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印記篇」你的手表是用的什么貴金屬材質(zhì)?
為了順應(yīng)時代,解決用戶的需求,手表各大品牌制造商竭盡所能,制造出功能、材質(zhì)、盤面新穎的手表,以求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而作為消費者,在面對這些手表時除了鑒賞,其實還得認清本質(zhì),如手表采用的哪種貴金屬材質(zhì)等。今天,云時臻品就貴金屬材質(zhì)而言,為大家解析手表外殼雕刻的印記信息。
貴金屬印記的由來

首先我們來了解貴金屬印記是怎么出現(xiàn)的。

早在13世紀末,法國就開始在金器上打印記,時至今日,整個歐洲出現(xiàn)過的印記已經(jīng)超過了3000多種(當初的金匠、銀匠都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印記,以示自己對物品成色負責)。印記過多,市場混亂且不便管理,于是,法國政府對此作出相應(yīng)的改良,成立檢驗機構(gòu),并規(guī)定每個工會組織必須設(shè)計出不同于其他工會組織(只屬于自己)的印記,然后再送檢證明貴金屬的成色,檢驗完成之后烙印上“自己”的印記。這種方式即保護了消費者的權(quán)益,又明確了各方的責任,正因如此一直被推行,這也是手表中貴金屬印記的雛形。
當代常見的貴金屬印記及其含義

對于手表選用的貴金屬材質(zhì)而言,聽得多的無非四種:18K黃金、18K玫瑰金、18K白金、鉑金。而這些都是以黃金為主體的合金材料。比如,18K白金由黃金及鎳、銀、鈀、錳等其他金屬合成;18K玫瑰金由黃金、銅及少量的銀合成。其中的18K意指黃金所占合金的比例,為24分之18或千分之750,這也是現(xiàn)行標注在手表外殼的貴金屬印記之一。
早期常見的貴金屬印記

歐洲16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中葉,其18K金及22K金都以獅子作為印記。后來英國也開始效仿,在懷表外殼打印記(但只有含金量不低于22K的懷表才能標注印記);直至19世紀,18K金才可送檢打印記;約在19世紀中葉以后,15K、12K、9K也可以送檢打印記。

時至1881年,瑞士官方金屬檢驗機構(gòu)正式成立,并統(tǒng)一了黃金純度印記(之前的印記都是由瑞士各州自行決定的),且作出了歸納,分為瑞士生產(chǎn)和非瑞士生產(chǎn)。




瑞士生產(chǎn):瑞士護國女神印記(‘俗稱’女皇頭),代表18K金;松鼠印記,代表14K金;寶劍印記,代表9K金;野鴨印記,代表925純銀;山羊頭印記,代表鉑金(PT950、PT900、PT850)。




非瑞士生產(chǎn):山貓頭印記,代表18K及14K金;‘TB’印記,代表9K金;龍膽花印記,代表925銀及800銀;兔頭印記,代表PT950鉑金。
現(xiàn)行使用的貴金屬印記及實際含義

瑞士在1995年修改貴金屬印記法時規(guī)定,瑞士國犬(圣伯納犬)的側(cè)面頭像被用作瑞士生產(chǎn)貴金屬制品唯一標識,在瑞士,圣伯納狗頭是現(xiàn)行唯一的貴金屬標識,且圣伯納狗頭印記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瑞士專用標識。

除了圣伯納狗頭印記之外,天秤標識(國際通用)也是具有唯一性的貴金屬印記,通過觀察瑞士貴金屬手表外殼,圣伯納狗頭印記(或女皇頭印記)及天秤標識不難被發(fā)現(xiàn)。而天秤標識下面的數(shù)字代表金的純度,外框則代表金的材質(zhì),如菱形外框代表鉑金。
至此,貴金屬印記簡單的概述完,那么您的手表采用的什么貴金屬材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