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這么忙/閑?”

還記得高中每天吊十分鐘單杠,感覺好極了……
我最近腦子不夠用,連正常學習都會卡殼,
于是把地鐵改成地鐵加騎車[doge]就是為了鍛煉身體……
身體不行搞個球的學習[doge]尤其是博士,送一個小時外賣啥的增加運動量又能順便賺點錢,非常容易理解~
有些時候甚至有大佬也這么說:“科研還做飯”,“科研還有周末”……
且不說騎車的時候有的問題很容易就想通了、休息的時候看問題的角度會不一樣、效率高的工作加休息比純粹掛在那兒既高產又快樂,我樂不樂意犧牲休息時間是我自己的事兒,我可以周末忙但是沒人有權利要求我周末忙。
科研這類工作要干一輩子或者小半輩子的(哪個工作不是呢),在某個項目上竭澤而漁把腦子搞壞了非常不劃算(某改名叫三年E班后依然被禁的漫畫也講過這個道理:臨時起意的興奮撐不過日積月累的動力)~
努力也要講科學,你看蘇炳添努不努力,但他是跟人家拼訓練量嗎?他也是在有針對性的方案指導下訓練。
我記得我初三刷了厚厚一本題,沒對答案,加上緊張,差點沒考上想去的高中……
高中后來考進了靠前的班級,老師們布置的作業(yè)對我來說完全夠用了,加上身體差只能靠早睡早起讓自己健康一點,所以從不熬夜刷題;但是上課一分一秒都不會落下,落下的就會畫個圈圈課后提問,相比于上課睡覺下課刷題的同學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有效率的。這樣做也節(jié)省了規(guī)劃學習內容的成本:有大神能分清啥課需要聽啥課不需要,我害怕自己分錯了都是一股腦聽下來的……
不過高三的時候即使玩了單杠壓力也還是太大??差點沒考上想去的大學;幸好高三之前大家組團競賽組團自主招生搞了點加分,但是沒有進最想進的另一個低分專業(yè)。
大學主攻文藝(和眼饞戀愛),功課只是“盡職的良好”……
為了有跟人家爭論的專業(yè)知識去申請了跨專業(yè)的碩士,碩士畢業(yè)時心灰意冷又在工作時被老板推薦再入學學習……
一轉眼從初高中畢業(yè)已經好多年過去了
但是我還沒畢業(yè),哈哈哈
努力做八十分博士,爭取早點建好自己的小家~
誒跑題了(doge)
我就是說啊,自己才是能認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人,其他人的人生規(guī)劃、觀念,甚至說和你交流時的情緒狀態(tài)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溝通的時候理解對方背后的原因之后,再看看有沒有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也就夠了……
“博士還這么閑”
這種判定的話表達了很多情緒,但是有沒有有用的信息呢?
[川普]誰知道嘞~
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