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品牌故事】 Lafin 笛頭,長笛演奏家眼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大家好,歡迎回到聲音匯SoundClub 「周四品牌故事」 專欄,久違的又與大家見面啦!今天這一期品牌故事聊的是全世界長笛演奏家眼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拉芳 Lafin 長笛笛頭的品牌歷史故事。


01Lafin 品牌故事
J.R Lafin 先生生于20世紀40年代,他作為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的第一短笛首席,師承大名鼎鼎的德穆勒與尼克萊,可以說是帕胡德的同門師兄。

彼時他常受到柏林愛樂邀請,在卡拉揚的指揮下參與音樂季錄音。柏林愛樂出色的演奏造就了 Lafin 先生對聲學的敏感,也為他后期追求完美卓越的長笛笛頭制造工藝埋下了種子。1979年的柏林,尚無一人從事長笛維修工作,于是 Lafin 隨后來到日本向村松長笛學習技術(還得是你村松)。在那時,諸多長笛演奏家對自己手中長笛笛頭都不甚滿意,除非使用經(jīng)過?Albert Cooper?老爺子親手操刀制作的笛頭。

至此,Lafin開始了與?Albert Cooper 長期合作,長期的試錯與實驗之后,最終造就了 Lafin 笛頭今日的輝煌,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對Cooper 老爺子笛頭制作理念的延伸與傳承。
02Lafin?先生的笛頭制作理念
Lafin 先生一直秉承的理念是,長笛演奏家應當追求自己的理想音色,也因此,他致力于長笛笛頭獨特聲學設計的研發(fā)。
最后,希望在成都站,可以讓因為各種原因愛上長笛的我們聚集在一起,度過屬于長笛的充實的長笛快閃店!

他建議演奏家們在探尋笛身合適的按鍵反饋手感的基礎上,對笛頭的搭配做出更多的選擇,而非固定的與笛身一致的品牌。這一理念逐漸得到越來越多演奏家們的認可。越來越多的長笛專業(yè)學生也通過更換笛頭,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提升樂器性價比與演奏質量。
03Lafin?笛頭的聲譽與特點
Lafin 先生與布倫瑞克國家物理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廣泛合作,在長笛笛頭聲學設計上融合了諸多先進技術,并獲得了意大利長笛學會極高的評價。從圖中可以看到,Lafin 笛頭無論是音準、色彩、音調(diào)一致性還是動態(tài)范圍等方面都具有驚人的表現(xiàn),其中配有飛翼(Alder wing)唇片的模型從總體上看更勝一籌。

Lafin 笛頭的制作材質選擇豐富,從925銀、15%金&85%銀(后被Brannen采用,并受到廣泛推崇)、10K、14K、18K、22K到鉑金,應有盡有。

村松和Albert Cooper的笛頭風格深深影響了Lafin。
從方正偏圓的工整設計中,我們不難看到村松長笛切口的影子;
而凌厲的外倒角切割又與Cooper先生的設計一脈相承。

直到今天,Lafin 先生仍經(jīng)常嘗試新的想法來改善他所制作的長笛笛頭的演奏特性,以使長笛具有更高的表現(xiàn)力。
04Lafin 笛頭有誰在用?
三大笛王:Aurèle Nicolet、Peter Lucas Graf、James Galway
學院派代表元老:Maxence Larrieu、Ph. Bernold、András?Adorján、Trevor Wye
柏林愛樂:Emmanuel Pahud、Mathieu Dufour、Michael Hasel
以上就是本期關Lafin笛頭的全部內(nèi)容啦!你覺得有趣嗎?還有不了解的可以評論區(qū)隨時溝通~~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轉發(f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