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考年級第一就是作弊,老師心里的第一是誰,為何這樣
女孩考年級第一就是作弊,老師心里的第一是誰,為何這樣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安徽安慶,一名13歲女孩因月考成績全年級第一,遭到班主任質疑,懷疑其作弊,并被叫到辦公室讓其重考,結果一天后這名女孩在池塘中溺亡。

據女孩的姑姑李女士介紹,孩子成績一直很好,只是沒有考過年級第一名,就被班主任懷疑。而女孩的雙胞胎姐姐也透露,班主任曾單獨喊妹妹出去談話。也就是說,如果一切屬實,女孩的死,與班主任是有一定關系的,或者說是負有直接責任的。恰恰是,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學校,似乎對女孩的死漠不關心,既不組織人員安慰家人,也不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就顯得有點冷漠而無情了。
當過學生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成績比較好的人,狀態(tài)好的時候,可以超水平發(fā)揮,成績一下子冒上去很多。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也可能失手,成績一下子掉下來很多。每當遇到這樣的事,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當正確理解、正確引導,而不能過度批評與質疑。否則,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甚至會產生嚴重后果。
這名13歲的女孩,原本成績就很好,即便沒有考過全年級第一,超水平發(fā)揮也很正常。同時,如果考試內容比較適合學生,或者學生考前復習的重點剛好是考試的內容,也有可能考出好成績。而成績好的學生,如果復習偏了,有時也會成績掉下來。為什么老師會如此不信任學生,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學生是作弊,而不是復習認真、方法得當呢。難道考年級第一的,只能是老師心目中的那幾個人,別的學生只要考出好成績,就是作弊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女兒上學時的情景,那時候,女兒在班上的成績屬于中游,而班主任老師并不喜歡成績中游的孩子,而只喜歡成績排在前幾位的。有一次,班主任老師來家訪,在談到女兒的成績時,那種不屑一顧的樣子,真的讓家長很惱火,但又不便發(fā)作。在她的心里,女兒就是陪著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玩的,只有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才是老師心中的寶。因此,在學校,女兒也經常受到班主任的各種冷嘲熱諷,心理壓力很大,直到上了高中,遇到了比較好的班主任以后,心情才越來越好。
作為老師,主要目的是教書育人,而不是只看學習成績,不看孩子的品行和綜合素質,甚至產生非常錯誤的邏輯心理,亦即他們心里的好學生,什么都好。他們心里的差學生,就應該什么都差,即便“差”學生考出了好成績,也認為是作弊獲得的,是不正當手段取得的,或者是碰運氣的。這樣的老師,顯然是不稱職的,甚至是行為十分惡劣的。
對于安徽這次發(fā)生的女孩死亡事件,有關方面應當深入調查,把真實情況弄清楚,如果確實是因為班主任老師的無故猜疑和錯誤批評造成的,就要追究班主任老師的責任,并將其調離教師崗位。這樣的人,是不配做老師的,至少,不是一名稱職的老師。
考試,既是衡量學生學習收獲、老師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提升學生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手段,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國家的建設人才,而不是把學生變成分數的奴隸。老師可以對學生的成績要求高一些,也可以對成績好的學生有點偏愛,但是,決不能放棄其他所有的教育內容,只看成績,甚至用成績來作為自己評判學生、衡量學生好壞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如果這樣,不僅老師的教育方式偏了,教育的方向也偏了,就會嚴重影響教育質量,影響對學生的培養(yǎng)。

同時要看到,因為被老師冤枉,女孩就選擇自殺的方式,也說明女孩的心理素質是比較差的,抗壓能力很弱。實際,這也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決不只是分數,而是全面發(fā)展,包括心理、身體、行為、品格等,都是學校應當重視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