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品讀:王者之勢,還是王者之“逝”,聽我狡辯(bushi)

來自up主:年輕的泡沫丫
【準星橫向擺動最大寬度】 :影響后期彈道寬度,也就是縱向后坐力,畢竟子彈是跟著準星位置走的,準星橫向擺動幅度很大,彈道寬度肯定也不會小。但是準星擺動寬度不是決定彈道寬度的唯一數(shù)據(jù),比如精度很差、彈道發(fā)散很嚴重,那即使一把槍準星橫向擺動幅度很小,彈道也會崩一大片。不過目前準星橫向擺動最大寬度這個值對彈道橫向?qū)挾鹊挠绊懯亲畲蟮?。而彈道發(fā)散值對彈道寬度和高度的影響并不太明顯。
【準星向上擺動最大高度】 :和準星橫向擺動最大寬度是一個道理。這個值不是決定彈道縱向高度的唯一值,但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個值。
【精度】:點射時子彈分部面大小。這個值會影響點射精度,也會影響掃射彈道密集程度,而且精度對彈道密集程度的影響比發(fā)散值影響還要大。
【彈道總發(fā)散值】 :彈道分布緊湊程度,越低越密集(也會略微影響精度)。
【靜止彈道發(fā)散值】 :靜止狀態(tài)下彈道緊湊程度(也會略微影響精度,精度和彈道關系非常密切。但是在目前CF手游中,發(fā)散值對精度影響很小,而精度對彈道影響很大)。
【移動彈道發(fā)散值】 :移動狀態(tài)下彈道緊湊程度。
【跳躍彈道發(fā)散值】 :跳躍狀態(tài)下彈道緊湊程度。
【彈道前期準星左右擺動速度】 :前期彈道形成過程中的左右擺動速度,也會變相影響后期彈道擺動速度,但是影響極小。
【彈道后期準星左右擺動速度】 :只影響后期彈道左右擺動速度,射速也會變相影響準星左右擺動速度,但是是變相影響的。
【前期彈道反偏率】 :前期彈道形成過程中打出一發(fā)子彈后下一發(fā)子彈可能反偏(拐彎)的概率,比如一發(fā)子彈本來向彈道左上方走,下一發(fā)子彈突然往右上方拐了,這就是發(fā)生了反偏。這個值表示的就是可能反偏的概率。
【后期彈道反偏率】 :后期彈道每一發(fā)子彈的反偏概率,但是后期彈道反偏只發(fā)生在彈道到達左右兩邊時,如果子彈運行到彈道中間位置,不可能發(fā)生反偏。后期彈道反偏只有兩種可能,也就是要么反偏,開始反向擺動,要么子彈繼續(xù)在兩邊的位置停留,繼續(xù)打那個位置。比如機槍,掃射時子彈經(jīng)常在一邊不動了,打很多發(fā)子彈才會再擺動一次,就是因為機槍的后期彈道反偏率很低,而沖鋒槍后期彈道反偏率高,在彈道一邊沒打幾發(fā)子彈可能就開始往另一邊擺動了。
【第一發(fā)子彈準星上抬幅度】 :點射時準星都有一個上抬,這個值影響小連發(fā),影響掃射彈道前期第1、2發(fā)子彈間隔,同時影響點射準星復位時間。
【準星向下回復速度】 :準星在向下方向的回復速度(這個值不能單獨來看,必須與第一發(fā)準星上抬幅度結合起來分析,隨便舉個例子,a槍點射第一發(fā)準星上抬20cm,回復速度10cm/s,b槍點射時第一發(fā)準星上抬50cm,回復速度15cm/s,哪個準星復位快,毫無疑問是a)。
【準星橫向回復速度】 :準星在橫向方向的回復速度。
【第二發(fā)子彈之后子彈上抬速度】 :這個值影響小連發(fā)和掃射前期子彈之間的間隔(不影響1、2發(fā)子彈間隔)。
【準星下沉幅度】 :掃射中準星與彈道是不吻合的,這個值越小,則彈道與準星越吻合,這個值越大那么準星越靠下,而彈道在準星左右上方位置。
【靜止準星擺動幅度】 :掃射時準星的移動軌跡,這個是基礎值,是為了后面移動跳躍的值有個對比(叫它準星擺動幅度,因為這個東西主要是準星引起的彈道變化,最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移動、跳躍時準星比原來各方向擺動的幅度變大,隨之彈道也跟著變差)
【移動射擊時準星擺動幅度】 :移動開火時準星的擺動軌跡放大程度,簡單點就是準星畫的那個倒三角軌跡放大程度。像無名,就是通過減小這個值來優(yōu)化的移動掃射彈道。但是密集度不受影響,因為它只動了準星,準星只決定子彈打在哪,不影響子彈分布的密集還是稀疏。
【跳躍射擊準星擺動幅度】 :跳躍開火時準星的擺動軌跡放大程度
【基礎受擊上揚值】 :持一把槍,即使不開火,原地不動,被打時準星也會上揚,這個上揚值就是基礎受擊上揚值。但是受擊上揚不僅僅與這個有關,開火時受擊準星上揚還與開火時第一發(fā)準星的上抬幅度、準星的回復速度、你的手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