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吉中孚
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
島中分萬象,日處轉(zhuǎn)雙旌。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
路長經(jīng)歲去,海盡向山行。復(fù)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
????????此詩題名《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新羅即今天的韓國(或朝鮮)。能留下這么一首詩,實屬不易,吉中孚作為大歷十才子中的一員,其詩風(fēng)和其他九位幾近相仿,皆華美典雅,輕酬淺唱。從吉中孚的這首律詩看來,不僅格律規(guī)整,字句精工,而且寄情山水,詠頌了漢家的王化,也反映出唐代中國與新羅(今韓國)的友好往來。
????????《舊唐書》描寫吉中孚,說他長得高,還很帥,相當(dāng)于潘安沈約。在唐代,長得好的男人大抵是有點人脈的。相比今人,古人應(yīng)該更好色。否則對于少年喪父的吉公子,要靠出道維持生計來說,此生應(yīng)該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可事實上他一路開卦。這應(yīng)該得益于他的朋友和當(dāng)時的天子。
????????當(dāng)時尚在皇位的唐玄宗本就是梨園鼻祖,自己相貌堂堂,當(dāng)然喜歡帥哥了。另一方面,李隆基還好道,對于這些牛鼻子老道玄宗是崇拜到骨子里的。故而當(dāng)時的宰相元載怎么可能舍得丟掉這么好的機會,而不把吉中孚獻上呢。如果說弄一個楊貴妃只是讓玄宗得到了身體上的滿足,那弄個吉中孚則可以讓他長生不老。在這樣的前提下,吉中孚不想當(dāng)官都難啊。史載吉中孚官運享通,做到了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繼而做到知制誥。雖然受到元載影響,后面有一段時間官運上略有挫折,但整體運氣爆棚。另一方面,吉中孚書也讀得不錯,可以稱得上學(xué)霸,能夠進士及第,比今天的全國高考錄取的北大清華還要牛。
????????? 吉中孚還有一點真是讓后人羨慕嫉妒恨,在此不得不提,他找一位如花美眷,史書上只留一個姓:張氏,這位大美人還工于詩。常與吉公子唱和,可惜所留下的詩歌甚少,能查到的僅有兩首,茲錄于下:
《拜新月》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籠桂,虛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安臺,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勝情,庭前風(fēng)露清,月臨人自老,望月更長生。
東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聲斷絕。
昔年拜月逞容儀,如今拜月雙淚垂。
回看眾女拜新月,卻憶紅閨年少時。
????????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歌,委婉地抒發(fā)了紅顏易老,佳人遲暮的哀怨,其詩情思綿邈,亦唱亦嘆。另有一首《詠柳絮》:
靄靄芳春朝,雪絮起春條;
或值花同舞,不因風(fēng)自飄。
過樽浮綠醑,拂幌綴紅梢;
那用持愁玩,春懷不自聊。
????????張氏這首五言詩在寫作技巧及用詞等方面,與吉中孚不相上下。想想這對神仙美眷,令老夫心生向往。
????????《唐才子傳》如此描述吉中孚:
中孚,楚州人。居鄱陽最久。初為道士,山阿寂寥。后還俗。李端贈詩云:"舊山連藥賣,孤鶴帶云歸。"盧綸送詩云:"舊箓藏云穴,新詩滿帝鄉(xiāng)。"來長安,謁宰相,有薦于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無幾何,第進士,授萬年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xué)士,歷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貞元初卒。初,拜官后,以親垂白在堂,歸養(yǎng)至孝,終喪復(fù)仕。中孚神骨清虛,吟詠高雅,若神仙中人也。集一卷,今傳。
????????? 林子曰:人生頓挫,有怨之者,有恨之者,有憐之者,有棄之者。中孚以年喪父,為生計,入道家,雖貧而不喪其志,得東風(fēng)而扶搖直上,事業(yè)愛情雙豐收,把一把爛牌打出精彩,實可為世之楷模矣。
? ? ? ?【后記】這段時間太忙,無法及時更新。唐才子傳第四部就一拖再拖。等春節(jié)這段時間,盡量把第四部寫完吧。寫這些沒有什么價值的東西,只是想如果誰有興趣,偶爾讀一下,讓現(xiàn)在的人多一個了解古人的窗口,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