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回接盤俠:選配件才是裝機的難點
朋友從去年開始就零零散散的跟我學(xué)裝機,現(xiàn)在裝電腦已經(jīng)完全難不到他了,所以準備今年雙十一給自己換臺新電腦。結(jié)果沒想到在配件選擇上,讓他犯了愁,從雙十一選到雙十二還沒拿下主意。。。
終于在雙十二最后一天,交出了選擇權(quán),讓我接盤了這次裝機。不過也確實,他們公司的奇葩需求,在機箱選擇上也讓我愁了很久。最后好在還是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開箱
Ryzen5 3600 & 華碩ROG STRIX X470-F
CPU部分選擇了Ryzen5 3600,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我往期文章《中端神U Ryzen 3600/3600x選哪顆?裝機測試給你答案》了解詳情,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 ? ?主板選擇了X470,個人覺得是目前性價比比較高的芯片組。朋友拿不下注意,是因為一直在糾結(jié)等B550還是直接上X470。B550一直都沒有上市消息,就算上市了,很有可能沒有PCIe4.0,而且新品上市肯定很貴,性價比反而不如X470。所以與其苦苦等待B550,還不如直接上X470主板,還能提升一下整體規(guī)格和擴展能力。即便是未來想升級到3800X,目前大多數(shù)X470主板都是可以完美支持的~ ? ? ? ?

? ? ?ROG STRIX X470-F主板整體純黑色的風(fēng)格,主板浮印了很多很酷的文字。配有2條M.2.接口,其中有一個M.2接口還有散熱裝甲。3條PCI-E x16接口,3條PCI-E x1接口。6個SATA接口,整體擴展能力還是非常夠用的。主板自帶了4個診斷燈和一個通電指示燈,可以快速找出問題發(fā)生的位置。

? ? ?X470F的南橋裝甲看起來非常的潮,鐳射銘文在不同的角度下會顯示不一樣的顏色。裝甲的一角還點綴了一個類似衣角銘牌的ROG標識,華碩給這個款X470-F增加了很多個性元素。

? ? ?供電部分X470F采用了10相供電設(shè)計,其中有2相供電應(yīng)該是為核心的顯示芯片提供的。電容部分采用的是尼吉康Nichicon-GT定制的“5K黑金”固態(tài)電容,這個應(yīng)該是ROG專享的電容,在很多ROG的產(chǎn)品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MOS則采用的是三合一封裝的DrMOS IR3555M,DrMOS封裝是功率密度是分離MOSFET的3倍,可以為主板增加不少超電壓和超頻的潛力。? ?

? ? ?擋板一體化設(shè)計,免去了安裝擋板的操作,ROG STRIX X470-F提供的接口很豐富,USB3.1 ,Type-C共8個USB接口 以及甚至還配備了DP接口和PS/2接口。

? ? ?音頻部分采用的是SupremeFX S1220A GODEC??梢则?qū)動32-600歐的大功率耳機,EMI保護罩和日系Nichicon音頻電容的配備使得噪音更少,聲音更為純凈。配合Sonic Radar 3和Sonic Studio 3兩款驅(qū)動自帶的軟件,可以很好的增強游戲和影音體驗。
華碩 Radeon RX 5700 XT?

? ? ?
至于顯卡方面,正好我準備把我的5700XT換成ROG非公版的,有2塊公版的顯卡就閑置了,便宜出給他用好了~我還蠻喜歡華碩 Radeon 5700XT的這款公版卡的造型,非常有個性。運行起來也非常的安靜。期之前用的那款機箱比較悶灌,也沒有裝什么風(fēng)扇,就非常適合這種渦輪顯卡,運行起來也比較安靜。

? ? ?一側(cè)的RADEON ?LOGO在點亮顯卡的時候也會亮起紅光,不支持AURA稍微有點可惜。? ??

? ? ?金屬背板,顯卡瘦長瘦長的,整體外口應(yīng)該都是金屬設(shè)計, 掂量一下相當有分量。公版卡的做工還是蠻有信仰的,領(lǐng)一張就留下收藏好了。 ? ? ? ?

? ? ? ?因為單渦輪散熱需要給顯卡預(yù)留充足的風(fēng)口。所以尺寸較大的DVI接口自然就被pass了,不過DVI接口也基本處在被淘汰的邊緣了,所以有沒有無所謂了。3個DP接口,1個HDMI接口的配置完全夠用了。
XPG-龍耀D60G

? ? ?我也是挺服我這朋友的。啥也不會選,內(nèi)存倒是下手快,雙十二裝機唯一買了的產(chǎn)品。。。還買成了3200MHz。。。好在3200Mhz也算是夠用了,16-18-18的時序也還不賴,回頭上機瞅瞅,還有沒有超頻空間~ ? ? ? ?

? ? ?我想估計朋友是被它的價格和“騷氣”征服了,XPG-龍耀D60G這個RGB覆蓋的面積,絕對是內(nèi)存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價格還賊便宜,我記得聽他說雙十二500出頭盤下來的,和很多品牌無光裝甲條價格差不多了。

? ? ?散熱片和燈帶都是由卡扣固定,你在內(nèi)存上看不到任何螺絲。不要嘗試拆解,因為這樣組裝的內(nèi)存硅脂貼會非常黏,大力容易帶掉顆粒失去保修。 ? ? ? ?

? ? ? XPG-龍耀D60G內(nèi)存最大高度為45mm,想要選購的朋友注意選擇合適寬高的散熱器,防止擋住內(nèi)存的安裝。
XPG S11 Pro 512G

? ? ?XPG S11 Pro 512G入手價479,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官宣讀寫可達 3350/2350 MB/s。做系統(tǒng)盤還是相當夠用的。 ? ? ? ?

? ? ?SSD的正面有一個黏上去的散熱片,除了導(dǎo)熱硅膠貼外沒有其他固定了。沒有易碎貼,粘度也還好,如果覺得這個散熱有些單薄的話,換裝其他裝甲也不會影響保修。 ? ? ? ?

?

? ? ?XPG S11 Pro 512G采用的是慧榮科技SM2262ENG主控芯片。這款主控要比同樣主流的群聯(lián)E12要稍快一丟丟 。兩面各2個自封顆粒(我猜是鎂光)和1個南亞易勝的NT5CC128M16JR-EK顆粒,單顆256MB LPDDR3 1866Mbps,合計512MB緩存。
LIANLI 鬼斧 白

? ? ?機箱方面,朋友因為需要經(jīng)常加裝3.5英寸硬盤,因為涉及公司機密,因此他們使用的專業(yè)軟件禁止通過易驅(qū)線或是硬盤盒等USB設(shè)備來讀取硬盤內(nèi)容。所以想讓我?guī)兔o挑一個拆裝硬盤方便的機箱。挑來挑去,LIANLI 鬼斧成了最佳選擇。 ? ? ? ?


? ? ?機箱兩側(cè)的蓋板都采用分段式設(shè)計。使用強磁固定,吸鐵石的磁性非常強,完全不用擔心機箱蓋板會被輕松打開。想要打開上部的玻璃面板,就必須要先打開下方的金屬蓋板,而金屬蓋板的開合支點,在機箱后方很不明顯的地方。沒看說明書之前,研究了半天才打開,所以不知道技巧的情況下你幾乎別想能輕松打開側(cè)面板,可以有效的防住熊孩子,非常有意思的設(shè)計。

? ? ? ? ? ? ?

? ? ?鬼斧的這塊前面板,也是我拆過最有分量的前面板了。前面板的外殼為金屬材質(zhì),大面積一體化沖孔,既保障面板強度又擴大進風(fēng)。內(nèi)部還有磁吸式防塵網(wǎng)雙重阻塵,還便于清理。防塵網(wǎng)下還藏有燈帶。燈光插件采用TOOL-LESS觸點設(shè)計,安裝拆卸面板的同時即連接RGB面板燈。 ? ? ? ?

? ? ?兩側(cè)鋼化玻璃厚度為4.0mm,外框包鐵防護。風(fēng)扇架與過線板為1.0mmSGCC鋼板,其他部分SGCC鋼板厚度為0.8mm。整體用料還是很扎實的,裸箱重量就有20多斤。


? ? ? 主板最高支持EATX尺寸,顯卡支持豎裝,不過豎裝顯卡需要購買獨立套件。

? ? ?頂部散熱孔的面積非常大,最高支持安裝280的水冷,預(yù)留了很多風(fēng)扇位,可以防止和內(nèi)存/主板的馬甲發(fā)成沖突。頂部配有2個USB3.0接口,1個Type-C接口以及一個3.5mm音麥合一的音頻接口。頂部還有獨立的燈光調(diào)節(jié)按鈕。

? ? ?面板線/主板供電線/顯卡供電線的位置,都裝有可拆卸的走線區(qū)藏匿板,完全不用擔心走不好線的問題。2.5英寸SSD硬盤位*4個,3.5英寸HDD硬盤位*3個,機箱的擴展能力還是不錯的。 ? ? ? ?

? ? ?除了剛剛提到的顯卡豎裝套件,這款機箱還有很多的獨立套可供選擇,來增強使用體驗。我入手了一個燈帶套件來提升一下細節(jié)部分的顏值,稍微有點失望,居然不是磁吸式,固定是采用3M的雙面膠。最開始提到過,因為朋友硬需求,我還購買了硬盤的熱拔插套件。 ? ? ? ?

? ? ?硬盤的熱拔插套件加裝在硬盤架的后方,硬盤架對于3.5英寸的硬盤是免螺絲安裝的。因此拆裝3.5英寸硬盤就和打開抽屜一樣相當方便。只需要接一次線,以后拆裝硬盤都可以免去接線的煩惱。不過記得要在bios中打開主板Sata接口的熱拔插功能哦,不然玩壞了別怪我~
鑫谷冰酷360智領(lǐng)版

? ? ?散熱方面選擇了鑫谷冰酷360智領(lǐng)版,壓個超頻了的3600還是綽綽有余的,就算未來升級個3800X也能輕松壓得住。鑫谷這個包裝有點怪,明明各家的A-RGB燈效都是支持的,卻沒有印在包裝上。

? ? ?鑫谷冰酷360智領(lǐng)版附帶了一個小燈光控制器,看起來萌萌的。AMD的扣具采用的是卡扣式,安裝非常簡便。 ? ? ? ?

? ? ?460mm水管,裝在前面板上完全沒有問題。全護管編制網(wǎng)管包裹,質(zhì)感細膩。管質(zhì)硬度適中,沒有水管沒有特別難擰,安裝還蠻輕松。冷頭水冷管一端采用了L型設(shè)計,水冷管兩端的根部均采用了一體式設(shè)計,同時采用金屬進行二次加固。 ? ? ? ?

? ? ?D.D.T數(shù)顯溫度純銅冷頭,可以實時偵測CPU表面溫度,并通過內(nèi)置的OLED屏顯示在冷頭上。避免軟件讀取傳感器誤判。冷頭外殼全部采用磨砂噴涂工藝處理的金屬外殼設(shè)計。? ?

? ? ?光面底座,硅脂不用抹太多。鑫谷冰酷360的硅脂來自道康寧,導(dǎo)熱系數(shù)5.2W/m.K。 ? ? ? ?

? ? ?3個12cm的A-RGB風(fēng)扇,轉(zhuǎn)速范圍為800~1500rpm。 ? ? ? ?

? ? ?終于有人為萌新考慮了,貼紙上明確標注了出風(fēng)口方向??梢员苊饷刃翫IYer裝錯了方向。
海韻 游戲酷核CORE GM650電源

? ? ?? ? ?電源部分,選擇了海韻 游戲酷核CORE GM650電源。7年原廠質(zhì)保,到質(zhì)保期結(jié)束,夠朋友都換2次平臺了。650W是一個比較中庸的電源容量,即便是后續(xù)升級更高規(guī)格的CPU或是顯卡也不會有壓力。? ? ? ? ?

? ? ?? ? ?80PLUS金牌認證,最高轉(zhuǎn)換效率92%,LLC半橋諧振拓撲+DCDC方案。? ? ? ??

? ? ?海韻 游戲酷核CORE GM650電源自帶溫控管理,使得電源在負載變化下,自動調(diào)控風(fēng)扇轉(zhuǎn)速,平衡散熱與靜音表現(xiàn)。? ? ? ? ?

? ? ??12cm風(fēng)扇,140×150×86mm(LxWxH)小尺寸能很輕松的裝入小機箱里。海韻智能溫控技術(shù),支持低溫時停轉(zhuǎn)以降低噪音。海韻還很貼心的贈送了一個短接電源檢測啟動器,可以讓電源在沒有接入主板的情況下直接啟動電源。 ? ? ? ?

? ? ?? ? ?半模組是性價比比較高的電源設(shè)計,必備的3根主線材預(yù)先安裝好,其他線材選裝,既保留了模組的自由度,又能合理的降低成本降低售價。
系統(tǒng)設(shè)置

? ? ?剛剛提到的SATA接口的熱拔插功能,每個接口都是單獨設(shè)置的,所以每個接口都要單獨打開這個功能。 ? ? ? ?

? ? ?記得要在BIOS里啟動PBO功能(精確增壓超頻)。一定記得選擇Enabled,這是AMD為新手玩家而準備的超頻功能,原理類似NVIDIA的Boost。在安全的電壓和溫度之下,盡可能的增加頻率和功耗,突破功耗墻限制。? ??

? ? ? ? ? ? ?


? ? ?AMD顯卡驅(qū)動一年一大更,12月的重大更新加入了不少新功能,錄制分享成成了驅(qū)動里最重要的part,反而是設(shè)置選項被藏到了右上角的齒輪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更新嘗一下鮮。? ??

? ? ? ?之前裝機,系統(tǒng)盤一直用的是群聯(lián)E12主控的M.2. SSD,這次正好有機會體驗了一下慧榮科技SM2262ENG主控的產(chǎn)品。簡單測試了一下,綜合表現(xiàn)來說,采用慧榮科技SM2262ENG主控的XPG S11Pro 512G,要比之前使用的其他群聯(lián)E12主控的 SSD要表現(xiàn)稍好7%左右。不光主控的不同,XPG S11Pro 512G搭載了2顆南亞易勝的NT5CC128M16JR-EK顆粒,群聯(lián)E12主控搭配的產(chǎn)品普遍只有一顆,更大的緩存也可能是性能拉開差距的原因之一。
曬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
這次的“接盤”總算是告一段落了,這次裝機最難的部分就是找一款帶熱拔插模塊的機箱了。。LIANLI 鬼斧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選擇。好在大部分配件都在雙十二當天下單了,價格也算是挺劃算,趕在朋友急用上之前交給他了。雖然這次做了回接盤俠,但是感覺胸口的紅領(lǐng)巾卻變得更加鮮艷了~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需求,可以參考我的裝機單。如果有相關(guān)的疑問或者意見,也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與我互動,我們下篇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