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的花舌技巧

問:
請問花舌怎么練習,前花和后花的區(qū)別和音色技巧特點?
答:
有舌頭滾動的花舌(舌花舌),和懸雍垂顫動的花舌(喉花舌)兩種花舌技術(shù)。這兩種類型的花舌的速度和壓力不同,產(chǎn)生的力度和表現(xiàn)效果也不同。一般來說,舌花舌顫動速度更快,壓力更大,對風門氣柱的增速效應也更大,使其更適用于高音區(qū)或強奏時使用。喉花舌可以適用于所有的音區(qū)和響度;舌花舌氣聲較大,在低音區(qū)和弱奏時較難施展(不是不可能,而是要求較高,需要更多的針對性訓練)。推薦在中低音區(qū)使用喉花舌,高音區(qū)及需要強力度時則可以選擇舌花舌以獲取更多氣聲效果。
訓練方法:
喉花舌:
含水仰頭,用喉嚨擋住水不吞下,輕輕發(fā)出“呼”的聲音,這時會感受到聲門的顫動。熟悉之后,慢慢減少含水的量,直到不含水也能讓聲門顫動。這時候的聲門動作就是喉花舌。
舌花舌:
把舌尖放在距離上牙齦不遠的軟蓋上,放松舌面,以便讓氣息可以從舌的兩邊流過,以發(fā)“T”的口型讓氣息流過舌面,在角度、力度合適,夠放松的時候,舌尖就會連續(xù)顫動起來。這就是舌花舌。初學的時候最容易在舌尖聚集較大的壓力,這樣會使得顫動的時間不能長久。
兩種花舌的共同訓練方法:
1、先是能盡量延長顫動的時間。其要領(lǐng)是尋找更加的顫動位置,放松顫動部位,減小顫動幅度;
2、進行花舌的長音訓練;
3、在長音的進行過程當中加入部分花舌,這是更困難的方法,但練好了會讓花舌的靈活性大大增強。
?
由于簫本身吹口較小,風門氣柱細小,受到花舌顫動影響后,容易產(chǎn)生“氣大于聲”的現(xiàn)象,這在低音區(qū)尤其明顯。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放松喉部和舌尖,盡量減小顫動的力度,以求得清晰、音準沒有明顯變形的花舌效果。
學簫請看 →?根寧說簫視頻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