么食材,都可以隨手拿來用。
做疙瘩湯主要是怎么把面粉攪拌成小疙瘩狀,文章最后簡單介紹了幾種方式,可以參考。
公眾號“點媽輔食”上還有很多家常版寶寶輔食,可以查看。
01
食材說明
準(zhǔn)備食材
豆腐 20克
胡蘿卜 20克
豬肉 30克
青菜 15克
面粉 30克
雞蛋 1個
適合10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可以根據(jù)寶寶情況適當(dāng)調(diào)整。
食材種類可以按寶寶的喜好來替換,這是我隨意從冰箱里拿的,剛好有這些,一般有肉有蛋有菜就可以。
食材的量可以隨意調(diào)整。
加點番茄口感會更好,不愛吃也可以不放。
一般用中筋面粉,沒有的話,其他面粉也可以代替。
主要看食材切的顆粒大小,和疙瘩的大小,再小點的話,8個月以上可以嘗試。
02
寶寶輔食做法
青菜焯水,切碎備用。
豬肉切小顆粒,備用,想要嫩點,可以加點淀粉抓一下,放置一會。
胡蘿卜切碎備用。
雞蛋打散備用
準(zhǔn)備面粉,水龍頭開到最小,可以開到那種不是連續(xù)滴落的狀態(tài),然后面粉放在下面,不停攪拌。
或者直接自己倒水,每次倒一點點,幾滴那種,不停攪拌,寶寶能接受就可以不用那么小。
鍋里刷油,放入豬肉炒到變色,放入胡蘿卜翻炒。
加水,燒開后放入疙瘩,攪拌一下,讓疙瘩散開。
水開后放入豆腐
水再次燒開放入青菜
再次燒開的時候,放入蛋液,攪拌均勻,就可以關(guān)火出鍋了。
給寶寶盛出來后,可以再加調(diào)味料,家人可以一起吃。
我自己用的調(diào)味料一般是一點點的生抽,醋,香油,鹽,香菜。
03
疙瘩的3種做法
小米版
小米提前浸泡,然后撈出,撒上面粉,均勻的裹上一層面粉,水開下鍋就可以了。
漏勺版
面粉加水,調(diào)成稀糊糊狀,水開之后,一手拿漏勺,放在鍋的上方,一手將面糊倒在漏勺上,滴進(jìn)水里的面糊就會凝固成小疙瘩。
勺子版
面粉加水,調(diào)成稠一點的面糊,水開之后,找個勺子,每次挖一點點面糊,放進(jìn)水里,比較慢,不過寶寶的量本來不多,這樣做也行。
先簡單說下,感興趣的話,后面會更新一些視頻,看起來更方便一些。
注: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chuàng),不販賣焦慮,只講實用干貨,分享寶寶營養(yǎng)搭配,餐單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