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后,林沖做了三件錯事,注定他一輩子都被人踩在腳下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strong>在《水滸傳》中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并且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即使在最后,宋江帶領(lǐng)眾人投誠,將眾人推向深淵,那也是屬于宋江這個人物的一大特點(diǎn)。因?yàn)樗緛砭褪且恢敝倚挠诔ⅲM軌虻玫街赜谩?/p>
但是,他卻不似高俅,善于處理朝廷中的關(guān)系,最終被朝廷的黑暗殺害,那也是情理之中的。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水滸傳》中的宋江不討人喜的原因所在。
可是,水泊梁山不止宋江,還有別人。其中,最讓人為他感到不平,并且想起還會因他的故事而感到生氣,覺得他很讓人心疼的人,那便是林沖。

眾所周知,林沖是因?yàn)闅⒘烁哐脙?nèi),得罪了高俅。最終被冤枉不得已才上了梁山。但是,上梁山之后的林沖,因?yàn)樽鲥e了三件事,也同樣注定了他這一輩子要被人踩在腳下。
林沖是誰
若是要說林沖是誰,那么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他的人送外號“豹子頭”。林沖在《水滸傳》的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排名第六。
作為梁山五虎八驃騎之一的林沖,他的武力值僅靠第二,這也足以能夠說明,林沖在《水滸傳》中也算得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

并且,林沖在他為朝廷效力期間,擔(dān)任的可是八十萬禁軍的教頭。也就是說,在朝廷之中,若是沒有高俅的陷害,林沖是足以混得風(fēng)生水起的。
要知道,《水滸傳》的背景是在宋末年間。此時的宋朝可以說是十分黑暗腐敗的,并且當(dāng)時官僚腐敗,皇帝也并無作為。
這樣的條件之下,哪還有忠義之士的容身之所。而高俅正是這些腐敗官僚中的代表。作為《水滸傳》中的太尉,高俅可以說是在朝廷之中一手遮天。

而高衙內(nèi)作為他的兒子則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恰巧林沖的娘子長得十分俊俏,于是被色膽包天的高衙役看上,搶至家中。不堪受辱的她選擇了自盡。
也就是說,這樣的所作所為怎能不讓林沖震怒。于是,殺了高衙內(nèi),是林沖在《水滸傳》中,最為解氣的片段。
但是,之后的林沖一路東躲西藏,最終上了梁山。其實(shí),在《水滸傳》中,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因?yàn)楫?dāng)時的朝廷腐敗苛刻,在壓迫之下不得已才上梁山的。

其實(shí),誰不想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一輩子,誰都不愿意成為眾人口中的賊寇,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但是,那個時期的社會風(fēng)氣,不僅讓盜匪猖獗,也讓百姓痛苦不已。
有的甚至若是不選擇打家劫舍,那就只有死路一條去。這便是屬于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shí)。而這一些人物,在這樣的角度看來,其實(shí)也都是令人同情的。
再說說林沖,他自從上了梁山之后,其實(shí)對于梁山他也一直是充滿感激的。畢竟在他最需要的時期,梁山成為了能夠讓他避難的地方。

并且林沖為人缺乏心機(jī),本領(lǐng)高強(qiáng)。但是,卻有著委曲求全的個性。這也讓他這個人物,在《水滸傳》中,雖然名叫“豹子頭”,但是卻有種懦弱怕事的處事之道。
這也是林沖這個人物為什么能夠在官場之中被人欺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難道林沖上了梁山之后就會好一點(diǎn)了嗎?其實(shí)并沒有,他在梁山上,做錯了三件事,這三件事也注定了他要被人踩在腳下。
林沖在梁山做錯的三件事
那么,林沖究竟在梁山上做錯了什么事呢?使得他落得如此地步。其實(shí),當(dāng)時梁山上的第一個頭領(lǐng)并不是宋江,而是王倫。

王倫對于上山的林沖并不喜歡,只是因?yàn)樗种杏胁襁M(jìn)的介紹信。而且他安排林沖作為梁山的第四把交椅,也只是為了安撫楊志。這樣說來,林沖這一路,其實(shí)多虧的還是這些朋友。
然而,作為當(dāng)時梁山上首領(lǐng)的王倫,從他的角度來說,雖然他平時確實(shí)對林沖處處為難。但是,卻不似朝廷一般對他不委以重任。
后來,晁蓋也來投奔梁山,而林沖其實(shí)早已認(rèn)為王倫不配作為梁山的主人。于是就在吳用的挑撥之下,認(rèn)了晁蓋作為大哥,并且由自己親自火并殺了王倫。之后,晁蓋成為了梁山的一把手。

要知道,就算王倫再怎么不是,晁蓋就算真的要做梁山的主人,那么也輪不到林沖出面殺害王倫。
因?yàn)椋瑥漠?dāng)時的倫理來說,王倫在林沖走投無路之時,曾出手接納,并且還讓他在梁山上有所地位,這是王倫對他的知遇之恩。但是,他卻在后面殺了王倫,那就是所謂的恩將仇報。
后來,還支持晁蓋成為梁山上的頭領(lǐng),那就是所謂的背棄舊主。這就是林沖做錯的第一件事情。

這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晁蓋攻打曾頭市時,不幸中箭身亡。此時的林沖作為當(dāng)時除了晁蓋之外,最有指揮權(quán)利的人,他不僅沒能及時帶領(lǐng)軍隊(duì),而且還因?yàn)殛松w死去,自己就丟盔棄甲,獨(dú)自逃走。
他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導(dǎo)致當(dāng)時陪他們一起攻打曾頭市的兄弟們,個個被敵方打的潰不成軍,四處逃竄。
然而,在晁蓋走后,他并沒有挑起梁山的大梁,而是再次聽從吳用的話,將宋江推上了梁山的高位。

當(dāng)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晁蓋剛死,尸骨未寒。宋江便繼承了他的位置,而林沖卻成為了這件事的最強(qiáng)擁護(hù)者。
這種自己的大哥剛死,便重新拜別人為大哥的人,在當(dāng)時的眼中看來,屬于不忠。這就是林沖做錯的第三件事。
結(jié)語
“天寒歲暮歸何處,涌血成詩噴土墻。”當(dāng)然,對于林沖這種能夠殺害舊主,背叛兄弟的人,在當(dāng)時的梁山好漢眼中,其實(sh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看得起林沖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林沖會注定被人踩在腳下。其實(shí)這也和他本身的性格脫不了干系。要知道,在整本《水滸傳》中,陸謙是出了名的小人,但是林沖卻與這樣的小人共事多年,并且以兄弟相稱,想必林沖本人也不過如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