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專家——三菱Hi-uni 2050

三菱是非常知名的日本筆廠,以鉛筆和滾珠筆享譽海內(nèi)外。提到其自動鉛筆,大家耳熟能詳?shù)挠蠯uru Toga系列,Shift、橡木系列等。

相比鉛筆大廠派通,三菱的自動鉛筆種類似乎少得可憐,說來說去就那么幾款,也缺少像orenznero那樣走專業(yè)路線的高端產(chǎn)品。但實際上,在紙筆作業(yè)為主流的上世紀,三菱生產(chǎn)了大量的專業(yè)鉛筆,絲毫不遜色于其它日廠。而這些產(chǎn)品中最為耀眼的莫過于Hi-uni系列。

Hi-uni最早是三菱在1966年推出的高檔木桿鉛筆,頗受繪畫人士的好評。而在90年代左右,三菱把這品牌擴展到了自動鉛筆和leadholder上,形成了三菱在專業(yè)繪圖領(lǐng)域最頂級的產(chǎn)品群。

Hi-uni系列的自動鉛筆有四款,分別是2050、3050、3051和5050,口徑有0.3與0.5。其中最高端的型號5050配有FF-matic出鉛系統(tǒng)、碳纖維筆桿和筆尖保護套,被國內(nèi)的愛好者歸入自動鉛筆“五毒”之一。而臺灣的文具病博客亦將5050稱作自動鉛筆的高峰,我小時候看到這篇博客時猶如見到新大陸般:原來自動鉛筆也能如此先進專業(yè),充滿機械美感。
如今Hi-uni系列只有木桿鉛筆和自動鉛芯在產(chǎn),四種自動鉛筆的價格因為停產(chǎn)而水漲船高,成為收藏者競相追逐的逸品。前幾天我搞到一只0.3的Hi-uni 2050,于是趁熱來評測一番。

2050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專業(yè)。筆桿修長,線條干脆利落,黑色霧面的鋁桿十分低調(diào),而閃亮的滾花筆握則透露出藏不住的鋒芒。整筆重量也就十來克,輕巧不壓手,重心平衡。


筆身上端漆有Hi-uni的標識,筆身下端則是三菱的商標。這些漆字閃閃發(fā)亮,彰顯了三菱不俗的筆身處理技藝。

筆頭是蛋糕頭和圓錐頭的混合設(shè)計,再加上4mm的護芯管,使用時筆尖處的視野開闊。
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是,此筆的口徑標在了筆頭末端的環(huán)上,應該是為了保證鉛筆在套上筆蓋時仍能露出口徑標識。可惜的是我收到的這支并沒有附帶筆蓋。白金MSD-1500的筆頭也有類似的設(shè)計,不過放置的是硬度標識。
而機芯則是最傳統(tǒng)的三瓣銅爪,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功能,內(nèi)管不可拆卸,推測為金屬管。

作為Hi-uni系列最低端的產(chǎn)品,雖然2050既沒有FF-matic,也沒有碳纖維筆管,但依舊有著引以為傲的滾花筆握。這可以說是我見過最精密細膩的滾花了,沒有之一。比較圖如下:

可以看到2050的是不銹鋼平滾花,刻劃出的小菱形整齊劃一地排列,摸起來沙沙的,捏緊時又能提供充足的摩擦感。施德樓老770是在不銹鋼上切出許多隆起的棱臺,打磨圓潤,用起來也非常舒適。蜻蜓mono graph zero則是非常常見的鋁制尖滾花,不扎手,摩擦力還行。三者的防滑效果相近,無非是手感上略有區(qū)別,但視覺效果上2050遠勝于另外二者:滾花無時無刻閃耀著細密的高光!

總的來說,2050盡顯專業(yè)本色,不愧為制圖專家筆。缺點是仍存的塑料件,以及缺少獨特的功能。不管怎樣,在書寫工具年年衰退的2019年,Hi-uni 2050令我體驗了一把自動鉛筆黃金時期的風味,并讓我意識到,三菱并非只能生產(chǎn)那些新奇靚麗的產(chǎn)品,它照樣拿得出技驚四座的好物。

也不是說如今的三菱墮落了,再也搞不出這樣的筆。出于商業(yè)考慮,三菱把重心轉(zhuǎn)向了快銷的滾珠筆,照樣通過技術(shù)研發(fā)搗鼓出了UM-151、Jetstream這樣的好產(chǎn)品。只是暗地里希望,三菱能像派通和百樂那樣,帶來一款足以讓舞臺完美謝幕的自動鉛筆。
推薦閱讀
coremint對于三菱筆的概述:

文具病第45期:
stationeria.net/2010/06/045-hi-uni-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