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學復習資料
二.填空(8分,每空0.5分)
1.口腔中__口底-舌腹的U型區(qū)域,頰粘膜內側三角形區(qū)域__,軟腭復合體被稱為口腔粘膜的危險區(qū)域,發(fā)生于這些區(qū)域的損害及易惡變.
2.阿弗他口腔潰瘍具有復發(fā)性、潰瘍性、自限性、灼痛感特征.
3.按照中國黏膜病協(xié)作組的分類標準,非均質型白斑包括顆粒狀、疣狀、潰瘍狀
4.梅羅綜合癥表現為復發(fā)性面癱、唇腫、溝紋舌
5.念珠菌性口角炎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口角??糜爛濕白 ?????????。?
6.扁平苔蘚在口腔黏膜上的基本損害表現為??珠光白色條紋 ,累及的部位常具有??對稱性?。?
四.簡答題(共20分,每題10分)
1.?如果某位患者被診斷為RAU,你還需要收集哪方面的病史以確定其患有BD的可能。
答:除口腔RAU外,還應收集以下幾個方面的病史:
1)?外生殖器是否出現復發(fā)性的巨型潰瘍?
2)?眼球是否出現病變如眼球前段病變、眼球后段病變等?
3)?皮膚是否出現損害如結節(jié)性紅斑、痤瘡、科布內現象、皮膚針刺反應陽性等
4)?是否出現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如關節(jié)疾病、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消化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等?
2.?簡述白斑與白色角化病的鑒別診斷要點
答:1)病因:
白色角化病是口腔粘膜長期受各種理化因素刺激造成。如吸煙、齲齒粗糙邊緣、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上下頜牙齒兩種不同金屬修復體的流電作用。
白斑除了局部刺激因素外,還與念珠菌感染、全身因素包括微量元素缺乏、微循環(huán)改變等有關。
2)白色角化病在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損可逐漸消退。刺激因素去除后,白斑常不消退。
3)臨床表現:
白色角化病表現為口腔粘膜局部白色或灰白色斑塊,光滑,粘膜彈性、硬度無改變,無自覺癥狀,與刺激因素相吻合。
白斑表現為口腔粘膜上白色或灰白色斑塊,略隆起,表面粗糙,質地稍硬,粘膜無彈性,白斑表面可有皸裂,在充血的基礎上出現白色顆粒,在增厚的白色斑塊上,有糜爛或潰瘍等改變,自覺局部發(fā)厚、粗澀,有時有刺痛感。
4)病理:
白色角化病上皮過度角化或部分部全角化。上皮層增厚,棘層增厚,上皮釘伸長,固有層無或輕度炎細胞浸潤。
白斑主要是上皮增生、伴有過度正角化、或過度不全角化,粒層明顯、棘層增厚,上皮釘突伸長變粗,固有層和粘膜下層炎細胞浸潤。
念珠菌病臨床表現
二、臨床表現:按病變部位分
1、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1)急性假膜型(雪口?。? ?新生兒多見,又叫鵝口瘡。
??????A、在出生后2~8日內,頰、舌、軟腭粘膜充血,
???????????色白如雪的小斑點,或白色斑片,可擦掉則露出糜爛面、出血。
??????B、嬰兒煩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難。
??(2) 急性紅斑型:又稱萎縮型,多見于成年人。
?????病因:A、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
?????B、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腫瘤化療、艾滋病。
?????臨床表現:舌乳頭萎縮,粘膜廣泛充血糜爛;
???????????????有的也有假膜。
???????????????伴有口角炎
(3)慢性肥厚型:又稱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又叫白念性白斑。
??????◆ 頰部:對稱位于口角內側三角區(qū),呈結節(jié)狀或顆粒狀增生。
??????◆ 腭部:義齒性口炎——呈乳頭狀增生。
??????可有輕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惡變率:>4%
?(4)慢性紅斑型:又稱義齒性口炎。
?????????表現:A、常見于與義齒接觸的腭、齦粘膜呈亮紅色水腫;
???????????????B、有的呈黃白色的條索狀或斑點狀假膜;
???????????????C、女>男(女:1/4;男:1/10)
2、念珠菌性唇炎(candidal cheilitin)
?????(1) 50歲以上成人高發(fā),同時伴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2) 應與光照性唇炎或盤狀紅斑狼瘡病鑒別。
????????????表現:糜爛型:
??????????????????顆粒型:
?3、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1)老年患者:雙側口角區(qū)的皮膚與粘膜發(fā)生皸裂、糜爛、結痂,張口時疼痛或出血,與義
齒垂直距離縮短有關。
?(2)兒 ????童:冬季因口唇干裂繼發(fā)口角炎,唇周皮膚呈干燥狀并附有細的鱗屑,伴瘙癢感。 常有舔唇不良習慣。
[治 療]
1、局部治療:?(1)2~4%小蘇打;(2)華素片;(3)西瓜霜。
2、全身用藥:?(1)氟康唑;(2)制霉菌素片;(3)酮康唑; ???
3、停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
4、定期復查:
[預防]:
1.長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應警惕白念感染發(fā)生;
2.避免產房交叉感染,接生員雙手及用具的消毒。
3.幼兒園哺乳用具消毒,產婦乳頭用1/5000洗必泰、4%蘇打液擦洗;
4.兒童在冬季防護口唇干裂,去掉舔唇吮舌的不良習慣。
?
?
?結核性
??潰瘍
?癌潰瘍
?創(chuàng)傷性
??潰瘍
腺周口瘡
??梅 毒
??年 齡
任何年齡
40歲以上男性
50歲以上男女
20-40歲男性
中青年人
??病 因
結核桿菌
不清
殘根.冠等
不清
梅毒.螺旋體
??部 位
?
舌.頰.唇
唇. 舌. 頰
牙齦等?
舌. 頰
舌腭弓前后?
唇、舌尖?
?
潰 瘍
?特 征?
邊緣呈鼠嚙狀,表面有干酪樣壞死物,底平坦,周邊有桑椹樣肉芽腫、不規(guī)則。?
邊緣隆起,火山口狀或菜花狀,基底硬,潰瘍面壞死物
不多。
潰瘍形狀與殘應的殘根、殘冠嵌合,基底不硬,病程較短,對調磨、拔除殘根、冠治療有效。?
彈坑狀,較深,邊緣不齊,周邊有炎性浸潤,愈后留有瘢痕,有復發(fā)史及自限?
小結節(jié)或
無痛潰瘍,
邊緣稍隆起
呈銅色,中
央呈棕紅色。
?胸透?
多有陳舊性
肺結核?
無改變或可
見轉移灶?
無改變
無改變
無改變
?疼 痛?
早期即有明顯自發(fā)痛?
早期無痛,
晚期疼痛漸
加重。?
刺激痛加重?
劇烈的自發(fā)痛?
初為無痛
性小潰瘍?
?病 理?
結核性肉芽腫?
癌細胞?
慢性炎癥細胞?
慢性炎癥
血管內膜炎
內皮細胞腫
脹增生?
?全身
?情況?
肺結核體征?
惡變質或
體征?
?好?
較好?
好?
?診斷
?性治療?
對抗?jié)持委熡行?/span>?
抗炎治療無效潰瘍逐漸擴大?
去刺激因素后,潰瘍半月內可漸愈合
治療可愈合,易復發(fā)
對青霉素
治療有效
?
?
?
?
口腔白斑病
扁平苔蘚
?
性別
中年以上男性
中年以上女性
病因
1、吸煙:與吸煙時間長短量呈正比;
2、白念: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達34% ; ???????????
3、全身:微量元素;微循環(huán)障礙,易?
??????????????????感?的遺傳素質。
1、精神因素:精神緊張等。
2、內分泌:妊娠期間病情緩解,哺乳
???????后月經恢復時病損又出現。
3、免疫;??????????4、感染;
5、微循環(huán)障礙;
6、遺傳;??????????7、其它:丙肝
基本病變
1、癌前病變。
2、均質性非均質性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塊,表面粗糙,有龜裂。
3、不規(guī)則。
1、癌前狀態(tài)
2、珠光白色角化丘疹,交織成線條?
??????狀、?網狀、斑塊狀;水皰型、糜?
??????爛型、萎縮型;
3、常對稱發(fā)生。
?
?
?
?
??表
?
??
現
1.斑塊狀:均質狀較硬的斑塊,界清高出于粘膜,稍粗糙或龜裂。
2.顆粒狀:表面粗糙,邊界清,口角區(qū)多見,點狀糜爛,刺痛,與白念感染有關。
3.皺紙狀:多發(fā)生于口底、舌腹,灰白斑塊,有粗糙感。
4.疣??狀:呈刺狀或毛狀突起,粗糙質較硬,多見于唇、上腭
5.潰瘍狀:增厚的斑塊狀上有糜爛或潰瘍,有或無局部刺激因素,反復發(fā)作疼痛。?
不同部位的特征:
舌部:舌背萎縮型損害。上皮變薄、紅亮光滑?
???????????或圓形、橢圓形白色斑塊。
舌腹或舌側緣:成白色條紋或糜爛。
唇部:下唇多見網狀或環(huán)狀白色條紋。
?????????????與慢性盤狀紅斑狼瘡鑒別。
頰部:白色網狀或樹枝狀條紋,表面光滑、
?????????????珠光樣改變、少數發(fā)生?糜爛。
牙齦:剝脫性齦炎萎縮、糜爛多見。周邊可見白色花紋。
?與良性粘膜類天皰瘡鑒別。
???????
癥狀
粗糙,刺痛,局部發(fā)硬,味覺減退,潰瘍出現時有自發(fā)痛,口角聯(lián)合區(qū)、口底舌腹U型區(qū)、軟腭復合體的潰瘍性病變應警惕惡變。
多無癥狀,有些患者感粘膜粗糙、灼痛、木澀感、燒灼感,進刺激性食物痛。?
??????
病理?
1、上皮增生(上皮異常增生);
2、過度角化,過度不全角化,厚;
3、粒層明顯,棘層增厚;
4、無基底細胞層液化變性;
5、無淋巴細胞浸潤帶?
1、無上皮增生。
2、過度角化或不全角化但不厚;
3、棘層稍厚或萎縮;
4、基底層細胞液化變性;
5、帶狀淋巴細胞浸潤。
?
??????
????????治療
?
1、去除刺激:戒煙酒,拔殘根、殘冠?
2、局部治療:0.1%維甲酸
3、全身用藥:?VitA、D,絞股藍
4、手術:切除送活檢
5、定期復查
1、對因治療;
2、局部治療:?0.1%維甲酸涂搽
???????腐爛型選用腎上腺皮質激
???????素,局部注射
3、全身治療:氯喹、抗真菌品
????????????藥、中藥
?
一、口腔單純性皰疹
(一)病因
??? 單純皰疹病毒(HSV)是一種脫氧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核由脫氧核糖核酸組成,含有病毒的遺傳信息,直徑約75nm,外包蛋白質衣殼,直徑約lOOnm,并可獲得一種可溶性的富于糖蛋白與脂蛋白的包膜,而使其直徑達到150~200nm。此病毒分為二型,一種為小痘皰的病毒,稱為工型單純皰疹病毒;另一種形成較大痘皰的病毒,稱為Ⅱ型單純皰疹病毒。這兩種病毒在生物學、血清學和致病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工型單純皰疹病毒,主要引起皮膚粘膜感染。Ⅱ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者病損主要發(fā)生在生殖器和肛門。
(二)臨床表現
??? 1.原發(fā)性皰疹性口炎? 由工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多為初次感染,表現為較嚴重的齦口炎,如急性皰疹性齦口炎。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更多,因為多數嬰兒出生后,即有對抗單純皰疹病毒的抗體,這是來自母體的被動免疫,4~6個月時即行消失,2歲前不會出現明顯的抗體效價。本病在成人仍不少見。
??? 原發(fā)性單純皰疹,發(fā)病前常有接觸皰疹病損患者的歷史。潛伏期為4~7天,以后出現發(fā)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腫痛等急性癥狀,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患兒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經過l~2天的前驅期,口腔粘膜廣泛充血水腫,附著齦和邊緣齦也有明顯的急性炎癥損害;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發(fā)生小水皰,特別是鄰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齦緣處更明顯。水皰皰壁薄、透明,不久潰破,形成淺表潰瘍。盡管水皰較小,但匯集成簇,潰破后可引起大面積糜爛,并能造成繼發(fā)感染。除口腔內的損害外,唇和口周皮膚也有類似病損,皰破潰后形成痂殼。少數情況,原發(fā)感染可能在體內廣泛播散,以至引起腦炎、腦膜炎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多數未治療的病例,病情恢復緩慢,甚至超過10天。在疾病期間,抗病毒的抗體在血液中出現,在發(fā)病后的14~2l天最高,以后,抗體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多數病例,這種抗體水平可保持人的一生。
??? 2.復發(fā)性皰疹性口炎一般復發(fā)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外,故又稱復發(fā)性唇皰疹。
??? 復發(fā)的口唇損害有兩個特征:①損害總是以起皰開始,常為多個成簇的皰,單個的皰較少見;②損害復發(fā)時,總是在原先發(fā)作過的位置,或鄰近原先發(fā)作過的位置。
??? 誘使復發(fā)的因素較多,包括陽光、局部機械損傷、消化功能失調、過度疲勞、月經期等,特別是輕度發(fā)熱,如感冒等;在許多病例中情緒因素也能促使復發(fā)。
??? 復發(fā)的前驅階段,病人可感到輕微的疲乏與不適,很快在將要發(fā)生復發(fā)損害的區(qū)域,有刺痛、灼痛、癢、張力增加等癥狀。大約在10多小時以內,出現水皰,周圍有輕度的紅斑。一般情況下,皰可持續(xù)到24小時以內,隨后破裂,接著是糜爛、結痂。感染有自限性,從開始到愈合約10天,但繼發(fā)感染常延緩愈合的過程,并使病損處出現小膿皰。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暫時陛色素沉著。受影響的部位可能在數周以后,甚至數日以后再次發(fā)作。一般來說,再次發(fā)作的間隙是數個月,這主要取決于誘使復發(fā)的刺激因素。少數復發(fā)損害可影響到硬腭。
(三)診斷
??? 大多數病例,根據臨床表現可基本作出診斷。如原發(fā)性感染多見于嬰幼兒,急性發(fā)作,全身反應重,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圍可出現成簇的小水皰。繼后,口腔粘膜形成淺潰瘍,口周皮膚形成痂殼。復發(fā)性感染成人多見,全身反應輕,局部損害可用來證實診斷。
??? 1.口炎型口瘡(皰疹樣口瘡)? 損害為散在分布的單個小潰瘍,病程反復,潰瘍數量較多,主要分布于口腔內角化程度較差的粘膜處,不造成齦炎,兒童少見,無皮膚損害。
2.三叉神經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顏面皮膚和口腔粘膜的病損。水皰較大,皰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經的分支排列成帶狀,但單側分布,不超過中線。疼痛劇烈,甚至在損害愈合后一段時期內仍有神經疼痛。本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生,愈后不再復發(fā)。
?? 3.手一足一口病 由柯薩奇病毒A16所引起的皮膚粘膜傳染性疾病,可散發(fā)或小范圍流行。口腔損害比皮膚重。前驅癥狀有低熱、困倦與局部淋巴結腫大;以后在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數量不等。斑疹周圍有紅暈,無明顯壓痛,其中央為小水皰,皮膚的水皰數日后干燥結痂;口腔損害遍布于唇、頰、舌、腭等處,為很多小水皰,迅速成為潰瘍,經5—10日后愈合。
??? 4.皰疹性咽峽炎 由柯薩奇病毒A4所引起口腔皰疹損害,臨床表現較似急性皰疹性齦口炎,但前驅期和全身反應都較輕,病損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部,如軟腭、懸雍垂、扁桃體處,為叢集成簇的小水皰,不久潰破成潰瘍。損害很少發(fā)于口腔前部,牙齦不受損害,病程大約7天。
??? 5.多形紅斑 為廣泛損及皮膚和粘膜的急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誘發(fā)的因素包括感染、藥物的使用,但有的亦可無誘因。口腔粘膜突然發(fā)生廣泛的充血、水腫、滲出及糜爛,特別涉及唇部,引起糜爛、結痂、出血,而彌散性齦炎非常少見,皮膚典型損害為靶形紅斑或虹膜狀紅斑。
(五)治療和預防
??? 1.抗病毒藥物? 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毒藥物。無環(huán)鳥苷能進人病毒感染的細胞,進一步在細胞內磷酸化,成為三磷酸鹽形式進人病毒的DNA,抑制DNA聚合酶,目前已用于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诜o環(huán)鳥苷的劑量(成人)是每天4次,每次200mg,共5日。
??? 左旋咪唑有調節(jié)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這在臨床上已得到確定。它可使復發(fā)性唇皰疹愈合增快,疼痛減輕,但不能解決復發(fā)問題,一般用量為每次50mg,每日3次,每周服用2天,停5天。服藥期間,定期檢查白細胞總數,注意粒細胞減少。
??? 2.局部治療 復發(fā)性唇皰疹的治療,最有效的是局部使用5%的二甲基亞砜液(皰疹凈),或5%無環(huán)鳥苷軟膏,每日4~6次;前者可使病程縮短約50%。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全身或局部使用,可導致感染擴散,應慎用或禁用。
??? 唇皰疹繼發(fā)細菌感染時,應以溫生理鹽水或0.01%硫酸鋅(鋅可抑制HSV—l的DNA聚合酶)濕敷患處,每日2次,再用抗生素制劑和新霉素或桿菌肽軟膏涂擦。
??? 3.支持療法 急性皰疹性齦口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必要時可采取臥床休息,供給足夠的營養(yǎng)。消除繼發(fā)感染和減輕局部癥狀。若有高熱,嚴重的繼發(fā)感染,應使用全身抗菌治療,酌情予以對癥處理。
??? 4.中醫(yī)藥治療 祖國醫(yī)學認為急性皰疹性齦口炎屬于口糜的范疇,是由脾胃積熱上攻口舌、心火上炎或再兼外感風熱之邪而致病。針對疾病的不同階段,相應的辨證施治。皰疹性口炎也可局部應用中成藥,如錫類散、冰硼散、西瓜霜等。
??? 5.預防 單純皰疹病毒可經口-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皮膚、粘膜、眼角膜等接觸皰疹病灶傳染。故本病患者應避免接觸其他兒童與幼嬰。復發(fā)性單純皰疹感染的發(fā)生是由于體內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被激活以后引起的,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復發(fā)的方法,主要應消除誘使復發(fā)的刺激因素。
二、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粘膜病,以單側出現帶狀群集分布的水皰和神經痛為特征。
??? (一)病因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為本病的病原體,侵犯兒童可引起水痘,在成年人及老年人則引起帶狀皰疹。機體患水痘后為不全免疫,病毒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或三叉神經節(jié)內,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誘發(fā)帶狀皰疹。而患帶狀皰疹后則為完全免疫,很少復發(fā)。機體的全身狀態(tài)與發(fā)病的程度有密切關系,惡性腫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大面積燒傷及長期大量使用皮質激素均易誘發(fā)帶狀皰疹。
(二)臨床表現???
??? 發(fā)病前階段,常有低熱、乏力癥狀,發(fā)疹部位有疼痛、燒灼感,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可出現牙痛。本病最常見為胸腹或腰部帶狀皰疹,約占整個病變的70%,其次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約占20%,損害沿三叉神經的三支分布。皰疹初起時顏面部皮膚呈不規(guī)則或橢圓形紅斑,數小時后在紅斑上發(fā)生水皰,逐漸增多并能合為大皰,嚴重者可為血皰,有繼發(fā)感染則為膿皰。數日后,皰漿混濁而吸收,終呈痂殼,1~2周脫痂,遺留的色素逐漸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損害不超越中線。
??? 口腔粘膜的損害,皰疹多密集,潰瘍面較大。累及單側唇、頰、舌、腭及顳下部、顴部、眶下皮膚。此外,病毒入侵膝狀神經節(jié)可出現外鼓膜皰疹,表現為疼痛、面癱及愈后的聽力障礙。疹后的神經痛持續(xù)較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以上。
???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 根據有特征的單側性皮膚-粘膜皰疹,沿神經支分布及劇烈的疼痛,一般易于診斷。應注意與單純皰疹、皰疹性咽峽炎等鑒別。
藥物性口炎
藥物性口炎指過敏性體質的機體通過接觸(含漱、涂布、撒敷)、口服或注射等不同途徑接觸變應原后所產生的口腔粘膜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
?。ㄒ唬┡R床表現
藥物性口炎的粘膜及皮膚損害統(tǒng)稱為"藥疹".藥疹的最常見粘膜損害為單個或幾個大小不等的水皰,單個水皰以舌背中部為好發(fā)部位,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面。皮損:橢圓形、圓形大小不等的紫紅色斑,丘疹、水皰,口唇,生殖器、手足背、軀干也是藥疹的好發(fā)部位,全身癥狀一般不明顯。
由于這種藥疹再次發(fā)作時,往往如現在比較固定的位置,所以,又稱固定性藥疹。獲得可靠的藥物應用史,則是有價值的診斷和預防依據。
嚴重的藥物過敏還可發(fā)生全身廣泛性大皰,并累及所有粘膜與內臟。稱為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亦稱為萊氏綜合征。表現為剝脫性皮炎等變態(tài)反應,多由磺胺類、解熟止痛劑(水楊酸類、氨基比林等)、抗生素、巴比妥類等引起。嚴重的藥疹,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癥狀較重,皮損呈紫紅色或暗紅色斑片,常起于腋、腹股溝、口腔、口周,迅速波及全身,觸痛明顯,松弛性水皰形成糜爛面或形成大面積的表皮壞死松解,稍微輕擦即可脫落。尼氏征陽性,口腔的頰、舌、唇粘膜和眼粘膜同時受累,呼吸道、胃腸道粘膜亦可出現糜爛、潰瘍。部分病例可發(fā)生蛋白尿甚至氮質血質等,需即刻停藥及搶救,常因繼發(fā)感染、肝腎功能障礙、電解質紊亂或內臟出血等而死亡?! 。ǘ┰\斷
皮膚損害;紅斑、丘疹或水痘,有明確的藥物應用史。對于反復發(fā)作的病例,有比較固定的屢發(fā)部位。
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fā)性口瘡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與該病的有關因素如下。
1.免疫學異常2.心理、社會因素? 心理社會因素對人體生物物質活動有明顯的影響。
3.遺傳因素? 可能為多基因遺傳病。
4.感染因素? 病毒可能參與了該病的復雜過程。
5.營養(yǎng)缺乏? 近年來對口瘡患者缺鐵、鋅、銅、維生素B12、葉酸等的報道,表明口瘡的發(fā)生與之有關。
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下降
7.微循環(huán)障礙
8.其他? 口瘡的復發(f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消化系統(tǒng)因素,內分泌系統(tǒng),以及感冒發(fā)熱,睡眠不足,勞累等均與之有關。
(二)臨床表現
1.輕型(或小型)口瘡? 該型最多見,在復發(fā)性口瘡中約占80%。多數患者有此前驅癥狀。局部水腫、充血,持續(xù)1~3日后,上皮破損形成小潰瘍,疼痛加重。潰瘍的邊緣整齊,有紅暈,基部不硬,中心凹陷狀,纖維素性假膜,痊愈后不留瘢痕。潰瘍數目1~5個,好發(fā)于非角化粘膜,角化區(qū)的牙齦、硬腭處則少見。
2.重型(或大型)口瘡? 復發(fā)性壞死性粘膜腺周圍炎或腺周口瘡。潰瘍較大而深在,直徑10~30mm,深及粘膜下層甚至肌層,潰瘍周圍組織紅腫且微顯隆起,捫之較硬,潰瘍大多數邊緣整齊,愈合后有瘢痕或者有組織缺損,潰瘍可發(fā)生在任何部位,但好發(fā)于口腔的后部,頰、咽旁、硬腭或軟腭交界處。潰瘍持續(xù)時間較長,數周至數月才可愈合。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欠佳,有自限性。
3.皰疹樣口瘡? 潰瘍小而數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圍粘膜充血。臨床上較少見。該型與巨型口瘡大約占復發(fā)性口瘡中的20%。轉自學易網?www.studyez.com
?。ㄈ┰\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體征即可診斷。具有周期性反復發(fā)作史,且病程有自限性??诏徳谂R床上多見,最常見的是輕型,潰瘍?yōu)閳A形或橢圓形。數目一般較少亦較表淺,故不留瘢痕,若有感染則潰瘍擴大且加深,但這種情況少見。重型往往有輕型的病史,多為l~2個大而深的潰瘍或同時有1~2個較小的潰瘍。病程長,療效差。皰疹樣口瘡,潰瘍小而數目多,散在分布呈口炎形式。周圍粘膜充血。這與皰疹性口炎常難以區(qū)別。以上三種類型。不僅因潰瘍的數目的多少、大小、部位和深淺等不同,其發(fā)展過程亦不盡相同,故需對該病有較全面的分析。
?。ㄋ模╄b別診斷
1.與惡性腫瘤和結核性潰瘍的鑒別? 重型口瘡由于病程較長,潰瘍大而深,常疑為惡性腫瘤或口腔粘膜結核,應仔細觀察和鑒別。
2.與壞死性涎腺化生鑒別? 壞死性涎腺化生是發(fā)生在小涎腺的良性、自限性病變,主要發(fā)生在硬腭或軟、硬腭交界處,其他只要有粘液腺或漿液腺的部位均可發(fā)生。該病原因不明,好發(fā)于男性。初起時為一隆起的腫塊,以后形成潰瘍。診斷必須靠活檢,以免誤診。病理過程:局部缺血性壞死,最明顯的特征是鄰近梗死區(qū)的小涎腺導管和腺泡有廣泛的鱗狀化生,小涎腺的一般形態(tài)仍存在,但有一些小梗死,導致腺泡細胞的消失。
3.與復發(fā)性皰疹性口炎的鑒別? 皰疹性口炎多發(fā)生在兒童,但是復發(fā)性皰疹樣口瘡則多見于成人皰疹性口炎。在口腔任何部位均可發(fā)生,但極少發(fā)生在牙齦,這一點也是與急性皰疹性口炎的不同點。粘膜上有較大面積的充血區(qū),其上潰瘍數目多且較小,有的僅針尖大,融合時潰瘍增大呈多環(huán)狀,患者疼痛難忍,唾液增多。而復發(fā)性口瘡,潰瘍數目少而其直徑稍大,散在分布。轉自學易網?www.studyez.com
?。ㄎ澹┲委?/span>
局部和全身治療,對于可能存在的有關因素應積極治療。
1.局部治療? 其主要作用是消炎、止痛并促進愈合。
?。?)消炎藥①藥膜;如金霉素藥膜、洗必泰藥膜等,其中除主藥外尚加有表面麻醉劑、皮質激素等,用時剪一塊比潰瘍略大的藥膜貼于患處,并可重復使用;②0.1%醋酸氟羥潑尼松軟膏:局部涂,其粘附性及效果較好;③含漱劑: 0.02%~0.2%洗必泰液;④中藥散劑:有錫類散、冰硼散、養(yǎng)陰生肌散等,撒于潰瘍面上,每日數次。
?。?)止痛劑 0.5%達克羅寧液:常用者為鹽酸達克羅寧,對粘膜穿透力強。作用迅速,疼痛明顯或進食前均可局部擦干后涂用。
?。?)溶菌酶? 溶菌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亦有消炎止血消腫作用。常用口含片,每片20mg,每日3~5次,每次l片。
?。?)物理療法 口內紫外線燈、激光紅外線治療儀等照射,可以止痛并促進潰瘍愈合。
?。?)皮質激素局部封閉對持久不愈的潰瘍,疼痛明顯或范圍較大者,可用2.5%醋酸強的松龍混懸液0.5~1.0ml,加入1%普魯卡因0.5~1.0ml,以浸潤方式注射于潰瘍下方結締組織內。
2.全身治療? 復發(fā)頻繁且病情較重者或長期不愈的潰瘍,可考慮全身治療以減少復發(fā)并促進愈合,尤其是針對病因的治療,如在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免疫增加劑治療,往往能提高療效。臨床上常選用轉移因子、左旋咪唑、胸腺肽等,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3.中醫(yī)中藥
?
口腔白斑病白斑(leukoplakia)是指僅僅發(fā)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口腔粘膜上的這種斑塊是不能被擦掉的,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類之中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發(fā)生,但以頰、舌部最多。國內1980年普查結果患病率為10.47%(包括煙斑)。長期以來曾將口腔粘膜上所發(fā)生的白色斑塊都稱為“白斑”,使許多白色損害混同于白斑,從而造成流行病學和治療方法上的不恰當結果。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應該明確,白斑是肉眼所見的臨床術語,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應該符合癌前損害的特征——上皮異常增生,而不是單純的上皮增生。
1.斑塊狀: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tài)與面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損害大小同癌變的可能性之間并無平行關系,有時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時已發(fā)生癌變。斑塊狀損害的肉眼所見,往往很難同白念菌白斑相鑒別,但捫時前者較硬。
??? 2.顆粒狀:亦稱顆粒-結節(jié)狀白斑,口角區(qū)粘膜多見。損害常如三角形,底邊位于口角;損害的色澤為紅白間雜,紅色區(qū)域為萎縮的赤斑;赤斑表面“點綴”著結節(jié)樣或顆粒狀白斑。所以有不少同義名:結節(jié)-顆粒狀白斑或顆粒狀赤斑或非均質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數可以發(fā)現白色念珠菌感染。
??? 3.皺紙狀:多見于口底和舌腹,同義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谇话装卟〖瓤赏瑫r發(fā)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單獨發(fā)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損害面積不等,甚至可累及舌側牙齦。表面高低起伏狀如白色皺紙,基底柔軟,除粗糙不適感外,初起無明顯自覺癥狀,女性多于男性。為了明確診斷,必須進行活體檢查,凡位于口底、舌腹、軟腭、牙槽粘膜等區(qū)域的損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見的皺紙狀的“峰狀突起”,鏡下所見亦同。
??? 4.疣狀: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除位于牙齦或上腭外,基底無明顯硬節(jié),損害區(qū)粗糙感明顯,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fā)生疼痛。
??? 以上各型在發(fā)生潰瘍時可冠以“潰瘍型”。潰瘍實質上是癌前損害已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標志;其次,各型的臨床診斷必須得到病理檢查的驗證,以作為進一步選擇治療方法的依據
【診斷】
??? 白斑的好發(fā)部位是頰、舌背、舌腹、唇、腭、口底、牙齦等部位的口腔粘膜,但有時也可發(fā)生在其它部位。某些類型具有比較特定的部位:顆粒狀白斑多見于口角區(qū)頰粘膜;皺紙狀白斑多見于口底舌腹;疣狀白斑多見于牙齦。白斑發(fā)病部位與白色角化病的好發(fā)區(qū)域不同,而且在形態(tài)和質地上也無共同之處。白色念珠菌白斑除了微膿腫及上皮異常增生外,還可用過碘酸雪夫染色或培養(yǎng)等方法查明組織內有病原體,從發(fā)病部位和損害質地以及損害邊界的清晰度,可以區(qū)別白斑與白色角化病,組織學檢查更為明確。
【治療措施】
???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煙,禁酒,少吃燙、辣食物等,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也應除去。嚴禁用苛性藥物如酚類、硝酸銀等處理白斑。
?? 2.在確認已經糾正吸煙等有害習慣后而損害尚未消失者,可考慮選用藥物治療,并進一步尋找致病因素。
?? 3.口服維生素A,每日5萬U,或維甲酸35~50mg/d,初服時可能發(fā)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后即可適應。從第2~3周起,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療程約1~2個月。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干燥、脫發(fā)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
?? 0.2%維甲酸溶液適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適用于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涂布時先拭干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qū)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紅粘膜。軟膏制劑因不能粘附于潤滑的口腔內側粘膜故不適用。新型制劑isotretinoin與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與維生素A酸相同,主要優(yōu)點是劑量?。咳彰抗?.5mg)、毒性低、副反應少(唇紅干燥、脫發(fā)),但有致畸作用。
?? 4.可長期使用魚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個月為一個療程,但不能用力過重。也可內服魚肝油,或用維生素A5萬U。在保守治療期間應密切隨訪。
?? 5.經久不愈,治療后不消退者,白斑區(qū)發(fā)現皸裂、潰瘍或基底變硬、表面增厚顯著時,或已證明具有癌前改變的損害,應及早予以手術切除。
多形性紅斑
又名多形滲出性紅斑,是一種原因尚未明確的急性非感染性的粘膜皮膚病??赡苡捎谄つw小血管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tài)反應,也可能是因某些器官或系統(tǒng)疾病如紅斑狼瘡、紅細胞增多癥、惡性淋巴瘤等引起,月經、妊娠、寒冷等亦可引起本病。
(一)臨床表現
春秋季節(jié)多見,發(fā)病急驟,前驅癥狀。皮膚紅斑與虹膜狀紅斑是臨床上較多見的類型。少數為大皰型多形紅斑。一般只有灼熱和瘙癢等不適感,依其臨床不同特點,一般分為斑疹-丘疹型,水皰及大皰型,重癥型三種。
少數比較嚴重的患者伴有鼻腔,生殖器、肛門的損害以及虹膜睫狀體炎與脈絡膜炎。這種類型,臨床上也稱為重型多形紅斑或斯-約綜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又由于損害涉及多處外胚層組織,故也稱"多竅糜爛性外胚層病".唇、頰、舌口腔粘膜損害:充血水腫、紅斑、水皰、大面積糜爛,,疼痛劇烈,細菌培養(yǎng):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多見。唇紅部損害較口腔內側粘膜更為明顯。腫脹、糜爛、血痂、膿痂。應該明確,"多形紅斑"的臨床診斷依據必須有皮膚損害。
(二)診斷
主要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診斷。起病急驟,病程短暫,有局限性,復發(fā),口腔粘膜為大面積充血、紅斑、糜爛,唇紅糜爛伴血痂。皮膚損害多為紅斑,虹膜狀紅斑、且多見于手掌與足底,這是比較有意義的診斷依據。重癥常伴有多竅性損害,全身反應明顯。由于損害的多形變異,臨床上應與藥疹、白塞綜合征與天皰瘡、類天皰瘡相鑒別。
?。ㄈ┲委?/span>
1.分析和追溯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的可疑因素,并盡速予以糾正。
2.抗組胺藥物? 適用于已停止服用可疑藥物或食物的輕型病例。可選用撲爾敏4mg,一日3次;吡咯醇胺2mg,口服每日2次,或2mg肌洼,每日2次;或息斯敏、安其敏等。轉自學易網?www.studyez.com
3.腎上腺素或異丙基腎上腺素 可激活腺苷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濃度增加,阻止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從而抑制第1型變態(tài)反應。但伴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患者禁用。腎上腺素(1mg/支)0.25~0.5mg皮下注射;異丙基腎上腺素(1mg/支)0.2~0.4mg加入5%葡萄糖500ml滴注。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 具有抗炎癥、穩(wěn)定溶酶體與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療效比較肯定。重癥用氫化可的松200~40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诜姷乃?、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亦可。
5.10%葡萄糖酸鈣加維生素C 0.5~1.Og緩慢靜注。每日1次,以減少滲出。
6.中藥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甘草各9g煎服,本方亦稱"過敏煎",對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較有效。
7.局部治療? 使用消炎防腐止痛類藥物含漱、涂布、濕敷,但注意應無刺激性而具有保護性。皮膚損害無明顯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水粉涂布。在應用這些藥物時,應考慮到這些藥物本身可能對某些患者即是一種變應原。
?
?天皰瘡
?。ㄒ唬┎∫?/span>
自身免疫性疾病。
?。ǘ┓中?/span>
天皰瘡一般分為四型:
1.尋常型天皰瘡:早期出現口內大皰,也是最重的一種。而后呈急性發(fā)作或逐漸加重。好發(f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大皰破后皰膜撕去或提取時,常連同鄰近粘膜一并撕去,糜爛面邊緣處將探針可伸人,這是棘層松解的現象,對診斷有意義,稱為邊緣擴展現象。病情嚴重者,口內難以找到正常粘膜?;颊唛L期咀嚼、吞咽、甚至說話均有困難,體質日益下降,口臭加重,淋巴結腫大,唾液增多并含有血跡。
2.增殖型天皰瘡:該病屬緩和型,皮膚有紅斑、大皰、皰破后皰底有肉芽組織增殖,多在腋下、腹股溝等處發(fā)生。癥狀較輕,預后一般較好。
3.落葉型天皰瘡? 亦稱剝脫性天皰瘡,該型表現在皮膚為廣泛的剝脫性皮炎,口腔損害少而輕,全身癥狀輕。
4.紅斑型天皰瘡:該型屬良性,在紅斑的基礎上起皰,有鱗屑并結痂??谇徽衬p害少。
以上四型除尋常型外,很少出現口腔病損。除口腔外,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門等處粘膜均可發(fā)生與口腔粘膜相同的病損,往往不易恢復正常。由于大量失水、電解質和蛋白質從皰液中消耗,患者日益消瘦、虛弱或常并發(fā)感染。若反復發(fā)作,不能及時控制病情,可因感染而死亡。
(三)診斷
早期單獨發(fā)生在口內的病損常難診斷,若出現邊緣擴展現象或尼氏征陽性,則有助于診斷,并可作活檢幫助診斷。下列方法有助于正確診斷。
1.活體組織檢查
2.細胞學檢查
?。?)可見典型的天皰瘡細胞。
(2)免疫學診斷? 天皰瘡抗體也有助于診斷。
?。ㄎ澹╄b別診斷。
1.多形紅斑? 是急性炎癥性疾病。起病急,口內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紅斑、糜爛面,其上覆以灰黃色假膜。糜爛面邊緣尼氏征陰性。皮膚表現為紅斑其上或有水皰,而天皰瘡則是在正常皮膚上起皰。
2.剝脫性齦炎 牙齦非特異性炎癥,牙齦緣及附著齦呈彌散性紅斑,鮮紅色,剝脫狀。
3.大皰性表皮松解癥? 這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家族遺傳性皮膚病,先天性彈性纖維不全而導致皮膚脆弱,由于外傷等原因容易發(fā)生水皰。皮損的皰大小不等,數目不多,一般數日后愈合?;颊甙l(fā)育較差,毛發(fā)稀疏,指甲變形,甚至脫落。而天皰瘡為大皰,在正常皮膚上起皰,尼氏征陽性,皰不易愈合。
?。┲委?/span>
1.支持療法
2.皮質激素 為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
3.抗生素
4.局部用藥 口內糜爛而疼痛者,在進食前可用l%~2%地卡因液涂擦。用0.25%四環(huán)素或金霉素液含漱有助于保持口腔衛(wèi)生。
5.中醫(yī)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