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MiniPC華碩PN41后,也就多了一臺高清播放器+辦公神器

慢到讓人發(fā)狂

公司電腦真心太慢了,作為一臺Pentium G3240的主機,它已經服役了近8年。而隨著現(xiàn)在軟件的不斷更新,它現(xiàn)在打開一個WPS文檔都要等待幾十秒,更不要提在使用WPS的同時還要整天掛著微信和QQ,它承受著這個“年齡”所不應該有的壓力。

看著這碩大的機箱,試問它還有升級潛力嗎?100元換個主板,50元換個U,80元找個固盤?最后掐指一算,與其讓它“復活”,還不如轉向MiniPC系列,畢竟我們的需求也只是常態(tài)化的辦公,編輯一下文檔和PPT、播放視頻、幫學員網(wǎng)絡報名考試而已。而現(xiàn)今的MiniPC已能完美貼合我的需求,并且體積也足夠小,能為桌底騰出很大的空間。

作為說干就干的速度派,懷揣著從財務牙齒縫里摳出來的2K元,我打開了某東。好像可選的產品并不算多,其中性能最好的要數(shù)華碩的PN41系列,采用了11代奔騰N6005,4G內存,256G存儲空間,還附有正版Win11系統(tǒng)。出于一貫對華碩這個品牌的信任,以1K7不到的價格將其入手,還預留了300的空間可以拿來加內存或者固盤。
接下來就是我入手后的開箱與使用體驗,希望對各位有意向的小伙伴帶來一個參考。

體積0.6L,但依舊強大

華碩PN41所提供的物件倒是比較豐富,除了主機、適配器、電源線以及說明書以外,還附有螺絲釘,腳墊和顯示器支架。

主機的尺寸確實夠小巧,大概也就115*115mm左右,整體外觀方方正正的。0.6L的體積也就一個巴掌的大小,感覺隨身攜帶著也不是不可以。

我沒有選擇純白的配色,主要還是考慮到黑色更耐臟。整個機身以金屬材質為主,表面還采用了金屬拉絲工藝,讓其更不容易留下指紋。

盡管華碩PN41的體積不大,但是接口方面倒是絕不縮水。在正面部分包含了USB-A接口、3.5mm頻耳機/麥克風二合一孔、USB 3.2 Gen2 Type-C端口(10 Gbps)、電源開關鍵和硬盤指示燈,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日常使用。

而主機的背面除了常規(guī)的VGA接口和HDMI 2.0口以外,還帶有2個USB-A插口,一個USB 3.2 Gen1 Type-C端口、2.5G網(wǎng)口和DC電源插口。其中全功能USB-C端口可支持數(shù)據(jù)傳輸、PD供電以及視頻信號輸出,算上前面提到的VGA和HDMI,理論上可以支持3個顯示器的畫面輸出。
而2.5G網(wǎng)口的配置,也讓華碩PN41有了成為NAS或軟路由的底子,玩法變得更多樣性。只能說麻雀雖小,但依舊五臟俱全。


此外,我們通過所搭載的電源適合器可以看到,輸出標注的是19V-3.42V 65W,而主機底部的銘牌也寫著輸入19V-3.42A,19.5V-3.33A,65W,也就是說只要換上常規(guī)的65W氮化鎵,然后接入至后端的USB-C端口上,即可以PD供電的方式點亮主機。算是直接解決了原裝適配器過大,不方便外出攜帶的問題。


機身的三面設有斜向的散熱孔,左右兩側為進風,后端為散熱出風。此外,在右側還留有一個防盜孔,也算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了吧。

拆開主機也不難,先要擰開底部的四顆螺絲,然后往右一推,即可順利打開底蓋。

拆開后可以看到,居然這么小的華碩PN41內部居然還留有“富?!钡目臻g,供我們自行通過SATA接口添置一塊2.5寸硬盤。

以現(xiàn)在的價格來說,直接入固盤的價格會比較合適。而我選擇的是英睿達(Crucial)的MX500系列固態(tài)硬盤,大小為500GB,價格只花了270元入手??商峁┳畲?60MB/s讀取,510MB/s寫入,雖然緩存縮水了,再在這個價格下也就釋懷了。
由于硬件需要固定在主機底蓋上,所以在后續(xù)安裝時回推底蓋要稍許慢一些,會有一點阻力。

華碩PN41默認搭載著一條來自海力士的DDR4 3200MHz 4G內存,但因為CPU只能支持到2933MHz,所以在AIDA64中可以看到是降頻至2933MHz下運行。

而在Cache&Memory Benchmark測試中,內存速度為16G/18G/16G/,時延54.9ns,內存瓶頸還是存在的。
考慮到系統(tǒng)的損耗和多開網(wǎng)頁的需求,建議還是通過預留的內存插槽,再加上一根8G內存,這樣會更流暢一些。


卸下自帶導熱貼的鋁合金散片后,可以看到華碩PN41所提供的西數(shù)SN530固態(tài)硬盤。硬盤采用單面顆粒配置,大小為256GB,如果只是裝個系統(tǒng),處理一些日常文檔的話,這個大小也夠用了。

后續(xù)通過CrystalDiskInfo也進一步確認了規(guī)格。西數(shù)(WDC)SN530 NVMe SSD固態(tài)硬盤,容量為256GB,NVM Express接口,PCI 3.0×4傳輸模式,支持S.M.A.R.T、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功能。

內置網(wǎng)卡方面,華碩PN41采用了英特爾WiFi6 AX201無線網(wǎng)卡,速度上自然不必多說,不論是網(wǎng)頁瀏覽還是數(shù)據(jù)傳輸,都有很高的穩(wěn)定性和WiFi體驗。

主機的散熱其實還是主動式+被動式的。當看到散熱片后,我原以為是全被動的,直到它后面滿載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還是有風扇聲傳出。但好在響動不大,屬于比較安靜的那些。

亮機后的簡單體驗
預載正版Win11系統(tǒng)

華碩PN41預裝了正版的Windows10家庭版系統(tǒng),首次開機時需要進行系統(tǒng)安裝與配置,這個過程比較久。而在安裝的過程中有提示建議免費升級到Windows11,是否可以默認其為預載了Win11呢?

正式進入到系統(tǒng)后,在更新菜單下,確實有著Win11的免費更新選擇。沒想到這么一臺小機子也能跑得動Win11,看來將內存擴至12G是勢在必行了。

華碩PN41所搭載的CPU為Intel奔騰Silver N6005,使用10nm工藝,Jasper Lake架構,4核4線,睿頻3.2G,4MB L3緩存。在CPU-Z處理器測試軟件中,單核分數(shù)為307,多核1025,性能表現(xiàn)略高于i5 5200U與Intel 賽揚J4125相仿,用于日常辦公肯定是足夠用。

由于硬件的關系,實際上限制了西數(shù)SN530固態(tài)硬盤的讀取速度,在CrystalDiskMark的測試中,可以看到讀取成績?yōu)?713MB/s,寫入971MB/s;而在要求更高的AS SSD Benchmark中,連續(xù)讀寫只能達到1425MB/s,寫入859MB/s。相較西數(shù)SN530的最大讀取2400MB/s和寫入950MB/s的理論值來說,讀取速度的損失還是有些多的,但好在寫入比較穩(wěn)定。

嘗試用AIDA64進行滿載測試,大概5分鐘后CPU溫度達到73℃左右。

在紅外測溫儀下可以看到,此時的華碩PN41主要發(fā)熱源位于機身的后側出風口,最高溫度為57.4℃;兩側的進風口則為35℃左右,頂蓋為41℃。鋁合金所帶來的散熱效果還是不錯的,最主要是噪音很小,幾乎可以忽略。
辦公使用體驗


辦公體驗自然沒啥問題,即插即用,只要有一臺顯示器,一對USB接口的鍵鼠就可隨時隨地開始學習與工作,并且同時打開多個文檔或網(wǎng)頁也不會有壓力。
PotPlayer播放器
如果只是播放本地片源,那么我會習慣用PotPlayer播放器。主要是它是一款綠色播放器,不必安裝就能用。


用PotPlayer加載本地4K片源后,沒想到在華碩PN41上居然一點不卡,能夠瞬開秒播。

左右拖動視頻后也是正常播放,毫無一絲的卡頓,也沒有加載緩沖。作為一款這么小巧的主機,確實有些超出我的預期。
Kodi播放器
Kodi播放器是我最常用的一款視頻播放器,它幾乎可以支持所有的音頻和視頻格式,還能通過NAS讀取視頻文件,從互聯(lián)網(wǎng)串流播放等等。為其配置插件后,還可以統(tǒng)一管理字幕庫,對電影劇集自動添加簡介和資料庫。


安裝上新版Kodi播放器后,只需簡單地添加NAS服務器的地址位置,然后就可查看影片庫存了。


實際的播放效果并無卡頓,就如同在本地播放一般。從此我就可以直接從NAS中調入高清片源,讓華碩PN41兼顧高清播放器功能。

除了電影播放以外,Kodi也有在線電視直播功能。而使用此功能需要借助PVR插件。在新版的Kodi中,只要我們點擊“電視”項,會顯示尚未設置PVR的提示,并附有引導用戶跳轉至附加元件(插件)安裝中,這點比老版本的Kodi更具人性化。

附加元件(插件)的安裝并不難,我們只需找到“PVR IPTV Simple Client”后雙擊,選擇“安裝”等待完成即可。

安裝完成后再次點擊“PVR IPTV Simple Client”,選擇下方的“設定”(設置)按鈕。

在彈出的頁面中,將“一般設定”(常規(guī)),“位置”項修改為“Local path(includes local network)”(本地路徑),最后找到本地存放的M3U播放列表,導入后重啟Kodi播放器。

再次回到Kodi的“電視”項菜單下,就可看到先前導入的在線直播電視節(jié)目了。不過,由于各種不能抗拒的原因,會有一些頻道無法正常播放或者很卡,請適當?shù)厍袚Q到720P、480P時,會有很大的改觀。
https://github.com/iptv-org/iptv/blob/master/streams/cn.m3u
附github上的開源地址。使用方式:打開記事本,直接COPY內容后粘貼到記事本內,修改后綴txt為m3u

寫在末尾
整體看下來,將華碩PN41用于輕度辦公,或者作為小孩的網(wǎng)課型PC端,都是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它還能輕松駕馭4K片源,用在簡單的影音播放平臺搭建上也很不錯。如果你是想借用Batocera和Lakka模擬器來打造成復古游戲機,那么我還是建議暫時打消這個念頭,等后續(xù)版本更新再做嘗試。至于黑群暉的話,華碩PN41是完全可以勝任的,考慮到正版問題,教程就不放了。

由于華碩PN41預裝了正版Windows11系統(tǒng),所以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基本就是開機可用的形態(tài)。但考慮到系統(tǒng)的流暢度問題,建議到手就再加一根內存,湊到12G最好。
如果要說缺少什么的話,或許就是缺少了讀卡器功能吧。但想一想好像也用不上,又不是用來作為數(shù)碼設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