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邯鄲市博物館藏磁州窯瓷器展
? ?陜西歷史博物館如果要舉辦展覽,一般都會提前幾天,在報刊、網(wǎng)站、公眾平臺、官方微博中大肆宣傳。但是,近日在這里舉行的“千年窯火,生生不息——邯鄲市博物館藏磁州窯瓷器展”,從2016年12月3日開幕至今,卻一直靜悄悄的,看不到官方有任何宣傳之意?;蛟S,我的這篇圖文,將是這個展覽舉行期間,唯一的報道吧?

?
? ?在網(wǎng)上簡單搜索一下,我就發(fā)現(xiàn)這個展覽,相繼在大同市博物館、海寧博物館、吳江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江寧區(qū)博物館、嘉興博物館、煙臺博物館、荊州博物館、桐鄉(xiāng)市博物館等多座博物館舉行過。怪不得陜西歷史博物館不想進行宣傳,原來這是一個“過氣”的展覽呀!?
? ?不過,作為一名文物愛好者,本人還是很高興能在家門口,看到遠自邯鄲而來的精美瓷器。2016年12月3日,我和朋友來陜西歷史博物館辦事,無意間看到這個“低調”的展覽,拍攝了一些照片,在此與大家共享——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民窯,位于今河北省南部的磁縣和峰峰境內,因古代地屬磁州而得名。北朝創(chuàng)燒,宋金元繁盛,瓷器以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在國內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當代的磁州窯作品,繼承了傳統(tǒng)神韻,又融入了現(xiàn)代文明,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
1、北朝青瓷
? ?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太行山東麓,一塊叫“磁山”的地方,先人們就燒出素面夾砂的陶器,開創(chuàng)了考古界著名的“磁山文化”。
? ?北朝時期,鄴城成為中國北方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使得鄴城西郊的漳滏河流域,創(chuàng)立出北方最早的青瓷窯場。這些青瓷胎體粗細不同,釉色呈青灰或青黃色,大多器物口部施化妝土,器形厚重精美;隋唐時期,瓷器多以白瓷、黑瓷、青瓷為主的民用瓷,器物種類較多。
? ?在展廳入口處,零星擺放著幾件北朝時期的青釉碗,隋唐時期的青瓷豆、青釉盤等磁州窯早期的器物種類。其中,兩件黃釉短流注壺,低于口部的壺嘴,堆塑的系和鋬,以及不施到底的釉,都是典型唐代的風格。



?
2、磁州窯藝術的高峰—宋金元時代
? ????宋、金、元時期,磁州窯的燒造達到鼎盛。北宋時期,全國各地名窯林立,磁州窯在學習與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將中國繪畫技法融入瓷器,形成了劃花、剔花、珍珠地等裝飾技法,并創(chuàng)燒出磁州窯的精品——白地黑花。
青白釉執(zhí)壺

白釉篦劃花牡丹紋碗

? ?金代,磁州窯在戰(zhàn)亂中生存下來,并且不斷增加新的瓷器品種,豐富裝飾技法,突出藝術特色,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成為磁州窯系的集大成者。
白釉梅花點缽

黑釉弦紋雞腿瓶

? ?元代,磁州窯瓷器的裝飾品種減少,以白地黑花裝飾藝術為主流,全國許多窯口都開始仿燒過磁州窯風格,形成規(guī)模龐大的“磁州窯系”。同時,磁州窯開始為皇家官府燒造瓷器,并且還被作為商品遠銷海外。
白地黑花四系瓶

白地黑花雙鳳紋壇

白地黑花魚藻紋盆

??? ? ??在展廳里,大量白地黑花的瓷枕,最吸引我的目光。在瓷枕表面,繪制著精美的文字和圖案,文字內容多為詩歌,形式受書法藝術影響;圖案內容廣泛,包括花鳥、山水、故事、人物等,反應古人的生活情趣。
白地黑花折枝花葉形枕

白地黑花“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文字枕

花鳥紋八角形枕

3、雅俗共賞的彩瓷
?? ? ? ?明清兩代,磁州窯延續(xù)著黑白藝術的余暉,位于古窯場的中心地帶的彭城,成為聞名北方的瓷都,民間流傳“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和“千里彭城,日進斗金”的贊譽。
白釉蒜頭瓶

黑釉葫蘆瓶與扁壺

白地黑花竹葉紋瓜棱罐

? ?清末至民國時期,磁州窯引進青花、五彩等裝飾技法,白地黑花的裝飾風格逐漸被取代,出現(xiàn)大量的青花和五彩瓷器。
粉彩花鳥紋盤

青花金玉滿堂紋罐 ? 墨綠彩山水花卉紋碗

青花山水紋長方枕

4、窯火傳承
??? ? ??時至今日,在邯鄲彭城當?shù)?,仍有一批磁州窯工藝大師,繼續(xù)傳承磁州窯古老的工藝,并使之發(fā)揚光大。博物館舉辦這樣的展覽,目的就是回顧磁州窯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更好的弘揚和繼承磁州窯文化,使磁州窯精神永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