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1只泥鰍修煉了400年,終于成精。正要化形時,被一個男人捉住,拿回家煮了吃了
古時,有1只泥鰍修煉了400年,終于成精。正要化形時,被一個男人捉住,拿回家煮了吃了。泥鰍不甘心,到了地府后跟閻王哭訴。誰知,閻王卻說:“這都是應(yīng)該的!”
南宋年間,這只修煉了四百年的泥鰍就差臨門一腳,就得道升天成精了。
但是在這過程中,它還是只普通的泥鰍,還是會餓會渴,于是在饑腸轆轆幾日后,準(zhǔn)備出門覓食。
它溜出洞穴,因為一直在修煉,已經(jīng)多日沒有進食了,因此對環(huán)境的威脅敏感度下降了,所以在穿過一塊長滿青苔的巖石,被一個粗糙的大手抓住,滑膩的身子在他捏緊的拳頭里毫無用武之地。
它見到他的模樣,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一種心安的感覺,它以為這是自己幻化成人形的先前預(yù)兆,漸漸有了第六感。
可是,直到回到一個低矮的房檐,男子低頭進入后,也沒放生自己,它心拔涼了,事實證明,它這次的第六感很準(zhǔn) 。
男子把它洗干凈煮了吃了,不知道為什么它還是感受到一陣劇痛,已經(jīng)死了的自己竟然還有痛覺和知覺。
泥鰍對自己幽魂一樣的狀態(tài)感覺到很不滿,也有點委屈。它不甘心極了,歷經(jīng)千辛萬苦,辨明方向,到地府后,便立馬跟閻王哭訴。
誰知,閻王卻故弄玄虛地說:“泥鰍,這都是應(yīng)該的!”
閻王招來小鬼,讓其拿來生死簿并翻開,指到小泥鰍的那欄,下面恰是何巖的名字,畫了紅圈。
這個名叫何巖的男人是泥鰍的救世主,自幼父母雙亡,家徒四壁,曾經(jīng)靠著識幾個字在鎮(zhèn)里寫對聯(lián)。
幾年后,在一個姓徐的大戶人家里的柴房里挑水,那年徐家主請人來家里教自家孩子讀書,徐少爺愛耍,徐家主便叫自家家仆里適齡的人,來陪讀,報酬照發(fā)。何巖就是其中一個。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