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君的燒拍回憶錄 16~20

第16塊:蝴蝶Moonbeam
結(jié)構(gòu):林巴面材、紅芳基、林巴、桐木大芯。5+2。大芯很厚。
1992年上市,蝴蝶的芳基四君子之一。這是月光(Moonbeam),而非月光女神(Amultart)。因為偏厚的桐木芯,速度上直追碳素板,在防守和彈擊時很穩(wěn)定,又快。擊打的手感上其實算得上硬實。昨晚剛打了。摩擦的時候,芳基纖維板(不加碳)手感上也會比較柔,好起球,便于制造旋轉(zhuǎn)??傮w來說,可以說拉打皆宜。林巴面材的存在,小力量下摩擦、快撕其實還挺好的。然后因為厚桐木芯的存在,彈擊、攻打啥的也很爽。正手拉沖的話,膠皮要配好透點的,因為板子厚。黑馬君感覺,厚板打防守反擊是比較給力的,由此聯(lián)想到奧恰洛夫ALC在Innerforce Layer ALC的基礎(chǔ)上做厚。

第17塊:斯帝卡北極木
結(jié)構(gòu):北極木面材、云杉力材、阿尤斯大芯。五層純木。
價格:約750元
2016年斯帝卡的“七劍下天山”海報上最后露臉的一塊球板。不得不說它有點顛覆純木五夾的印象。因為它很硬,速度可以跟外置芳碳媲美。傳說中的北極木,應(yīng)該是一種杉木。在北極圈內(nèi)氣溫很低,生長很慢,所以木頭很硬。再配上云杉力材,就是又硬又彈。實戰(zhàn)效果來看,上旋相持真的很穩(wěn)定,失誤很少,又具有速度感。拉沖后也有不錯的形變,也噴。不過,確實還是硬,你沒發(fā)足力時,拉沖對方的下旋球,會感覺費勁。

第18塊:孔芳碳
結(jié)構(gòu):檜木面材、藍芳碳ALC、桐木大芯。3+2。
因為孔令輝用的應(yīng)該是異質(zhì),一面是ALC,一面是純木,所以算不上真正的代表人物。這個孔芳碳,雖然也是3+2的結(jié)構(gòu),但厚度約6.2mm,不厚,吃球挺好的。上手拉球也是很輕松。最早關(guān)于芳碳的“咬球停頓感”好像就是用來描述它的。應(yīng)該說,它這種咬球的局部形變很牛逼,吃球真的穩(wěn),反手也是舒服。但是,局部形變牛逼的,往往整體形變就不突出,于是蓄能就比較一般了。是塊打擺速的好板子。反手彈擊等各項技術(shù)的施展很出彩,落點精準,拉和打都好。就是正手底勁一般。

第19塊:梅茲芳碳(G碼)
結(jié)構(gòu):林巴面材、藍芳碳ALC、阿尤斯、桐木大芯。5+2。
在那個時間段,黑馬君好像是覺得自己小球比較粗糙,都是打得過分暴力,想要加強中等力量下回球的控制力和穩(wěn)定性。比如想打孔芳碳到這塊梅茲芳碳,緣由大抵相似。梅茲芳碳算是Viscaria結(jié)構(gòu)的變種,面材從寇頭改成柔和的林巴,所以摩擦球的感覺就好很多。Vis對于彼時的我來說,還有些生硬。梅茲芳碳雖然面材跟林高遠ALC不一樣,不過達到的效果其實差不多,就是更吃球,弧線感更好。但是,它的力量感比林高遠ALC還差一點。所以也就嘗嘗,然后放棄。

第20塊:梅茲芳碳特注
結(jié)構(gòu):林巴面材、藍芳碳ALC、阿尤斯、桐木大芯。5+2。
買這塊之前,我就知道它不會成為主板。ST柄不是為我所喜,而且手柄被吐了護木液。握感不夠舒服。不過從這塊板可以看到與市售版的區(qū)別。這塊特注比那塊G碼的梅茲芳碳明顯扎實,彈性也更大。手感清晰度也比市售版勝出。黑馬君覺得發(fā)力后的底勁跟Vis差不多了,當然,它也是更吃球些。你會感覺到它比市售版更硬朗,上限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