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罵人真的沒有殺傷力嗎?
很多同學都認為日語里面沒有臟話,或者臟話的等級太低,根本沒有殺傷力,但其實多半都是翻譯的鍋。比如くそ(ku so) 大部分的動漫日劇都會翻譯成可惡,但是其實直譯過來其實就是“大便”的意思,類比于英語就是 shit。
類似的文明翻譯一大把,其中最冤枉的就是
馬鹿野郎 ばかやろう
一般我們在動漫中看到的翻譯版本,就是翻譯成笨蛋或者混賬家伙,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句話的殺傷力主要是集中在ばか上,而野郎卻被大家忽略了,大家以為是“家伙”的意思。
之前日本有個街頭采訪的視頻,采訪了三個日本人覺得最侮辱人的罵人的話是什么,其中兩個日本人都回答了“馬鹿野郎”,還有一個回答了くそ野郎,而當時的字幕翻譯是“笨蛋和混賬東西”。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野郎”這個詞是有“牛郎”的意思的。
“野郎”這個詞最開始是指的成年男性,古時候的日本男人流行剃月代頭,就是頭頂剃禿,這種發(fā)型也叫做野郎頭。
后來在江戶時代,歌舞伎靠教武士將軍們學習那種事情后,賺取錢財?shù)默F(xiàn)象嚴重,所以當時的政府以風氣為由,禁止女性歌舞伎上臺表演,但俗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女的不行就出現(xiàn)了十多歲的外表柔美的男孩,叫做若衆(zhòng)歌舞伎(wa ka syu ka bu ki)或者是陰間。
他們代替女性臺上表演,臺下教功夫賺錢,而且男女通吃,接下來若衆(zhòng)歌舞伎也被禁止了,而且演員也被要求必須要剃月代,發(fā)型都這么丑了,應該能起到點作用吧?
然而區(qū)區(qū)發(fā)型并不能阻擋他們,就這樣“野郎”變成了牛郎的隱語,所以如果你罵人的時候對別人說這句話,這就是對別人人格的侮辱了,侮辱程度絕對不是一個“家伙”就能夠承載的。
ばかやろう 如果真要直譯過來的話,就是emm那種意思
是不是比你原來以為的意思殺傷力強多了呀?
很多人認為日語的臟話沒有殺傷力,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文化脈絡不同,中國人更重視血緣關系,所以中國人的臟話,就是喜歡問候別人的親屬,達到徹底激怒別人的目的。
在日本古代豪族會從異姓族中去領養(yǎng)養(yǎng)子,在家族企業(yè)中,如果養(yǎng)子比較有能力的話,是很有可能會讓外人當接管人的。所以相比之下,日本人并沒有那么重視血統(tǒng),而是更加重視個人的能力。
所以說馬鹿野郎這句臟話,中國人聽起來可能很無感,但是對于日本人來說,這種不被認可能力的感覺就已經(jīng)很戳中他們的痛點了。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就是日語中有著非常完善的敬語體系統(tǒng),對說話的藝術要求比較高,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對不熟悉的人或者是上司長輩不說敬語,也能夠達到激怒日本人的目的!
今天的日語小知識就補充到這里啦,想要學習日語,了解更多日本文化,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或者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