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個概念,我們的多個理解
生物學上的,數(shù)學上的,存在一個對一個事物的定義,而這個事物,就是概念,概念的抽象化表達就是定義,描述概念的定義的組成部分是詞組,也就是文字,文字發(fā)展至今,拓展含義眾多,所以同樣一個詞,除了學術上的理解有因為門類不同而產生的一種或者多重含義,還可以一般層次上的理解出很多意思,像這樣同樣的字表達含義不同,幾維鳥就是典型的例子。
幾維鳥,在生物學上,聚焦的名詞是最后的定語,而前面的字因為來源是叫聲這樣具有生物學實際含義的概念,屬于用生物學的行為來描述并命名,類似的還有布谷鳥,這是人類比較樸素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因此而比較常見,沒有太多好說的。
幾維鳥,在數(shù)學上,將聚焦的名詞轉移了,并弱化甚至消去了另外的獨立名詞的實際含義,因為學科的抽象性很高,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所以要把該學科的認知基礎要拔離地面一定的距離才能理解,這需要知識厚度的墊積,未接受教育或者指定程度教育的人不能夠平視含義,像屏障一樣被擋起來,束之高閣,其微妙意味傳播范圍不如生物學的,畢竟生物學命名接得是地線,數(shù)學是天線,又有幾個普通人知道廣闊的數(shù)學空間里的若干點線曲面交錯組合構成的不規(guī)則多面體具體是什么呢?
物理學,結合了數(shù)學抽象和像生物學一樣來自現(xiàn)實的認識描述,使得它離我們又遠又近,它也強調維,它也認可鳥,但這里鳥不再鮮活,而是遵循現(xiàn)實的理想?yún)s又沒那么絕對的靜物,“動物”指運動中的物體,不像數(shù)學中的點線面體,這個靜物在有變化的狀態(tài)同時,也帶著現(xiàn)實存在的屬性,質量,從數(shù)學里的有形空腔,變成了實心東西,需要在現(xiàn)實和想象中反復穿梭,才能夠認識的清楚,思考成本是三個方向上最多的,近乎雙球組合的不可忽略表面摩擦的一直處在活動狀態(tài)的物體,在廣闊的物理空間中,它是感官可以感受到的占有性的存在,間斷,周期性,短暫的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