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詩詞里話消夏 筆觸之間尋美食

2021-09-18 10:13 作者:獨(dú)活氏  | 我要投稿

【轉(zhuǎn)載】發(fā)布時間:2020年8月2日

強(qiáng)國號:中國食品報

作者:王寧


艷陽高照,暑氣逼人,人們的胃口也隨之變差。此時如果能吃一些清涼開胃的美食,再喝上一杯飲品,實(shí)在是沁人心脾,爽口消暑。事實(shí)上在古代,這是很多人喜愛的消夏方式。無論是西瓜、荔枝、梅子,還是酒、茶、荷葉飯等,在熱浪翻滾的時節(jié)怡然自得地品上,頓覺身心涼爽無比。尤其是文人墨客,更是將品味這些消夏美食當(dāng)作生活樂趣,寫進(jìn)詩詞里,閑情逸致躍然紙上。


夏日歡酌留清爽


公元408年的夏天,天氣雖然炎熱,但對于東晉詩人陶淵明來說卻不覺得燥悶。已經(jīng)歸隱田園兩年多的他,過著“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悠閑生活。房前綠樹成蔭,夏季一到,涼風(fēng)習(xí)習(xí)。缸里的存糧還是很充足的,拿出一些正好用來釀酒。園子里種的菜也有富余,可以做上幾道菜。有飯有菜,更有清冽的美酒做伴,吹著小風(fēng),自斟自飲,不時再逗一逗孩子……如此愜意的生活,似乎讓陶淵明忘卻了暑熱,完全置身于清涼世界。酒足飯飽后,他欣然寫詩道:“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fēng)因時來,回飆開我襟。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園蔬有余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cè),學(xué)語未成音。此事真復(fù)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p>


同樣是描寫夏日生活的詩,陶淵明還有《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對于陶淵明而言,夏天最消暑的方法莫過于在幽靜的環(huán)境里,一杯好酒伴著一本好書。陶淵明的這兩首詩都著重刻畫了酒,可以說,酒在其人生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也充實(shí)了他的夏季生活。在陶淵明的田園中,炎熱與辛苦銷聲匿跡,只留下清爽與快樂。


和五柳先生的境界相似,南宋的鄭剛中有一首《大暑竹下獨(dú)酌》的詩:“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沮風(fēng)如可人,亦復(fù)怡我顏。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我舉大榼酒,欲與風(fēng)月歡。清風(fēng)不我留,月亦無一言。獨(dú)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敝窳质潜苁畹暮萌ヌ帲滞鉄崂藵L滾,林內(nèi)涼氣襲人。詩人坐在竹下,聽著陣陣林風(fēng),呼吸著竹子的氣息,斟上一杯美酒,與月同醉。夢中清涼,天地亦寬。如果說酒能解暑,竹能納涼,那么竹下獨(dú)酌更讓人心靜身爽,愜意快哉。


慢品香茗滌煩壅


除了飲酒以外,古人還喜歡在夏天品茗消暑。比如,唐代詩人王維就鐘情于夏日的香茗。他在《贈吳官》一詩中寫道:“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論u白團(tuán)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詩中所提到的茗糜,也叫茗粥、茶粥,其實(shí)就是煮好的茶。據(jù)唐代烹飪書籍《膳夫經(jīng)手錄》中記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唐代流行煎茶法,茶葉在煎煮濃稠后,表面一層會凝結(jié)出薄皮,看起來像粥糜,所以稱作茗粥或茗糜。但也有觀點(diǎn)認(rèn)為,茗糜并沒那么復(fù)雜,就是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區(qū)司空見慣的茶稀飯。


不管說法怎樣,都不影響炎炎夏日人們對茗糜的追求。和王維同一時期的儲光羲,也是一位“茗糜粉”。他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吃茗粥作》:“當(dāng)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fù)解山中衣。數(shù)片遠(yuǎn)云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yuǎn),日暮徐徐歸?!笨崾铍y耐,煩躁不安。雖然有梧桐遮陰,卻仍然熱得要解衣納涼。此時煎上一盞茗粥,伴以可口的蕨薇,慢慢享用,暑氣頓消,煩惱皆無。


北宋詩人梅堯臣對品茗還有著另一種感受。悶熱的三伏天,他“躲”進(jìn)了山中寺廟吃茶避暑,并寫下《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一詩:“紺宇迎涼日,方床御绤衣。清談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在花木蔥蘢的禪房里,脫離了外界世俗雜念的羈絆,靜下心來品茗納涼,清以心靜,靜中生涼,便覺得難耐的酷暑自有詩意,不禁讓人樂在其中。


繽紛鮮果潤口舌


盛夏的餐桌,豈能缺少新鮮水果的身影?五彩繽紛的它們,飽含著光熱的溫度,蘊(yùn)化成獨(dú)有的味道,撩動著人們的味蕾,刺激著夏日的食欲。沒有完美的刀工,也不用復(fù)雜的擺盤,自然地啃食,果實(shí)的甘洌完全被釋放出來,解暑解熱。身心一片清爽之后,也讓文人們詩興大發(fā)。


西瓜在兩宋時期已經(jīng)是人們夏天常吃的水果了。南宋文天祥專門寫了一首吃西瓜的詩《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diǎn)紅櫻桃,一團(tuán)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長安清富說邵平,爭如漢朝作公卿?!毖谉岬奶鞖?,喉嚨也似火燒,此時你定會迫不及待抱起西瓜,一刀切開,大快朵頤起來。又紅又甜的瓜瓤塞滿口腔,滑入咽喉,瞬時清爽無比。僅用幾筆,文天祥就把切西瓜與吃西瓜的情景描寫得惟妙惟肖。夏日讀此詩,仿佛置身其中,頓覺清涼。


梅子也是古人愛吃的時令水果,一般在梅雨季節(jié)前后就上市了。酸酸的梅子開胃爽口,解暑解膩,讓人欲罷不能?!懊纷恿羲彳淉X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著名的七絕——《閑居初夏午睡起》。煩熱的夏日,吃上幾顆酸甜可口的梅子,甚是怡人。吃完之后,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讀來不覺口舌生津。有著美食情懷的大文豪蘇東坡同樣有一首關(guān)于梅子的詩。他在《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其一)中寫道:“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庇赀^天晴,新鮮的梅子掛滿枝頭,怎不令人垂涎欲滴呢?


和這首詩相比,他的另一首描寫夏日水果的七絕《食荔枝》(又名《惠州一絕》)則更為世人所熟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碧K東坡59歲時被貶惠州,雖然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低谷,但心胸豁達(dá)的他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而是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美食上?;葜莸睦笾Ω侍鹚?,讓人百吃不厭,在嶺南悶熱的天氣下,還有什么比吃荔枝更過癮的呢?蘇東坡打算長久住在這里,品品美食寫寫詩,做個任誕的隱士。


南宋詩人辛棄疾的夏日餐桌上,還有自己蟄居山村時采摘的山枇杷。初夏的山村寧靜恬淡,伴隨著田野散發(fā)出來的陣陣麥香,辛棄疾與村野老人們來到果園采摘金黃鮮嫩的枇杷。熟透了的果實(shí)好不喜人,一時詩意涌上心頭,他在《滿江紅·山居即事》中寫道:“閑日永,眠黃犢。看云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p>


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吃水果撈或?qū)⑺?zhèn)食用,其實(shí)在古代,人們同樣如此消夏。比如,唐宋時期的人們喜愛在夏天將冰鎮(zhèn)的櫻桃盛入碗中,再澆上奶酪、糖水,做成清涼解暑的甜品來吃。唐朝詩人韓偓在《恩賜櫻桃分寄朝士》就這樣形容:“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shí)相輝玉碗紅?!北彼握渭宜抉R光也有一首描寫冰鎮(zhèn)水果的詩——《和潞公伏日晏府園示座客》,其中寫道:“炎蒸疑遠(yuǎn)避,流景忘西頹。幸添俊游并,仍慚右席陪。蒲葵參執(zhí)扇,冰果侑傳杯?!毖籽追眨瑹崂艘u人,此時品嘗著冰果,搖著蒲葵扇,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采得青蓮凈心火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日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荷香淡雅,清爽可心,而荷葉、蓮子、鮮藕,甚至“根并荷花一莖香”的菱角,都是古人青睞的消夏美味。


折下一根荷葉,包上鮮美的魚鲊,荷葉的清香滲透到魚鲊中,真是香美可口,沁人心脾。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夏日美食就是如此。他在《橋亭卯飲》中寫道:“卯時偶飲齋時臥,林下高橋橋上亭。松影過窗眠始覺,竹風(fēng)吹面醉初醒。就荷葉上包魚鲊,當(dāng)石渠中浸酒瓶。生計悠悠身兀兀,甘從妻喚作劉伶?!?/p>


讀此詩,很容易想到他的另一句詩:“甌泛茶如乳,臺粘酒似餳。膾長抽錦縷,藕脆削瓊英?!逼分上悖灾r藕,再斟上一杯美酒,如此意境,仿佛沐浴在朦朧的細(xì)雨中,身心倍感清爽。


白居易對美味的菱角也是別有一番興致的:“嫩剝青菱角,濃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樹欲棲鴉?!滨r嫩的菱角配上香茶,同樣有著夏日清涼的味道。


楊萬里則喜歡在荷塘邊漫步,摘些蓮蓬回來,再剝下蓮子冰鎮(zhèn)品嘗。他有一首《食蓮子》曰:“綠玉蜂房白玉蜂,折來帶露復(fù)含風(fēng)。玻瓈盆面冰漿底,醉嚼新蓮一百蓬?!鄙徸与m苦,卻清火祛暑,靜心養(yǎng)人,令人憐之。


湯餅一杯消暑氣


當(dāng)然,消暑的方法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以熱祛熱。例如,大熱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讓身體適度出汗,利用蒸發(fā)的原理可以帶走體內(nèi)的暑濕之邪,身心自然涼爽無比。在古代,這是很常見的祛暑方式,當(dāng)時的人食用的是湯餅,類似于今天的湯面。


蘇東坡的《消暑奉酬仲閔食新麯湯餅仍聞糴麥甚盛因以戲之》一詩,就描寫了人們夏日吃湯餅的情景:“初見煌煌秀兩岐,俄驚落磑雪霏霏??蔁┒嘉緹岢泻?,絕勝臨淄貧易衣。尚有清才對風(fēng)月,未妨便腹貯書詩。知君貨殖夸長袖,滿糴千箱待一饑?!北彼尾軇滓矊戇^“超逸絕塵髯政事,暑天湯餅魏簪紳”的詩句。南宋曾幾認(rèn)為消夏舒心之事莫過于吃上一杯湯餅,然后伴著清香的爐芬美美地睡上一覺。他在《次子蒼追憶館中納涼韻》一詩中寫道:“湯餅承公薦槐綠,爐芬遣我夢蕓香。欲論舊事愁無奈,愿挽天河作酒漿?!?/p>


湯餅自秦漢以來,一直是人們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冬天吃湯餅可以驅(qū)寒,夏季食用則可祛暑。古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規(guī)律達(dá)到冬夏養(yǎng)生效果,足見其智慧。

責(zé)任編輯:楊曉東

古詩詞里話消夏 筆觸之間尋美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南涧| 吉隆县| 郎溪县| 栾川县| 石屏县| 普兰县| 东平县| 乐平市| 彰武县| 广宗县| 阿尔山市| 平舆县| 阿巴嘎旗| 清原| 云和县| 略阳县| 绍兴县| 休宁县| 宿松县| 克拉玛依市| 密山市| 南康市| 毕节市| 梓潼县| 台中市| 洛南县| 江川县| 平定县| 仙游县| 青田县| 鄂温| 陇川县| 莎车县| 新兴县| 栖霞市| 剑河县| 亚东县| 宜黄县| 巫山县| 麟游县|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