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第二十一期“蓮鶴方壺”文案整理

本文正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來自《如果國寶會說話》
? ? ? ???叮,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 ? ? ? ? ? ? ? ???? ?蓮鶴方壺
? ? ? ? ? ? ? ? ? ? ? ? ? ? ??? ? ? ?―― ?蓮花怒放,仙鶴欲飛
再也沒有誰比它更物如其名,一朵蓮,一只鶴組成了它的名字――蓮鶴方壺。仙鶴展翅濺起的水波驚動了蓮花,綻放的花瓣也驚動了千年時光的碧波。這是青銅時代的絕唱。

蓮鶴方壺是一件巨大的盛酒器,底座是兩只側首吐舌的怪獸,壺體四面還各有一只神獸,壺頸兩側裝飾有龍形雙耳。它已經(jīng)數(shù)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滿時光之酒的狂野,迷醉了此刻。
蓮鶴方壺很符合我們對商周青銅器的既有印象,猙獰恐怖,令人望而生畏。那時青銅器是政治和權力的象征,主要用于祭祀,需要具有極大的視覺震懾力。于是,現(xiàn)實中具有攻擊力的蛇虎等加上幻想中的翅膀、巨目組合成當時流行的獸面紋、蟠螭紋。大睜著的獸目,彼此纏繞的無角龍,長有雙角、雙翼的怪獸,他們沖出了當時創(chuàng)作者最純真直覺的幻想,就像模板一樣裝飾在當時各類青銅器上,把青銅器打扮得恐怖嚇人,以展示所有者的威嚴和地位。

然而在這些怪獸和蟠螭之上,方壺的頂部向我們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怒放的荷花中站著一只欲飛的仙鶴。蓮鶴方壺出土于鄭公大墓,兩千多年前的鄭國在《詩經(jīng)》中是一個自由的存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詩經(jīng)·鄭風》 ? ?大片盛開的荷花間,姑娘與小伙含笑打趣,一切都是輕松而美好,也許當時當?shù)氐倪@種氣氛彌漫成為鄭國之風。制造蓮鶴方壺的工匠將荷花盛開在青銅器上,凝重得以盛開成一種輕盈。

漢代以來,青銅器逐漸為鐵器、漆器和瓷器所取代,但是中國人對蓮、鶴的想象卻不曾停止,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進入了詩人們的詩行,成為品格的象征,飛翔于天地之間的鶴飛進了神仙的傳說,成為能溝通天地的仙鶴。而在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上,仿佛還處于萌芽時期,鶴還沒有占據(jù)主體位置,普通人乍一看以為上面站了一只小鳥。一只小鳥,帶來一片天空,將碩大壺體的重量感化為流動飛揚,與前朝肅穆莊嚴的青銅器區(qū)別開來,流露出驅陳納新的氣象。新與舊在一個壺體中融合,這也昭示著脫胎于老成持重的西周,經(jīng)歷大變革的東周,正在開始一場盛放。它展翅欲飛,抬頭仰望著此后兩千年中國的天空。
? ? ? ? ? ? ? ? ? ? ? ? ? ?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