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禪修對年輕人意味著什么
上周末去了一趟寺廟,不是很遠,但令人意外的是,人異常之多,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倒是中老年人反而很少,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現(xiàn)象。記得七八年前的時候,那時候還在讀大學,一年端午節(jié),獨自一個人坐公交去逛寺廟,幾乎看不到跟我一樣的同齡人,年齡大都在四五十歲往上了。那時候,還被一個老奶奶注意到,特意跟我講了很多宗教相關的東西,大致也是自己本身就對宗教文化感興趣吧,老奶奶說我是一個有佛緣的人。當然,老奶奶也不是第一個對我這么說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人曾對我說過,但我已記不得是什么時候,也忘記是誰說的了,因為過去真的太久了。
短短幾年時間,流行文化不知道換了多少茬了,在網(wǎng)路快餐文化里,許多年輕人真的累了,也厭倦了。倒不是個人在這里憑空編造,而是看到太多太多的網(wǎng)絡帖子,各種留言討論,倒不是真的身體很累,而是來自精神上的疲憊,這種疲憊貫穿于人的身心,由內(nèi)而外地釋放出來,那種無力感和壓迫感,或許只有對每一個具體的年輕人,才會有切身的體會吧。

當人的精神處于某種緊繃或者極度壓抑的狀態(tài),總會要找某些東西來寄托,以此來緩解內(nèi)心焦躁和疲勞。這大概也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斷地涌入寺廟,開始去了解禪修的真正原因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絕大多數(shù)年輕人依舊是在追隨著某些文化圈子的潮流,很多人并不懂禪修,也不會真正去了解禪修,更不會對禪修真正產(chǎn)生興趣。只有極少數(shù)的一部分人,是真的對禪修感興趣,過去如此,現(xiàn)在也是如此,永遠都是那一小部分人。雖然相比較之前,現(xiàn)在的人數(shù)要比之前多了很多,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面對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大概只有尋求一種解脫來緩解內(nèi)心的這種壓迫感了。
人在環(huán)境中其實可以有無數(shù)種選擇,也正是因為無數(shù)的選擇,那種年輕和多姿多彩的活力才能真正展現(xiàn)出來。也許是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無法尋求更好的選擇,也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可能不僅僅是一個難題,而是一個不可能被解決的問題。因此,趨于同質(zhì)化的現(xiàn)象就越來越嚴重,無數(shù)的年輕人扎堆到同一條道上的現(xiàn)象,也就愈演愈烈,但這真的有錯嗎?如果一個人懶惰就不會做出選擇,如果一個人嘗試無數(shù)次后做出選擇,也許是真的已經(jīng)到了沒有可以選擇的余地。

所以禪修對年輕人究竟意味著什么?真的會是一種治愈精神的良藥嗎?也許未必是如此,但至少是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自己所面對的問題,或者這才是關鍵。與其說是某種良藥,不如說是一種引子,能夠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真正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促進了更多的人去追尋自我的價值,以及擺脫世俗的道德價值體系的束縛,獲取一種新的生活,或許會有很多的年輕人會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可能,找到更多的方向。
不過呢,絕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仍然是想通過禪修或者去寺廟燒香拜佛,以此來求財,求姻緣,求事業(yè)發(fā)達。遺憾的是,在這樣的快節(jié)奏的網(wǎng)絡生活里,人們越是急功近利,就會越頹敗,越頹敗就越想急于求成,越想急于求成,越容易陷入被誤導的環(huán)境。任何事情,從來都是日積月累,點滴沉積,才能匯聚成江河湖泊,可是呢,很多人就是不愿意相信,一個焦躁不安的心一直懸在半空當中,始終都無法安靜片刻,自然也就不能真正去聆聽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了。

假如禪修真的可以幫助到很多年輕人,我想最大的幫助應該是尋求一個安靜的心,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只有足夠的安靜,真正可以沉靜下來的時候,人才可以看清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我們都太焦慮了,每天每月,每時每刻都處在一種無法適從的焦慮狀態(tài),無休止的精神內(nèi)耗,大把的時間被白白消耗,而最后什么都沒做。各種網(wǎng)絡信息媒體都在制造傳遞著大量的焦慮信息,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即使不看手機,也會陷入自我制造的焦慮怪圈當中。
禪修當中有一種修行方式叫觀想,還有一個方法叫做善護念。人們 應該真真切切地去關注自我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欺騙自我,以此來獲取心理上的些許安慰。只有正視自我,才能真正去觀想到自我,而通過觀想人才能了解自我的真實需求,去看清自己的欲望雜念。這個時候,才可以真正去守護那些真正想去做事的念想,也就是個人的理想,換句話說,就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否則很難做出任何事情。真實的情況是,無數(shù)的人在欲念叢生里早已失去自我,一顆被欲望和雜念包裹的心,又如何能安靜下來呢?如果我們面對的問題是無解的,就應該沉靜下來,去尋找另一種可能。喜歡我寫的文字,可以在公眾號平臺,通過搜索流光微言關注我,感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