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短流長《聊齋志異》
飛短流長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 【原文】 范十一娘, 城祭酒之女。少艷美,騷雅尤絕。 父母鐘愛之,求 聘者輒令自擇;女恒少可。會上元日,水月寺中諸尼,作“盂蘭盆會”,是日,游女如云,女亦詣之。 方隨喜間,一女子步趨相從,屢望顏色,似欲有言。審視之,二八絕代姝也。悅而好之,轉用盼注,女子微笑曰:“姊非范十一娘乎?” 答曰:“然?!? 女子曰:“久聞芳名,人言果不虛謬?!? 十一娘亦審里居。 女笑言:“妾封氏,第三,近在鄰村。” 把臂歡笑,詞致溫婉,于是大相愛悅,依戀不舍。 十一娘問:“何無伴侶?” 曰:“父母早世,家中止一老嫗,留守門戶,故不得來?!? 十一娘將歸,封凝眸欲涕, 十一娘亦惘然,遂邀過從。 封曰:“娘子朱門繡戶,妾素無葭莩親,慮致譏嫌?!? 十一娘固邀之。答:“俟異日。” 十一娘乃脫金釵一股贈之,封亦摘髻上綠簪為報。 十一娘既歸,傾想殊切。出所贈簪,非金非玉,家人都不 之識,甚異之。 日望其來,悵然遂病。 父母訊得故,使人于近村諮訪,并無知者。 時值重九,十一娘羸頓無聊,倩侍兒強扶窺園,設褥東籬下,忽一女子攀垣來窺,覘之,則封女也。 呼曰:“接我以力?!? 侍兒從之,驀然遂下。 十一娘驚喜,頓起,曳坐褥間,責其負約,且問所來。 答云:“妾家去此尚遠,時來舅家作耍。前言近村者,緣舅家耳。別后懸思頗苦;然貧賤者與貴人交,足未登門,先懷慚作,恐為婢仆下眼覷,是以不果來。適經(jīng)墻外過,聞女子語,便一攀望,冀是小姐,今果如愿。” 十一娘因述病源。 封泣下如雨,因曰:“妾來當須秘密。造言生事者,飛短流長,所不堪受。” 十一娘諾。 偕歸同榻,快與傾懷,病尋愈。 訂為姊妹,衣服履舄,輒互易著。 見人來,則隱匿夾幕間。積五六月,公及夫人頗聞 之。 一日,兩人方對弈,夫人掩入。 諦視,驚曰:“真吾兒友也!” 因謂十一娘:“閨中有良友,我兩人所歡,胡不早白?” 十一娘因達封意。 夫人顧謂三娘:“伴吾兒,極所忻慰,何昧之?” 封羞暈滿頰,默然拈帶而已。夫人去,封乃告別。十一娘苦留之,乃止。一夕,自門外匆匆皇奔入,泣曰:“我固謂不可留,今果遭此大辱!” 驚問之。曰:“適出更衣,一少年丈夫,橫來相干,幸而得逃。如此,復何面目!” 十一娘細詰形貌,謝曰:“勿須怪,此妾癡兄。會告夫人,杖責之?!? 封堅辭欲去。十一娘請待天曙。? 封曰:“舅家咫尺,但須以梯度我過墻耳?!? 十一娘知不可留,使兩婢逾垣送之。 行半里許,辭謝自去。 婢返,十一娘伏床悲惋,如失伉儷。 【今譯】 從前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姑娘,名叫范十一娘,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是城祭酒的女兒。 十一娘有文才,父母十分疼愛她。有上門來求婚的,總是讓她自己選擇,但十一娘卻始終沒有一個中意的。 有一次,適逢七月十五上元節(jié),水月寺中的尼姑們舉行“盂蘭盆會”,這一天,游女如云,十一娘帶了婢女也來了,正在游玩觀賞的時候,忽然感覺到有個女子一直跟在十一娘身邊,不住地打量她,注視著她,像有話要說。 十一娘回頭仔細看了看她,轉回身盯住她細看,見是一位十五六歲的絕代佳人,這位少女和自己年齡相仿,長得和自己一樣漂亮,而且說起話來很有禮貌。 十一娘很喜歡她,那少女微笑著說:“姐姐莫不是范十一娘嗎?” 十一娘回答:“是的,我是范十一娘。” 那女子上前拉著范十一娘的手說:“早就聽過你的名字,久聞姐姐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今天一見,人們說的果然一點不假?!? 范十一娘也詢問她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說:“你是誰?” 女子笑著說:“我姓封,排行第三,叫封三娘,就住在鄰近的村子?!? 女子挽著十一娘的手臂,又說又笑,言語情態(tài)婉順溫柔。兩人相互愛悅,依戀不舍。 十一娘又問道:“你怎么沒有人陪伴,一個人來逛廟會?” 三娘說:“我父母早就去世了,家中只有一個老奶媽相伴。今天她要看家,留在家中守家望門,不能跟我來,所以我只好自己來了?!? 兩人情投意合,相互友愛像姐妹一樣,分手時,兩人依依不舍,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范十一娘邀請封三娘到自己家串門。 三娘推辭道:“姐姐家是朱門富戶,富貴人家,我家貧寒,我和你又不沾親帶故,我到你家去,怕惹人譏諷,又恐你家人會嫌棄?!? 十一娘執(zhí)意邀請她,忙說:“不會的,父母愛我如掌上明珠,我喜歡的人,他們也會喜歡的?!? 三娘想了想答應了,說:“那好吧,我回去和奶媽說一聲,過幾天我就到你家去看你。”? 十一娘摘下一股金釵贈給她,封三娘也從發(fā)髻上摘下一支綠簪子回贈。 范十一娘回到家里,非常想念封三娘,拿出三娘贈給的綠簪子看,不是金的也不是玉的,家里人都不認識,很覺奇異。 十一娘天天盼望三娘來,等了好幾天,封三娘沒有如約來范家,范十一娘很是失望,竟然憂傷出病來。 父母知道了她生病的原因,派人到鄰近村子打聽,卻沒有一個人知道封三娘。 一晃兩個月過去了,也不見她來,到九月九重陽節(jié)那天,范十一娘已病得憔悴不堪,感到無聊,就讓婢女扶著,強打起精神,勉強來到花園散心。 丫鬟在園墻邊東籬下放了一張?zhí)梢?,鋪了褥子讓她躺在上面欣賞菊花、觀賞園中景致。 十一娘剛在椅子上坐下,抬頭忽然瞧見一個女子扒在墻頭上,攀墻往這邊院子里看,仔細一看,原來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封三娘,只聽三娘喊道:“快來扶我一把!” 婢女急忙過去扶她下來。十一娘不由得又驚又喜,急忙讓丫鬟把她接到跟前來,站起身拉三娘一同坐在褥子上,一起暢談起來。 范十一娘責怪她說:“你為何不守信用?可想死人家了,我想你都想病了。” 又問她從哪里來。三娘流著淚解釋說:“我家離這里還遠,但常來舅舅家玩耍。以前我說住在鄰近的村子,說的是我舅舅家。分別后我也苦苦想念你呀,但因我倆家境貧富懸殊,我家貧寒,你家富貴,貧賤之人同富貴家交往,腳還沒登門,心中先感到羞慚,恐怕被婢女仆人們恥笑、瞧不起,所以才遲遲不敢來呀。剛才從墻外經(jīng)過,聽到有女子說話,就扒墻看看,盼望是姐姐,果真就是你!” 范十一娘述說了因思念而得病的經(jīng)過,封三娘淚如雨下,挽著范十一娘的脖子,嬌聲地說:“我來這里姐姐你可要保守秘密呢,恐怕人家知道我倆交往,讓造謠生事的人說長道短,流言蜚語,飛短流長,實在叫人受不了,不堪忍受。” 十一娘破涕一笑,歡喜地說:“只要你留下來陪我,我什么都答應你?!? 二人一同回到閨房,從此她們倆同吃,同睡一張床,一同說心里話,十個友愛。 十一娘的病很快也好了,兩人結拜為姐妹,衣服鞋襪,總是不分彼此換著穿。 見有人來,封三娘就藏到幕帳后邊。過了五六個月,十一娘的父母終于聽說了這件事。 一天,兩人正在下棋,范母悄悄地走了進來,仔細端詳著三娘,見是一位美麗的小姐,也非常滿意,驚喜地說:“真不愧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一天夜里,封三娘從門外急匆匆地跑進來,哭著說:“ 剛才出去入廁,有一個少年男子,強來拉扯我,幸虧逃掉了。像這樣,叫我怎么再見人呢?” 十一娘仔細詢問了那人的相貌,向三娘道歉說:“請不要見怪,那人是我傻哥哥。我會告訴母親,用棍子打他一頓的(勿須怪,此妾癡兄。會告夫人,杖責之)!” 封三娘執(zhí)意要走(堅辭欲去),十一娘請她等到天亮,封三娘說:“舅舅家近得很,只須用一架梯子送我過墻就行了?!? 十一娘知道留不住了,就派兩個婢女送她過墻。 走了半里多路,封三娘辭謝兩個婢女自已走了。 婢女回去后,見十一娘伏在床上悲傷地啼哭,像失去了最親密的愛人(如失伉儷)。 后“飛短流長”用為成語,飛也作“蜚”,“蜚短流長”意思是散布謠言,spread rumors,撥弄是非,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talk about other people behind back,制造錯誤言論,惡意中傷。用于添油加醋,說長道短,搬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