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大北方戰(zhàn)爭(下),俄羅斯VS瑞典——瑞典簡史8

2022-04-14 12:06 作者:特大號的DK  | 我要投稿

咱們上期介紹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大北方戰(zhàn)爭,從戰(zhàn)爭概況到起因結果,咱們簡單做了梳理。而本期緊接上期,著重聊一聊大北方戰(zhàn)爭期間瑞典、俄羅斯雙方的戰(zhàn)爭過程

大北方戰(zhàn)爭

眾所周知歐洲自打進入封建時代之后就是戰(zhàn)爭不斷,什么大戰(zhàn)爭、小戰(zhàn)爭,歐洲區(qū)域性戰(zhàn)爭或是全歐洲大戰(zhàn),乃至世界大戰(zhàn)都跟歐洲托不清干系(也不知道歐洲人咋那么愛打仗,不愧是“不講理的蠻族”

歐洲戰(zhàn)爭

而自從14世紀末到15世紀文藝復興之后,歐洲的戰(zhàn)爭似乎伴隨著科學技術文化的發(fā)展而愈演愈烈,最終在17世紀爆發(fā)了被譽為是全歐洲大戰(zhàn)的“三十年戰(zhàn)爭”

三十年戰(zhàn)爭

瑞典這個北歐小國,靠著自己貧瘠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通過一支數(shù)量有限但訓練精良的軍隊在三十年戰(zhàn)爭中撈到不少油水,最終發(fā)展成為了瑞典帝國

瑞典帝國全盛疆域

當時鼎盛期的瑞典除了丹麥南部外,幾乎稱霸了整個波羅的海及沿岸,連歐洲北方毛熊——俄國,都無法與之正面抗衡,這可謂是瑞典歷史的高光時刻

但這種形式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得到了改變:當時俄國正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這個變革到了俄國彼得大帝在位時期發(fā)展到了頂峰,由此俄國開始與瑞典爭奪波羅的海出???/p>

彼得大帝

而對于俄國這樣一個主要疆域都位于內(nèi)陸的龐大國家來說,獲得一個出??诰褪谦@得生命線,再有幾個不凍港那就爽歪歪了,所以當時的彼得大帝下定決心一定要奪得俄國西面波羅的海的出???,打開俄國生命線

由此,瑞典帝國與當時的俄國開展了著名的大北方戰(zhàn)爭

戰(zhàn)爭開始

咱們上期講過,交戰(zhàn)雙方主要是瑞典與俄國,而俄國方面不僅自己參戰(zhàn),還叫上了自己的盟國以及跟瑞典結仇結怨的其他國家,像丹麥、波蘭等

大北方戰(zhàn)爭示意圖

戰(zhàn)爭尚未正式開始前(正式的大北方戰(zhàn)爭要從1700年開始算起),丹麥兼挪威國王弗里德里克四世就率先向丹麥以南的瑞典同盟荷爾斯坦因-戈托普發(fā)動進攻。

弗里德里克四世

此前的丹麥也曾強盛一時,還一度將瑞典和挪威納入由丹麥人掌控的卡馬爾同盟,當然后來瑞典獨立了,所以后來丹麥干脆把挪威納入了統(tǒng)治范圍,所以后面很多丹麥國王都兼任挪威國王

而后來瑞典崛起,在第一次北方戰(zhàn)爭(大北方戰(zhàn)爭其實是歷史上第二次北方戰(zhàn)爭)期間,瑞典還占領了丹麥北部領土,因而丹麥首先對其發(fā)動進攻

大北方戰(zhàn)爭

在1697年(也就是大北方戰(zhàn)爭正式開始前),丹麥的軍隊已經(jīng)摧毀了戈托普的幾座要塞,算是開啟了戰(zhàn)爭。1699年12月,反瑞典聯(lián)軍也開始了對里加的圍攻;

等到1700年3月戰(zhàn)爭正式打響后,一支丹麥軍隊侵入并圍攻特寧。率先對瑞典帝國發(fā)難,而與此同時,強人奧古斯特的軍隊也向瑞典所屬的立窩尼亞進軍,奪取了杜納明德

奧古斯特

當然這些都還算是“開胃菜”,畢竟瑞典并未正式直接與其交戰(zhàn),當時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即卡爾十二世)最初仍求不介入戰(zhàn)爭,專注于國內(nèi)發(fā)展

卡爾十二世

而丹麥人的行動不得不引起尚未滿二十歲的卡爾十二世的注意,丹麥人的進攻也使得瑞典不得不做出行動:瑞典海軍隨即突破了丹麥在海峽的封鎖,并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軍隊。

這次奇襲的軍隊和來自瑞典海上的壓力迫使丹麥(和挪威)不得不在1700年8月簽署了《特蘭文達爾條約》,由此退出戰(zhàn)爭。


而解決了丹麥這個眼下之敵后,查理十二世能夠騰出手來迅速在波羅的海東岸部署軍隊,對付剩下的敵人:即在立窩尼亞的強人奧古斯特;還有正在途中的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所率領的入侵因格里亞的軍隊

彼得大帝

1700年10月,俄國軍隊開始圍攻納爾瓦。等到了11月,俄軍就與瑞典軍相遇,俄國在第一次納爾瓦戰(zhàn)役中遭遇慘敗。

納爾瓦戰(zhàn)役

而瑞典則通過簽訂《特蘭文達爾和約》在納爾瓦取得勝利,隨后第一次反瑞同盟宣告破裂。

當時瑞典首相本尼迪克特·奧克森斯蒂熱納將法國對瑞典的廣泛支持視為結束戰(zhàn)爭的最好時機,而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也一度成為了歐洲的仲裁者。

波蘭-立陶宛

卡爾十二世打破了第一次反瑞典同盟后,立即反守為攻,將槍口轉向南方最后一個未被擊敗的對手——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公爵的強人奧古斯特。

大北方戰(zhàn)爭示意圖

說起瑞典跟波蘭的關系可謂復雜,此前兩者有過軍事同盟,后又成為一個共主國,再后來雙方開戰(zhàn)結仇

而當瑞典軍隊決定進軍波蘭-立陶宛聯(lián)合王國后,1702年的科里佐戰(zhàn)役中,瑞典軍隊打敗了薩克森-波蘭聯(lián)軍,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而瑞典的卡爾十二世也迫使奧古斯特退位,讓他最欣賞的候選人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于1704年即位。

卡爾十二世

而失敗后的奧古斯特仍然積極反抗瑞典,但由于雙方軍事力量懸殊,到了1706年奧古斯特再一次在弗羅施塔特戰(zhàn)役中慘敗,又被迫簽訂了《阿爾特蘭施塔特條約》。

硝煙再起

而就在瑞典方面陷于波蘭的同時,俄國方面開始了變革:納爾瓦戰(zhàn)役對彼得大帝是一次重大挫折,但瑞典軍隊轉移向薩克森-波蘭-立陶宛使俄國有機會恢復力量并占據(jù)波羅的海諸省。

彼得大帝

1703年俄國在伊薩斯特法和諾特貝格(即什利斯謝爾堡)獲得勝利,由此打通了到因格里亞的通道,一代英主彼得大帝在該地建造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位置

與此同時彼得大帝鑒于納爾瓦戰(zhàn)役的慘敗,開始建設俄國海軍和以訓練使用火器的步兵為基礎的近代化陸軍,并以此為起點開始俄國軍隊的近代化改革

改革后的俄國軍隊

等到1707年俄國方面差不多完成了新式軍隊的建設后,彼得大帝向瑞典提出歸還除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沿線的所有占領區(qū),但毫無疑問瑞典的卡爾十二世拒絕了(自己打下來搶來的領土憑啥白白還給你

瑞典軍隊

并且瑞典方面此時也再次大敗奧古斯特,開始從薩克森移軍至俄國,目標直指莫斯科!盡管卡爾十二世的野心很大而且軍事才能還算出眾(被譽為“小拿破侖”),但現(xiàn)實是瑞典軍隊遇到了最大的敵人

這個敵人就是俄羅斯寒冷的天氣和彼得的焦土政策(拿破侖:聽說你也敗于俄羅斯的寒冷和焦土了?


于是瑞典軍隊在行軍過程中就大大被損耗。于是瑞典主力決定向南前往烏克蘭進行修養(yǎng)整頓,就在這時一支攜帶大量給養(yǎng)的瑞典增援部隊在萊斯納雅被攔截并消滅

同時瑞典的盟友伊萬· 馬澤帕在巴圖揚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最終失去了增援、補給和盟軍掩護的瑞典主力在波爾塔瓦戰(zhàn)役中遭遇到了彼得率領的俄國主力

波爾塔瓦戰(zhàn)役

當時彼得大帝憑借俄國軍隊的人數(shù)優(yōu)勢擊潰了瑞軍,而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本人更是流亡奧斯曼帝國,失敗的瑞典軍隊最終在佩羅沃洛查投降。

這次瑞典的慘敗并沒有最終結束戰(zhàn)爭,但此戰(zhàn)之后基本大局已定,瑞典再也無力挽回大局。看著形勢逆轉后的丹麥和薩克森又重新加入了戰(zhàn)爭,強人奧古斯特也通過鮑里斯·庫拉金的政治活動重登波蘭王位。


這時俄國的彼得大帝繼續(xù)進軍波羅的海,還在戰(zhàn)爭中鑄造了一支強大的俄國海軍。1710年,俄軍占領了里加和塔林。波羅的海諸省在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投降后被并入俄羅斯帝國。

政治

在波爾塔瓦戰(zhàn)役之后,彼得一世與強人奧古斯特簽訂《索恩條約》(1709年);丹麥-挪威的弗里德里克四世與強人奧古斯特也訂了《德累斯頓條約》(1709年)

大北方戰(zhàn)爭形勢圖

而俄國與丹麥-挪威也在后來的《哥本哈根條約》后分別結成了同盟。在《漢諾威條約》(1710年)當中,布倫瑞克-呂訥堡又與俄國結成同盟,它的選帝侯后來還成為大不列顛國王喬治一世。

1713年,勃蘭登堡-普魯士又與俄國在《施威德特條約》結成同盟;大不列顛國王、漢諾威的喬治一世也在1715年達成了三項同盟:即《柏林條約》與丹麥-挪威,《斯德丁條約》與勃蘭登堡-普魯士,還有《格賴夫瓦爾德條約》與俄國。


由此以俄國為一個重要點的大同盟開始結成,這個新的大同盟有一個很關鍵的點,那就是一同反瑞典(也可見當時瑞典帝國確實強大)

而逃往奧斯曼帝國的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和一些士兵在班德爾附近建立了殖民地,騰出手以后的彼得大帝要求奧斯曼帝國驅逐卡爾十二世,遭到了蘇丹艾哈邁德三世的拒絕

艾哈邁德三世

然后彼得大帝就決定以入侵奧斯曼帝國的手段來強迫奧斯曼帝國同意(不愧是戰(zhàn)斗民族簡單粗暴)。隨后俄軍與土軍開戰(zhàn)

但是很快俄軍就被占據(jù)優(yōu)勢的土軍堵截在普魯特河。最后彼得大帝成功撤退,還割讓了幾塊領土(賠了夫人又折兵

普魯特河戰(zhàn)役

彼得大帝并承諾從神圣羅馬帝國撤軍,還允許卡爾十二世回到瑞典(偷雞不成蝕把米)簽訂了《亞得里亞堡條約》(1713年)

有意思的是此時的卡爾十二世似乎沒有興趣回國,他還在殖民地建立了小朝廷,并試圖說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聯(lián)合瑞典一起進攻俄國(真是個小機靈鬼)。

卡爾十二世

然而蘇丹拒絕了,還撤銷了對卡爾的優(yōu)待,并于1713年在卡拉布里克逮捕了他。將他囚禁在帖木兒塔什和德莫提卡。后來還是卡爾放棄在奧斯曼帝國的領地后才回到了瑞典。

末路

1710年在波蘭的瑞典軍隊在反瑞聯(lián)軍的追趕下撤退到瑞屬波美拉尼亞。1711年斯特拉爾松遭到了圍攻。瑞典隨即派援軍救援。但最終瑞軍在托寧圍城戰(zhàn)中投降。


1714年,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從奧斯曼帝國歸國,11月到達斯特拉爾松。但此地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彼得大帝與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剛剛在10月結成同盟。

因此這時的卡爾才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孤立無援,瑞典幾乎是與當時整個歐洲北部作戰(zhàn),所以卡爾在斯特拉爾松待到1715年12月,就在城破的幾天前逃離。


當卡爾十二世回國并重掌軍事大權后,他在1716年2月先后發(fā)動了兩次挪威戰(zhàn)役,企圖迫使丹麥-挪威的單獨媾和緩解壓力

同時他還試圖阻止大不列顛的國王喬治一世與瑞典作戰(zhàn),他還與英國的詹姆斯二世黨人談判以尋求盟友。這下反倒使得大不列顛在1717年向瑞典宣戰(zhàn)。


最終在1718年11月30日瑞典軍隊在圍攻挪威的弗雷德里克斯坦時,卡爾十二世在戰(zhàn)場上被射殺英勇犧牲,年僅36歲

卡爾十二世

于是乎挪威戰(zhàn)役停止了,瑞典軍隊也撤回國內(nèi)。因卡爾十二世無子嗣,所以由他的妹妹烏爾里克·埃萊奧諾拉即位。

烏爾里克·埃萊奧諾拉

戰(zhàn)爭最終在瑞典與俄羅斯在1721年8月30日簽訂《納斯塔德條約》后正式結束。

經(jīng)此一戰(zhàn),瑞典徹底失去了霸權,淪落為一個北歐二流國家并一直持續(xù)至今,而俄羅斯則由此強盛稱霸進入俄羅斯帝國時期

小結

最終大北方戰(zhàn)爭就這樣結束了,那么戰(zhàn)敗的瑞典又經(jīng)歷了什么?此后的瑞典歷史走向何方?瑞典真的就一蹶不振了嗎?


歡迎持續(xù)關注本系列,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nèi)容!


大北方戰(zhàn)爭(下),俄羅斯VS瑞典——瑞典簡史8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共和县| 古丈县| 万盛区| 正镶白旗| 黑水县| 闻喜县| 延寿县| 津南区| 廊坊市| 郧西县| 诸城市| 开阳县| 九龙县| 巴东县| 民县| 镇赉县| 长子县| 西盟| 甘肃省| 布拖县| 清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白河县| 天柱县| 长沙市| 宁安市| 镇江市| 永春县| 南丰县| 漯河市| 宜宾市| 安庆市| 衢州市| 明溪县| 黑河市| 洪洞县| 沅江市| 九龙城区| 商水县| 尖扎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