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實事求是貫徹于工作中
實踐反復證明,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力求把真實情況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觀規(guī)律認識得更透一些,這才是真正的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對中青年干部強調從實際出發(fā),注重調查研究體現了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
早在1930年,毛澤東主席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題為《調查工作》的文章,第一句話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從此,我們在革命建設和社會建設當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做好調查研究也成為我們黨和國家做事情、干事業(yè)的重要方法。當前面臨百年未有之社會大變局,在國外社會環(huán)境日益復雜,國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式開啟。征途漫漫,惟有繼續(xù)保持一直以來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注重調查研究的工作方式,才能在復雜局面中開新局,在未知征程中找坦途,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在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后,我們實現了古人夢想中人人富足、社會安定祥和的生活,也積累了不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領導干部難免出現驕傲自滿的情緒,在具體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從之前的成功經驗出發(fā),而不愿意再扎根“泥土”中,這在未來發(fā)展探索中是非常危險的。亟需進一步解放思想,在中青年干部中扎牢深入實際,注重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問情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只有從人民的需求出發(f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才能真正找到社會的痛點,改革的難點。才能做出真正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政策,政策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有效推動各項政策落實,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