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財經大學-基礎會計學(國家級精品課)

1.5會計的方法

2.1會計的對象
會計所要反映和監(jiān)督的內容就是會計對象,會計對象又表達為資金運動過程,資金運動過程又具體體現(xiàn)為會計要素。
價值(資金)的運動過程:
價值的耗費、形成、實現(xiàn)、分配。

- 儲備資金:原材料;固定資金: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
- 儲備資金、固定資金、一部分貨幣資金轉變?yōu)樯a資金(企業(yè)正在生產過程中占用的資金)。
- 生產資金再轉變?yōu)槌善焚Y金(企業(yè)已經加工完成驗收的產成品占用的資金)。
- 最終賣出商品,確認收入(貨幣資金)。
2.2 會計要素

1.資產
① 定義: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② 按流動性分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企業(yè)是否能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yè)周期內耗用或變現(xiàn))
2.負債
① 定義: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的現(xiàn)時義務。
② 按償還期限分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企業(yè)是否將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yè)周期內償還)
③ 流動負債的債權人有:貸款人(短期借款、應付利息),供應商(應付賬款[賒購、供應商代墊的運雜費],應付票據),顧客(預收賬款),稅務(應交稅費[所得稅、增值稅、營業(y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所有者(應付股利或應付利潤),職工(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如收取的押金、保證金,租金、水電費、管理費、廣告費、運輸費等的預提費用)
3.所有者權益

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被稱為投入資本,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被稱為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 ↓

** 總結
- 所有者權益也稱凈資產,是企業(yè)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后的余額。
- 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是企業(yè)的資金來源。
4.收入
定義:企業(y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狹義的收入必須來自經常性活動,廣義的收入還包括偶發(fā)活動,即營業(yè)外收入,如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收益、取得的罰款收入)、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包括: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廣義]營業(yè)外收入)
5.費用
定義:企業(yè)在日?;顒又邪l(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包括:計入成本的費用(包括直接計入成本,即直接材料費和直接人工費;和間接計入成本,即制造費用),各種稅費,期間費用(不計入成本,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廣義]營業(yè)外支出、[廣義]所得稅費用)。
* 利得損失&收入費用:
(1)利得、損失強調的是“非”日常活動,而收入、費用則是產生于日常活動;
(2)利得、損失強調得是“凈流入”、“凈流出”的概念,收入、費用強調的是“總”流入“總”流出的概念。
(3)補充:利得、損失有的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有的計入當期損益。


6.利潤
①營業(yè)利潤
= 收入要素 - 費用要素(默認都是指狹義的)= 企業(yè)的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期間費用±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投資凈損益
②利潤總額(涉及廣義的內容)
= 營業(yè)利潤 + 營業(yè)外收入 - 營業(yè)外支出(這二者也就是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③凈利潤
= 利潤總額 - 所得稅費用
會計等式

資產總額=權益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靜態(tài)會計等式,存量等式,某一時點)
- 引起企業(yè)會計要素變化的經濟活動,就稱為企業(yè)的經濟業(yè)務。

** 此處的收入和費用都是廣義含義。


擴展等式說明,從期初到期末,資產的變化量是由權益的變化量和利潤變化共同引起的。
第三章 會計假設,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會計要素確認、計量
1.會計主體假設

- 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但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

2.持續(xù)經營假設

3.會計分期假設

持續(xù)經營是會計分期的前提。
我國:年度 - 1.1-12.31(公立自認年度)
中期 - 半年度、季度、月份。
會計分期假設的意義 ↓

4.貨幣計量假設

如果是一家以對外貿易業(yè)務為主的企業(yè),可以以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記得在編制報表和提供會計報告時調整換算為人民幣。
貨幣計量假設隱含著“幣值穩(wěn)定不變”的假設,便于展開會計計量。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
1.可靠性 (客觀真實性)
2.相關性(有用性)
會計信息要有反饋價值、預測價值。
3.可理解性(清晰性)

4.可比性

5.實質重于形式
當某一交易和事項的經濟實質和法律形式不統(tǒng)一時,實質重于形式。
6.重要性

重要交易或者事項:比如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有關的。
7.謹慎性

注意:謹慎性要求不僅要核算可能發(fā)生的收入,也要核算可能發(fā)生的費用和損失,以對未來的風險進行充分核算。×
p.s. 秘密準備是指企業(yè)不恰當地運用謹慎性原則所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一般指多計提的減值準備),目的是故意少計資產和盈利,以調節(jié)利潤。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是秘密準備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體現(xiàn)其“秘密”的特點;其二是秘密準備屬于所有者權益,而不是債權人權益。
8.及時性(第七版新加的):對于已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
1.會計要素確認的三個關注點:
是否計入,什么會計要素,什么時候計入。

2.會計計量(解決“計入多少”的問題)

(黃字:計量屬性,對資產的計量,對負債的計量)
- 存貨期末計價通常采用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
- 現(xiàn)值是將來(或過去)的一筆支付或支付流在當今的價值。理解為: 成本或收益的價值以今天的現(xiàn)金來計量時,稱為現(xiàn)值。
3.會計要素確認、計量的基本要求
①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

資本性支出在支出的當時形成企業(yè)的一項非流動資產,隨著多年被使用,陸續(xù)轉化為費用。比如購入一輛車,先計入固定資產,再在之后的幾個會計年度(營業(yè)周期)中,陸續(xù)轉為各類費用。
*將收益性支出錯認為資本性支出,會導致:費用要素虛減,利潤要素虛增,資產要素虛增。
②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

因果聯(lián)系上的配比e.g. 同期主營業(yè)務收入不能和其他業(yè)務成本想配比,因為該成本不是為了獲得此收入而花費的。
③歷史成本計量
(它不僅是會計確認計量的要求之一,也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計量屬性)

4.權責發(fā)生制and收付實現(xiàn)制

第四章 賬戶與復式記賬
1.賬戶




- 發(fā)生額是一個過程,余額是一個結果。
- 左右方的發(fā)生額可能是左正右負,也可能是左負右正,具體怎么決定后續(xù)會講。
- 賬戶分類【6會計要素,5會計賬戶】
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利潤要素被歸于了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中)、
★★損益類賬戶(由全部收入要素和大部分費用要素組成)、★成本類賬戶(反映生產過程的成本—生產成本和制造費用、反映勞務提供過程的成本—勞務費用)




↑ 注意,損益類賬戶中的收入類和費用類賬戶一般沒有期末余額(要結平)。

注意:制造費用是成本類科目,在會計六要素里,屬于資產。所以不能只看名字,賬戶里帶了“費用”二字不一定屬于費用要素,賬戶里帶了“成本”二字的不一定屬于成本類賬戶。
☆注意2:成本不屬于六大會計要素??!成本屬于資產。成本和費用不能混為一談!當資產被消耗掉(比如產品售出時,)成本結轉為各類費用。補充:成本和成本類賬戶又不一樣了,成本類賬戶由一部分費用要素組成。

2.會計科目

3.復式記賬法

- 資產增加額 + 權益減少額 = 權益增加額 +資產減少額 (因為資產增加額=權益增加額,另一個同理)
- 即,資產余額合計數=權益余額合計數

★ 4.借貸記賬法
增加記在借:資產,費用;
增加記在貸: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對于該式子的理解:
- 費用可以看做是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所以記在借方。
- 左式中的資產和費用可以看做是資金的兩種占用形態(tài);而右式的三個要素則是資金的三種來源,借來的(負債)投資者投入的(所有者權益)企業(yè)經營獲得的(收入)。
①賬戶結構(見賬戶那一節(jié))
②記賬規(guī)則

*若投入資本的金額超過了注冊資本中所占的金額,則多余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④試算平衡

兩個基礎: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記賬規(guī)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兩表合并 ↓

例題

復習:對銀行存款賬戶開設T型賬戶。


試算平衡表答案 ↓↓




⑤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總分類賬戶:又稱為一級賬戶,是根據總賬科目(總賬科目見第七版書P47)設計的?!緯嬁颇渴莻€名稱,會計賬戶又有名稱又有結構】


第五章 經濟業(yè)務核算
制造業(yè)企業(yè)主要經濟業(yè)務概述
①資金籌集
②供應過程
③生產過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④銷售過程(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⑤財務成果的形成與分配

1.資金籌集業(yè)務
資金來源渠道:
①實收資本


例題:
?。∝泿刨Y金≠庫存現(xiàn)金

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非房地產企業(yè)),著作權,特許經營權,非專利技術。

②資本公積

來源2解釋:


③短期借款
確定本金+利息,月末確認財務費用,再在期末結平,轉入利潤。



★雖然是按季度償還利息,但按權責發(fā)生制會分攤到每個月,這時記錄應付利息↑,財務費用↑。直到真正還利息時,記錄應付利息↓,銀行存款↓。

④長期借款(與對應的非流動資產相匹配,比如用于購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 資本化、費用化處理的劃分

★短期借款只核算本金,而長期借款既核算本金又核算利息。

注意:“在建工程”,一旦完工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就馬上轉入“固定資產”。

(↑ 5-12那里ppt借貸寫反了)
2.供應過程
(固定資產購置+材料采購)

- 進項稅:你是買方,給賣方。
- 銷項稅:你是賣方,買方給你的。
- 不需要安裝的設備:直接計入固定資產。
- 需要安裝的設備:先計入在建工程,完工可使用后轉入固定資產。



*采購費用記在在途物資里,所以在途物資為價款10 000 + 運費700
3.供應過程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轉為生產成本,制造費用之后再結轉生產成本。

↓ 注意: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屬于制造費用??!
p.s.專門設置的銷售機構的人員的工資屬于銷售費用。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是指確認他的折舊額,所以累計折舊↑,相關費用↑,注意!累計折舊增加記在貸方,所以如下所示。

例五,結轉生產成本。

例六,產品驗收入庫:生產成本→庫存商品。

!生產成本的期末余額為“在產品成本”。



長期待攤費用是資產??!包括開辦費、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fā)行費用等。
4.銷售過程
確認收入(同時售出的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

應收賬款:僅僅對應賒銷
其他應收款:范圍大,如押金、保證金等等。


↓ 注意?。☆}目說了含稅,那必須把稅單獨拎出來。價稅分離?。。?/p>

主營業(yè)務收入配比:主營業(yè)務成本(由庫存商品結轉而來)。其他業(yè)務見下 ↓


5.財務成果的形成與利潤分配
見另一個視頻,張嬈老師mooc。
會計憑證:



見mooc視頻。
第八章 財產清查
2.永續(xù)盤存制(確定存貨數量)

先進先出法,一次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
3.實地盤存制
區(qū)別:目的不同。永續(xù)盤存制是為了保證 賬實相符 ,實地盤存制是為了確定期末存貨的數量,從而倒推出銷售成本。

4.清查的內容和方法
- 庫存現(xiàn)金:根據日記賬和實存金額對比。
- 登記“庫存現(xiàn)金盤點報告表”

-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開戶銀行提供的“對賬單”相核對。
- *未達賬項:?未達賬項是指企業(yè)與銀行之間,由于憑證傳遞的時間不同,出現(xiàn)了一方已登記入賬,而另一方尚未登記入賬的款項。



實存賬存對比表↓



該賬戶身兼二職↑

↑ 庫存現(xiàn)金盤盈,未查明原因記“營業(yè)外收入”

注意注意,存貨盤盈也是記在管理費用,不是什么營業(yè)外收入!


庫存商品少了,增值稅要處理,之前記錄的進項稅額變少了,進項稅額在借方記,也就是說,實際的負債↑,所以“進項稅額轉出”記在貸方。

- 固定資產盤虧:仍使用“待處理財產損溢”
- 固定資產盤盈:使用別的賬戶。
- 對于盤虧的具體處理:
①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累計折舊(因為固定資產↓,它計提的累計折舊↓,累計折舊作為備抵科目,↓記借方)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同理,↓記在借方)
貸:固定資產
②批準后(未查明原因,記入“營業(yè)外支出”)
借:營業(yè)外支出/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應收賬款盤虧,不用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用壞賬準備這一備抵賬戶。(先提取壞賬準備,同時資產減值損失↑;壞賬實際發(fā)生后,再用還賬準備抵減)
- “壞賬準備”也是特殊的資產類賬戶,↑在貸方,↓在借方。
估計壞賬損失的三種方法: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法。

↓ 壞賬收回了,此時需要先把應收賬款和壞賬準備恢復(在上一幅圖第二題中,二者已經都被減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