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愚公”——陳光權(quán)

在潿洲島,客家人祖輩流傳著“輕霜打死單根草,狂風難毀萬木林”的格言,世代遵循著“同船合條命”的精神。沒有人能想象,當?shù)匾晃粡V西老漢歷經(jīng)三十年艱辛,在潿洲島徒手建起一座避風港。
老人名叫陳光權(quán),原本只是潿洲島一名普通島民。一九八六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臺風打破了以往的平靜,一百多艘捕魚的小船來不及趕到避風港,被巨浪掀翻,眾多的漁民在海浪中不見了蹤影,還有的受難者遺體被無情的海水拍回了岸邊。當時只有33歲的陳光權(quán)決定,要為漁民建立一個港口避風。那個時候離陳光權(quán)最近的港口都有幾十公里,大家把船開到那個地方需要兩三個小時。
?

潿洲島東邊的位置有一個小溝岔,過去有許多人都想過在這里建港,但因為此處正對著風暴方向,風急浪高,施工困難,所以都打了退堂鼓。而年輕的陳光權(quán)卻說干就干。父親問他,“你有能力做嗎?”陳光權(quán)認真地回答父親,“我試試”。一頭牛,一根鐵杵,一副手套,他開始了自己三十年的建港奮斗。
陳光權(quán)沒有石料,就到處找石頭來填海。海邊的石頭用完了,陳光權(quán)就把島上的石料廢料一趟一趟全拉了過來。
?

“一頭牛能拉多少斤?”
?“拉一千多斤,兩千斤最重了。有時候一塊就有兩千斤。”
?剛開始,隨著大海的潮起潮落,安放在沙灘上的石塊一塊塊滑入大海,被海水淹沒。忙活了一個月,留下的石頭不過十幾塊,但倔強的陳光權(quán)沒有退縮??恐p肩扛,牛車拉,小小的港口終于有了雛形。誰曾想,一九八九年的一場臺風,把陳光權(quán)建的堤壩全部沖垮。在面對臺風的島嶼建港口,難度正好比愚公移太行王屋。
三十年來,這個倔強的客家漢子,憑借著為鄉(xiāng)親們造福,為漁民們保命的信念,默默地忙碌著。由于勞累過度,當年精壯的漢子如今也早已兩鬢斑白,傷痕累累。他的身上布滿了紫青龍魚痕,他的右手無名指,第一個指關(guān)節(jié)在一次搬運石頭時被壓斷,已經(jīng)完全廢掉。做工作的時候,由于石塊太重,陳光權(quán)要用慢慢撬他們,用力的時候必須咬牙。久而久之,牙根就承受不住了,牙齒一塊一塊的往下掉。海水經(jīng)常吻到他的脖子,甚至蓋過他的頭頂,他把自己所有有精力都用在了這件事兒上。每次來到杳無人煙的地方搬運石塊,身邊只有一頭老黃牛,陪著他裝上了石塊,他們又一起晃晃悠悠的往回走。寂靜的道路上只聽到車輪轉(zhuǎn)動了沙漠。如果你去看他走過的地方,還能看到一片濕透的腳印,甚至帶著點點血跡。三十年如一日,每天超負荷的勞動,幾千斤重量來來回回拖余老黃牛已經(jīng)累死了二十多頭。他手中那根鐵杵跟隨了他四十年,也早已銹跡斑斑,而陳光權(quán)也不在年少。

“做海邊的工作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做的,等潮水退了才可以做,還要抓緊時間做。你同海水斗,是絕對斗不贏的。我建的石頭每一塊都是相連的,互相起支撐作用,海浪才不容易打翻它們?!?/span>
“他說想不建,舍不得。他的性格我也懂,誰說他都不聽的。他要做,就要堅持做下去。人家過年買鞭炮來放,我們家從來沒有錢買這些。尤其是我孩子讀書的時候,確實很凄涼。我一講起這個事情,如果不是真的凄涼,我眼淚不會流下來?!标惞鈾?quán)妻子在講述家庭過往的時候,眼中一直閃爍著三十年歲月的淚花,“人家團團圓圓在家過年,他就回家吃一頓年夜飯,年初一吃一頓早飯,就去港口干活了?!?/span>
“做了三四十年得出這個成績,辛辛苦苦做了三四十年,也只有三哥這樣的人才做得到?!睗迧u的島民都對陳三哥有著很高的敬仰。
?陳光權(quán)的行動大家看在眼里,心生感動,紛紛向他伸出援手。鎮(zhèn)上的學(xué)校為陳光權(quán)的孩子免去了學(xué)費,周圍的鄉(xiāng)親們也經(jīng)常帶著帶來的魚蝦送給陳三哥,空閑時,大家也來幫陳光權(quán)搬石頭。
讓百艘漁船有了避風休憩的地方。四十多米寬的航道,延綿三百多米的港口,每一塊石頭都染著陳光權(quán)的汗水,每一塊石頭都刻著陳光權(quán)的影子。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白龊眠@個港之后呢,下一代人出海就有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遇到臺風的時候就把船停進去,永遠不會出事。”

“我父親以前跟我講過,‘做人要講口齒(要講信用)。你沒有信用就做不了事情’。我現(xiàn)在可以對我父親講,我答應(yīng)你的事情,我已經(jīng)做到了?!?/span>
?
陳光權(quán)的故事說是大,也大,是他個人精神意志的偉大。但若說是小,也只是中華民族萬千偉大奉獻者中的其中之一。造就其理想與信念的,正是流淌在中華大地的軟文化語境。
?
流浪地球2的一段演講深得我心:“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全世界的朋友們,這是一塊15000年前的化石,一根斷裂后又愈合的人類股骨,它是人類文明誕生的標志。在15000年前,大腿骨折是致命的,因為你無法避險和覓食,只能等在原地被野獸吃掉。但這跟股骨愈合了,這就意味著,他受傷以后有人為他處理傷口,有人為他提供水和食物,有人保護他不受野獸的攻擊。正是這種互助、團結(jié),我們才活下來,延續(xù)著文明的活著?!?/span>
?
我再引用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王德峰的一段精彩的演講,令我感慨萬千,“我兒子,我發(fā)現(xiàn)他還是中國人,是什么時候你知道嗎?是在去年,我升級了,我變爺爺了。他生出他的女兒來,我有了我的孫女。我兒子有了他女兒的那一刻,他后來跟我講,‘我心里最柔軟的東西被觸動了,我知道我以后該干什么了’。他馬上作為一個中國人他領(lǐng)會到了,叫那份父女之情吶,不得了的大。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再也不說‘我要自我實現(xiàn)’。我們這個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國人都為下一代奮斗的。我家里一個鐘點工,五十多歲了,我說你在上?;炝藥啄??她說大概十九年了。你也掙了不少錢了吧,你回去房子罩得起吧?她說罩得起。那我說你回去啦,還在這里干嘛?你應(yīng)該去享享清閑的福吧。她說不行,我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兒子,結(jié)婚生子了。第二個孩子現(xiàn)在還在讀大學(xué),還需要幫助他們。想到了孫子,想到了第二個兒子,她繼續(xù)每天干五家,那時我真知道這是個了不起的民族。什么叫為下一代,下一代就是未來,我們這個民族是為未來而奮斗的民族。哪怕這輩子吃了再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過我們的生活就好啦,為下一代開辟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還有另一個民族是這樣的嗎?沒有。就我們中華子孫。”
?我們現(xiàn)在這一代國人,因為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的經(jīng)濟水平隨著城市化進程也變高了,家長更加寵溺孩子,導(dǎo)致了很多孩子即便成年依然是巨嬰,不知責任,并沒有做到三十而立。再加之西方個人主義文化渲染,新青年也逐漸笑談父輩的辛勞,自己不再效仿。然而人心不古并不能掩蓋中華子孫過去的輝煌的歷史。中國古有愚公移山的美妙神話,近代更是有仁人烈士槍桿子和鮮血之中打出了中國人的人權(quán)與尊嚴。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資源、科技,也是過去黃土之上的勞動人民不辭辛勞、懷揣著信仰所生產(chǎn)出來的無價之寶。
?這一份份鋼鐵般的意志與奉獻精神,總是在最危難的時候爆發(fā),而現(xiàn)在和平太久,人的心性也軟了下來,也依然有著像陳光權(quán)一樣的民族英雄在為下一代的安全與幸福奮斗著。但愿陳光權(quán)這樣的好人在社會上更多更廣,小小的我們也可以扛起自己肩上的責任,一起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馬拉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