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法式》小木作格子門翻譯解讀,附帶實例講解,建筑考研知識

? ??(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金代格子門圖案)
《營造法式》小木作制度
小木作,是中國古代木構建筑中的一項專門技術。《營造法式》中歸入小木作制作的各種木構件有42種之多,例如牌匾、門窗、天花、藻井、佛道帳等也屬于小木作加工內容。顯示了我國古代小木作技術水平的極高成就。下面以格子門為例,做一下翻譯解讀:
《營造法式》卷七.小木作格子門原文
四斜毬文格眼:其條桱厚一分二厘。毯文徑三寸至六寸。每毬文圓徑一寸,則每瓣長七分,廣三分,絞口廣一分;四周壓線。其條桱瓣數須雙用,四角各令一瓣入角。
白話文翻譯
四斜毬文格眼:其條桱的厚度為一分二厘,毬文的圓徑為三寸至六寸。每一毬文圓徑如果為一寸,則每瓣的長度為七分,寬度為三分,絞口寬一分;四周雕刻壓邊線。其條徑的瓣數必須為雙數,毬紋花瓣四角必須使一瓣正對角線。


(上圖引自湯崇平《中國傳統知識木作知識入門》本書又是對眾多前輩匠師木作技藝的傳承,在專業(yè)上具有一定深度,無論是對初學者或是已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人來說,都值得一讀。本書記錄了許多流傳于工匠中的技術口訣,得以使現在的人能知曉過去工匠間流傳的的行話術語,感受得到舊時的營造業(yè)文化。)
怎么理解?窗欞雕刻圖案的幾交幾椀?
用2根筷子相交,就是二交四椀,再加交一根,即三交6椀,三交是三根主木骨,互相交叉后成倍數為六椀。3根木條交叉后,成6個方向的射線,就是6椀,四交、五交依此類推,球紋不過是比筷子粗的木條加雕刻罷了,全部組合以后,就呈現出復雜的裝飾效果。(如下圖)??

(上圖崇福寺彌陀殿格子門三交六椀毬紋圖案)
?小木作中傳統的窗欞圖案十分豐富,唐、宋、元、明、清木構建筑,都有其代表的樣式和圖案。
? ? ? 山西朔州崇福寺金代彌陀殿的球紋窗棱,就是具有非常代表性的小木作裝修圖案,分別有雙交四椀、三交六椀等復雜精美的小木作圖案。
? ? ? ?彌陀殿前檐五間門窗裝修精美絕倫,風格繁密精巧、玲瓏剔透,圖案種類共計十七種,是我國現存古建筑早期實例中最完整、豐富的門窗裝修,顯示了我國古代小木作技術水平的極高成就。明間槅扇分別由六角、三角、菱形和圓形相套迭組成網格,其中以圓中套六角雪花圖案為主。
? ? ?這些圖案互相之間形成幾何形對比,最后統一于最外層的四方形門框之中。圓形中雪花圖案外形一致,構成統一協調的基調,但又分為兩組,一組雕飾花紋,另一組較簡單平滑,雪花圖案在協調中顯出變化。圓形中花瓣呈放射狀,似乎欲竭力撐破圓周線的束縛;而圓的弧線雕得極富彈性,又像要把雪花瓣的放射力量竭力攏住。這一張一收給人以很強的力度感。

? ? ? ? (上圖為1985年筆者在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勘察時繪制的三交六椀格子門毬紋圖案草圖)
? ? ? ? 彌陀殿前檐格子門的毬紋圖案,屬于三交六椀式,在每個交點中心,還釘有一朵小花,有圓瓣的,有六角形的,更增加了整個圖案的變化之感。左右次間裝修是全殿裝修中最復雜的圖案,以長方形網格圖案為主間套圓形。
? ? ?每一中心由十二根欞條雕刻拼合組成十二朵花瓣呈現放射狀向四周伸出,結構十分復雜,給人最初印象是繁復異常,圖案重迭,縱橫交錯,變化萬千,令人眼花瞭亂,摸不著來龍去脈。但若仔細觀察,則又可看出其圖案組織有序,規(guī)律井然,橫斜有致,極合章法。橫坡上圖案共九種,較格子門上簡單,其中古錢形圖案,都來自《營造法式》中“挑白毬文格眼”。其余幾種基本為三交六椀組成米字形圖案,其間套有各種變化,顯示了金代小木作工匠的高超技藝。

(上圖為彌陀殿格子門六交十二椀圖案,屬于最復雜的小木作工藝)
本課學習重點:
1、小木作制度概況
2、《營造法式》格子門毬紋翻譯
3、三交六椀毬紋格子門解讀
4、金代毬紋窗欞制作技術
5、金代毬紋窗欞圖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