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阿拉伯時期的里海西岸(二)——9-11世紀(jì)阿塞拜疆三朝興衰史

2021-05-23 15:47 作者:數(shù)學(xué)九十分  | 我要投稿

節(jié)選翻譯自《劍橋伊朗史4》第六章——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W.Madelung,VⅢ. The Sajids, Sallarids and Rawwadids

原本是因為太長分開三章,現(xiàn)在又合并一起

1.薩吉王朝

巴貝克起義雖然轟轟烈烈,但只是暫時削弱了當(dāng)?shù)氐陌⒗雷宓牧α?。(因此)?strong>回歷二七六年(889.5.6-890.4.24回歷二七九年(892.4.3-12.31,哈里發(fā)穆塔米德(al-Mu'tamid[1]任命他手下的一位心腹將領(lǐng)穆罕默德··阿比·薩吉(Muhammad ibn Abi'l-Saj為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總督。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削弱豪強(qiáng)們的獨立趨勢,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占據(jù)亞美尼亞大部的巴格達(dá)特王朝(Bagratid)的發(fā)展勢頭。薩吉家族來自中亞的烏什魯薩納地區(qū)(Ushrusana[2],先祖為粟特人(Soghdian[3]。穆罕默德之父阿布·薩吉·德伏達(dá)··德伏達(dá)什特(Abu'l-Saj Devdad ibn Devdasht[4]隨阿拔斯將領(lǐng)阿福欣(al-Afshīn[5]征戰(zhàn),與巴貝克的決戰(zhàn)中表現(xiàn)突出,嶄露頭角。之后效忠王室,主政多省。[6]他死于回歷二六六年(879.8.23-12.31,留有二子:穆罕默德與優(yōu)素福,他們繼承了父親的事業(yè)。

個人補(bǔ)充:阿布·薩吉因平定巴士拉黑奴起義不力,被革職,因此他在876年投向薩法爾,誰知薩法爾迅速敗于穆瓦法格手下,他處境十分尷尬,幸好在他死后薩法爾王朝與阿拔斯王朝達(dá)成和平,其子穆罕默德被派往作為薩法爾王朝在麥加的代表,隨后被穆塔米德任用,派往敘利亞,在阿拔斯將領(lǐng)伊斯哈克··昆達(dá)吉(Ishaq ibn Kundaj)帳下聽用。穆罕默德頗有野心,他后來反叛伊斯哈克,投靠埃及的突倫王朝儲君胡馬賴韋(Khumarawayh),但好景不長,胡馬賴韋放棄了他選擇了伊斯哈克,他被擊敗,只能逃到穆瓦法格處,穆瓦法格便派他擔(dān)任阿塞拜疆總督

穆罕默德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征討桀驁不馴的阿卜杜拉··哈桑·哈姆丹尼('Abd-Allah ibn al-Hasan al-Hamdani,他是哈姆丹家族[7]阿塞拜疆分支的族長,占據(jù)馬拉蓋(Maragha回歷二八零年(893.3.23-12.31,在穆罕默德許諾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后,阿卜杜拉開城投降,但穆罕默德翻臉不認(rèn)賬,將其殺死,并抄沒其家。雖然穆罕默德以馬拉蓋為首都,但他卻常年居于巴爾達(dá)?!?strong>為了方便與亞美尼亞開戰(zhàn)】隨后他便將目光投向了亞美尼亞,當(dāng)時巴格拉特國王斯穆巴特一世(Smbat I,或譯斯慕派)在890年繼位。穆罕默德先是以哈里發(fā)的名義給他送去一頂王冠與大批禮物,以此宣稱阿拔斯王朝的霸主地位。但斯穆巴特于892年向拜占庭皇帝派遣使者,穆罕默德聽聞后揚(yáng)言要發(fā)動進(jìn)攻,不過在斯穆巴特送去一封外交信函之后,穆罕默德頓時偃旗息鼓了[8]。巴達(dá)拉特王朝接著便攻占了德溫(Dvin,阿拉伯語為達(dá)比勒[Dabil],895年入侵格魯吉亞(Georgia)與阿爾巴尼亞(即阿蘭)。為了遏制其在北部的擴(kuò)張,穆罕默德在895年悍然進(jìn)攻,攻占了納希切萬(Nakhchivan與德溫,但隨即便慘遭失敗,被迫議和停戰(zhàn)。

穆罕默德實力逐漸壯大,遂生不臣之心。他公開反叛朝廷,并拒繳其省份的賦稅。同時,他將烏什魯薩納之王的傳統(tǒng)頭銜“阿福欣”作為姓氏。【不過一粟特士卒,竟敢僭稱王姓】這些信息都是從一枚鑄有他名字的錢幣中獲知,這枚錢幣出產(chǎn)于回歷二八五年(898.1.28-12.31的巴爾達(dá)城。然而,由于要整備軍隊與亞美尼亞開戰(zhàn),他沒過多久還是承認(rèn)了哈里發(fā)的權(quán)威,并得以繼續(xù)統(tǒng)治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之后)他率領(lǐng)著軍隊如尖刀一般直插巴格拉特朝腹地,攻占其國都卡爾斯(Kars,俘虜了王后【此處可牛】,并將其國庫劫掠大半。899年,他同意以王后交換斯穆巴特之子阿碩特(即阿碩特二世,Ashot II為人質(zhì)。之后,他很快又入侵瓦斯普拉干(Vaspurakan[9],迫使其城主、阿爾茨魯尼國(Ardzrunid[10]王公薩爾吉斯·阿碩特(Sargis Ashot)稱臣,并派遣他的兄弟作為人質(zhì)。接著他隨之進(jìn)占了早已落入穆斯林之手(但還不歸阿拔斯王朝管轄)的第比利斯城(Tiflis),并撕毀了與斯穆巴特的和約,再度攻入巴格拉特腹地,欲直搗黃龍,一舉擒獲國王,可惜未竟全功。[11]

在取得這些輝煌的勝利后,他對王朝的所謂“忠誠”再度變得可疑起來。回歷二八七年(900.1.7-12.25,他察悉了[朝廷內(nèi)的]一個陰謀(plot),為此他希望借此謀取迪亞穆達(dá)爾(Diyar Mudar[12]的管轄權(quán)。[13]但與此同時,他發(fā)現(xiàn)薩爾吉斯的那位兄弟趁他不備逃走了,為了報復(fù),他再次攻入了瓦斯普拉干,而薩爾吉斯在他攻入前便跑掉了。穆罕默德留下一支軍隊占據(jù)此城,隨后回軍巴爾達(dá),準(zhǔn)備與斯穆巴特再次開戰(zhàn),但因為他染上了傳染病,于回歷二八八年(901.1.1-12.15暴斃,他的野望也隨之深埋冢中。

穆罕默德死后,眾將士便擁立其子德伏達(dá)繼位,但僅在位五月,便遭叔父優(yōu)素福推翻。優(yōu)素福上位后遷都至阿爾達(dá)比勒,將馬拉蓋的城墻徹底摧毀。斯穆巴特試圖直接向哈里發(fā)穆克塔菲(al-Muktafi)歸屬,放棄獨立,以擺脫薩吉王朝的控制。當(dāng)優(yōu)素福命他前來覲見朝貢時,他斷然拒絕。于是優(yōu)素福便興兵進(jìn)犯。回歷二九零年(903.1.1-11.23,雙方達(dá)成協(xié)議。斯穆巴特還是接受了優(yōu)素福賜予的王冠,承認(rèn)薩吉王朝的宗主權(quán)。此時優(yōu)素福與哈里發(fā)之間本已確立的關(guān)系逐漸變得劍拔弩張[14],(甚至)在回歷二九五年(908.1.1- 9.29巴格達(dá)方面派出一支軍隊前往討伐優(yōu)素福。直到新君穆克塔迪爾登基后,雙方在巴格達(dá)通過談判達(dá)成和議[15]。這件事情能以促成有賴于新任維齊爾伊本·福拉特(Ibn al-Furat的努力,因此優(yōu)素福決定在他鑄造的錢幣中時不時印上維齊爾的名字。次年(909),薩吉王朝正式被朝廷授予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統(tǒng)治權(quán)。

此前優(yōu)素??姑蛔竦臅r候斯穆巴特(不僅不相助,而且還)尋求哈里發(fā)的支持,厲兵秣馬,蠢蠢欲動。優(yōu)素福對他的騎墻行為懷恨在心,在解決巴格達(dá)的事情后,他立馬點兵出擊,要在亞美尼亞展現(xiàn)自己的實力。他先與瓦斯普拉干王公加吉克一世(Gagik結(jié)盟,加吉克因為要和斯穆巴特爭奪納希切萬,所以主動投靠優(yōu)素福。優(yōu)素福封他為國王,為其加冕,并拒絕了斯穆巴特企圖和好的建議,將其使者霍漢尼斯主教(Catholicos Hovhannes[16]監(jiān)禁起來。回歷二九六年(909.1.1-9.19,他進(jìn)占納希切萬,并在加吉克的幫助下攻入休尼克(Siunikh。優(yōu)素福正準(zhǔn)備越過休尼克乘勝追擊,但由于寒冷的天氣只能呆在德溫度過冬季[17]。第二年(910),斯穆巴特的兩個兒子阿碩特·埃爾卡斯(Ashot Erkath,即阿碩特二世)與穆舍爾(Mushel)率亞美尼亞王軍從埃里溫北部來襲,但被優(yōu)素福擊敗,穆舍爾不慎被擒。斯穆巴特退守固若金湯的埃倫賈克堡(Erenjak[18],被優(yōu)素福團(tuán)團(tuán)包圍,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暫時陷入了僵局。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斯穆巴特(只身一人)主動請降。優(yōu)素福本來想放了他,但隨后又改變主意,把他囚禁起來,繼續(xù)攻城。過了一年(914),眼見埃倫賈克久攻不下,他把斯穆巴特拉到城墻下肆意折磨,令其痛苦不堪,希望能迫使守軍投降(然而失敗了)。他只能將斯穆巴特吊死在德溫城外(憤憤而還)[19]。這場戰(zhàn)爭破壞范圍甚廣,且伴隨著一波鎮(zhèn)壓宗教信仰的浪潮。地理學(xué)家伊本·豪卡爾(Ibn Hauqal)談到優(yōu)素福(Yusuf)對亞美尼亞的穆斯林十分殘酷[20]并指出巴格達(dá)人拒絕買亞美尼亞的奴隸,因為他們已經(jīng)是齊米(ahl al-dhimma[21]了。[22]

起初,對于繼承其父之位,努力想要興復(fù)王室、恢復(fù)舊土的阿碩特二世,優(yōu)素福仍然持?jǐn)硨B(tài)度。在加吉克拒絕與他進(jìn)一步合作后【反骨的也太快了點】,他便轉(zhuǎn)而扶持擁有“斯帕拉佩特(Sparapet[23]頭銜的阿碩特··沙普(Ashot ibn Shapuh[24]為王,并在德溫為其加冕,以制衡加吉克與阿碩特二世。不過阿碩特二世獲得國內(nèi)大部分的支持,同時優(yōu)素福也無暇顧及(他的行動)【即下文的繳稅之事】,最終(等到大勢已成后)在約回歷三零四年(917.1.1-6.23承認(rèn)了他的地位,并封其為王。

隨著優(yōu)素福的后臺伊本·福拉特被撤職,他開始不遵上命,將每年上交的賦稅私自扣下了一部分,回歷三零三年(915.7.17-916.7.4,他更是將哈里發(fā)的使者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不過之后又放了他出來,將他送走,當(dāng)然也少不了錢財相贈[25]?;貧v三零四年(917.1.1-6.23伊本·福拉特重歸維齊爾之位,此時優(yōu)素福已從薩曼王朝手中奪得贊兼、阿卜哈爾、加茲溫與雷伊等地,并展示了一封來自巴格達(dá)的信,宣稱前任維齊爾已經(jīng)授權(quán)他管理這些地方。他希望伊本·福拉特能為他撐腰,但是哈里發(fā)穆克塔迪爾因他這種(目無王法的)行為大發(fā)雷霆,并從巴格達(dá)派出一支軍隊前往征討,可惜出師不利,被優(yōu)素福擊敗。此時大元帥[26]穆尼斯(Abū'l-?asan Mu'nis[27]率軍前來支援,優(yōu)素福退守阿爾達(dá)比勒。盡管伊本·福拉特在朝中盡力斡旋,但哈里發(fā)仍然拒絕任命他管理這些地方[28]。穆尼斯先與優(yōu)素福戰(zhàn)于阿爾達(dá)比勒附近,不利,退還。不過一年后(回歷三零七年[919.6.3-12.31])他成功扭轉(zhuǎn)戰(zhàn)局,擊敗優(yōu)素福,將其生擒,解回巴格達(dá)。穆克塔迪爾把他丟進(jìn)監(jiān)獄關(guān)了三年。【應(yīng)該只是敲打敲打他】期間優(yōu)素福的突厥侍衛(wèi)[29]蘇布克(Subuk)在擊敗反對者后掌控了阿塞拜疆,被朝廷任命為總督。

優(yōu)素福在回歷三一零年(922.5.1-12.31被釋放,派往管理雷伊、加茲溫、阿卜哈爾、贊兼與阿塞拜疆?!?strong>終究是讓步了,同時也是因為薩拉爾、阿拉維德、德萊木人對這些地方都虎視眈眈】蘇布克對他一直忠心耿耿,因此他上任后繼續(xù)任用蘇布克主政阿塞拜疆。雷伊前任總督起兵造反,攻下雷伊,優(yōu)素福于回歷三一一年(924.1.1-4.8率軍平叛,大敗之,并殺死敵首。隨即他率軍前往攻打哈馬丹時,他的副手被雷伊城的民眾們趕出了城,他只能在回歷三一三年(925.3.29-12.31回軍坐鎮(zhèn),之后很快回到阿塞拜疆。回歷三一四年(926.3.19-12.31,他被朝廷調(diào)往伊拉克,負(fù)責(zé)對卡爾馬特派(Qarmatis[30]的戰(zhàn)事,這群暴徒盤踞在巴林(Bahrain,在當(dāng)?shù)卮笏疗茐摹R荒旰螅?27)他在庫法附近與這伙暴徒交戰(zhàn),不幸戰(zhàn)敗被擒,并在數(shù)月之后(回歷三一五年[928.1.1-2.24])被殺。他手下的突厥士兵(聽聞此訊后)有一部分投靠了朝廷,并在軍隊中形成了一個薩吉軍團(tuán)[31]。

優(yōu)素福死后,他的侄子——穆罕默德·薩吉次子阿布·穆薩菲爾·法特赫(Abu ’l-Musāfir Fath)被哈里發(fā)任命為阿塞拜疆總督。一年半后(929)他在阿爾達(dá)比勒被自己的奴隸毒死。盡管薩吉王朝在他手中結(jié)束了,但是阿塞拜疆并沒有重歸朝廷掌控。

[1] 阿拔斯王朝哈里發(fā)(870-892在位),依靠其兄弟、宗室名將穆瓦法格,國勢得到中興

[2] 即蘇対沙那(Sutrushana),費爾干納西側(cè)。西域古地,今塔吉克斯坦伊斯塔拉夫尚(Istarawshan)

[3] 原注:采自V. 米諾爾斯基,《高加索歷史研究》p. Ⅲ, n. Ⅰ.

[4]阿拔斯時期比較著名的一位將領(lǐng)、總督

[5] 阿福欣(al-Afshīn)是蘇対沙那統(tǒng)治者的傳統(tǒng)頭銜,此處指蘇対沙那王族海達(dá)爾·本·卡烏斯(?aydar ibn Kāwūs,死于841年),?阿拔斯王朝名將,參與平定巴貝克起義,因政斗而死

[6] 原文為and later served the caliphs in various provinces.

[7] 就是后來開創(chuàng)哈姆丹王朝的哈姆丹家族

[8] 原文為Muhammad threatened to attack him, but was pacified by a diplomatic letter of the king.

[9] 亦作瓦斯普拉坎

[10] 據(jù)說其血統(tǒng)可追溯到亞述帝國君主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

[11] 原文為again invaded the Bagratid heartland but failed to capture the king.

[12] 阿拉伯伊拉克(Jazira分為三個省份:迪亞巴克爾(Diyar Bakr)、迪亞穆達(dá)爾、迪亞拉比耶(Diyar Rabi'a),迪亞意為“……的住所”,其后綴皆是部落名。迪亞穆達(dá)爾位于幼發(fā)拉底河中游兩岸的區(qū)域,從薩莫薩塔(Samosata)地區(qū)到阿納(Anah)鎮(zhèn),包括巴里赫河和哈伯河下游地區(qū)。它的主要城市是南部的拉卡和北部的埃德薩(Edessa,阿拉伯語為al-Ruha),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哈蘭(Harran)和薩魯吉(Saruj)。

[13] 原文為for in 287/900 a plot was uncovered by which he hoped to gain possession of Diyar Mudar.

[14] 原文為Yiisuf's relations with the caliph, which had never been formalized, became increasingly strained

[15] 原文為Only after the accession of the caliph al-Muqtadir was a settlement negotiated in Baghdad

[16] Catholicos(卡托利科斯)是一個在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亞述教會等部分東方基督教使用的頭銜。此頭銜用于一些東正教自治教會或是東方正統(tǒng)教會的領(lǐng)袖身上,通常會配合宗主教的頭銜一并使用。這個頭銜通常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的歷代領(lǐng)袖所使用,因此這位霍漢尼斯可以說是一位重量級人物。

[17] 原文為Pursuing Smbat across the country, he spent the winter in Dvin

[18] 今阿林賈(Alinja)

[19] 原文為Smbat was besieged by Yusuf in an impregnable fortress and finally surrendered voluntarily in order to stop the bloodshed.Yusuf at first permitted him to leave, but then seized him again and imprisoned him for a year. During the siege of Erenjak, probably in 301/914, Yusuf had him tortured and killed before the ramparts of the fortress in the hope of inducing the garrison to surrender and then sent his body to be hung in Dvin.

[20] 原文為The geographer Ibn Hauqal remarks upon the unprecedented harshness which Yusuf introduced into the Muslim treatment of the Armenians

[21] 意為“被保護(hù)民”, 是指在以沙里亞法規(guī)為基礎(chǔ)的伊斯蘭國家中信仰其他一神教的人(有經(jīng)者),而多神教與無神論者則不在被保護(hù)的范圍內(nèi)。這一詞匯最早指猶太教徒,后來擴(kuò)展到了基督徒、祆教徒,甚至佛教徒,及所有的非穆斯林。在生活上有許多限制。

[22] 原注:采自伊本·豪卡爾著作343頁

[23]斯巴拉佩特,是古代和中世紀(jì)亞美尼亞軍隊最高指揮官的世襲頭銜。起源于公元前2世紀(jì),相當(dāng)于帕提亞時期的斯帕德(Spahbed)(“高級警官,總司令”)。后來這個頭銜由巴格拉特王朝和阿爾茨魯尼王朝所擁有。

[24] 他是阿碩特二世的堂兄

[25] ,原文為though later he released him and sent him back with presents and money.

[26] 原文為commander-in-chief

[27] 綽號穆扎法爾(al-Mu?affar,勝利者)和哈迪姆(al-Khadim,太監(jiān)),阿拔斯王朝將領(lǐng)、權(quán)臣,死于933年

[28] 原文為Despite the intercession of Ibn al-Furat for him the caliph still refused to confirm him in the governorship of his provinces

[29] 即古拉姆(ghulam),意為“經(jīng)過訓(xùn)練的奴隸”,從突厥奴隸中選拔,擔(dān)任統(tǒng)治者的侍衛(wèi),逐漸成為一種職業(yè)化的軍隊,對中世紀(jì)的波斯地區(qū)影響巨大

[30] 易司馬儀派的分支,思想十分激進(jìn),宣稱隱遁的第七代伊瑪目即將復(fù)臨,號召建立一個財產(chǎn)公有、人人平等的美好社會,反對遜尼派的教義主張,以“圣戰(zhàn)”推翻阿巴斯王朝的統(tǒng)治,其追隨者日眾。899年占據(jù)巴林地區(qū),建立卡爾馬特共和國,四處出擊大肆破壞,瘋狂屠殺朝圣者,1077年共和國滅亡

[31] 【原注2:米斯凱韋在其著作第一卷116頁中記述924年穆尼斯率領(lǐng)的軍隊時便提及到“薩吉軍團(tuán)”,這似乎是錯誤的

原文為The mention of Sajiyya troops under Mu'nis in 311/924 by Miskawaih, vol. 1, p. 116,seems to be erroneous.】

2.薩拉爾王朝

法特赫死后,瓦西夫·希爾凡尼(Wasif al-Sharvani奪得阿塞拜疆,在穆弗里·尤素菲(Muflih al-Yusufi的支持下得以在同年(929)繼任總督之位。從錢幣上看,他的統(tǒng)治結(jié)束時間在回歷三二三年(935.1.1-11.29)后?;貧v三二五年(937.1.1-11.7,摩蘇爾哈姆丹王朝君主哈桑··阿卜杜拉即著名的納綏爾·道萊(Nasir al-Dawla),賽弗·道萊之兄】派遣一個曾躲在他那尋求庇護(hù)的薩吉軍團(tuán)的軍官納奇夫(Nazif前往征服阿塞拜疆,不過顯然沒有成功。到了回歷三二六年(938.1.1-10.28,阿塞拜疆由戴薩木··易卜拉欣·庫爾狄(Daisam ibn Ibrahim al-Kurdi)掌控了大局[1]

戴薩木之父易卜拉欣的父名為“伊本·沙茲魯亞(ibn Shadhluya)”[2],從這個極具伊朗特色的名字來看,他很可能是庫爾德人出身。他是摩蘇爾地區(qū)的哈瓦利吉派首領(lǐng)哈倫·瓦齊基(Harun al-Waziqi的親密戰(zhàn)友。當(dāng)哈倫在回歷二八三年(896.2.19-12.31被哈里發(fā)穆塔迪德(圍剿并)抓住時,易卜拉欣逃到阿塞拜疆,與當(dāng)?shù)匾恢鞝柕氯说氖最I(lǐng)之女結(jié)婚,生下了戴薩木。戴薩木與其父一般也是哈瓦利吉派信徒,受優(yōu)素福雇傭,逐漸打響了自己的名氣。

戴薩木起初發(fā)家時依靠庫爾德人【可能是他母親的部落】,而此時德萊木人也很快擴(kuò)張到阿塞拜疆并將其吞并。回歷三二六年(937.11.8-12.31,一位吉蘭人出身的將領(lǐng)拉斯卡利··馬爾迪(Lashkari ibn Mardi率一支由吉蘭人與德萊木人組成的軍隊入侵阿塞拜疆,他曾效力于三位統(tǒng)治者:馬坎··卡基(Makan ibn Kaki與齊亞爾王朝的君主馬爾達(dá)維奇、武什吉爾兩兄弟。他成功趕走戴薩木,但隨后戴薩木在武什吉爾的援助下恢復(fù)了統(tǒng)治【由此推測拉斯卡利應(yīng)該是離開或背叛武什吉爾自己單干】。(不過經(jīng)過這些事情后)戴薩木[威望大失,]手下的庫爾德人戰(zhàn)士變得難以控制、約束,(一些首領(lǐng))還將手伸進(jìn)了他的一些領(lǐng)地里[3]。因此他開始雇傭德萊木人軍隊,這支軍隊以穆罕默德·本·穆薩菲爾的兒子薩耳盧克(Sa‘luk,阿拉伯語為蘇盧克[suluk]為首領(lǐng)。戴薩木憑借他們來制衡庫爾德人,并借機(jī)抓了幾個(心懷鬼胎的)庫爾德人首領(lǐng)。

戴薩木的維齊爾阿布·卡西姆·賈法爾··阿里(Abu'l-Qasim Ja'far ibn 'Ali,曾在優(yōu)素?!に_吉手下管理財務(wù),同時也是一個易司馬儀派教士。由于他針對戴薩木的陰謀暴露了,他被迫在回歷三三零年(941.9.26-942.9.14逃往塔魯姆。當(dāng)時伊本·穆薩菲爾已被自己的兩個兒子瓦赫蘇丹(Vahsudan馬爾祖班(al-Marzuban推翻,他鼓動馬爾祖班攻打阿塞拜疆。經(jīng)過一番秘密的書信往來,他成功使戴薩木軍中的一些將領(lǐng)向馬爾祖班效忠,特別是德萊木人[4]。當(dāng)馬爾祖班于同年(回歷三三零年)攻入阿塞拜疆、與戴薩木交戰(zhàn)時,戴薩木手下的德萊木人頓時臨陣倒戈,投向敵軍。戴薩木驚慌失措,只能逃往瓦斯普拉干投靠阿爾茨魯尼王加吉克,此前他和加吉克的關(guān)系不錯。

馬爾祖班(在賈法爾的幫助下)成為易司馬儀派教徒,并任命賈法爾為維齊爾,允許他在自己的領(lǐng)土內(nèi)公開傳播易司馬儀派。不過很快賈法爾便因自己的地位而感到驚懼[5]。(為此)他(向馬爾祖班)請求前往大不里士,到那之后他便邀請戴薩木與自己結(jié)盟,同時幫助當(dāng)?shù)孛癖姎⒌袅私y(tǒng)治大不里士的德萊木人首領(lǐng)。當(dāng)戴薩木到大不里士時,所有不被馬爾祖班重用的庫爾德人又重新(投奔他)聚集在他周圍[6]

馬爾祖班(聞訊后)率軍趕來擊敗了他們并將他們圍在大不里士城內(nèi)。他向賈法爾表達(dá)了自己的善意,因此賈法爾又一次投靠了他,并且他希望(在這件事情后)他能夠賦閑在家,不再擔(dān)任官職[7]。在馬爾祖班即將攻破大不里士前,戴薩木及其余眾棄城而逃,逃到阿爾達(dá)比勒。馬爾祖班得到了他兄弟瓦赫蘇丹的支援,再次將他圍在城內(nèi),之后通過賄賂戴薩木的新任維齊爾(對其勸說),戴薩木最終在回歷三三一年(942.9.15-943.9.3投降。戴薩木受到了馬爾祖班的善待,并應(yīng)其要求派他負(fù)責(zé)塔魯姆的城堡守衛(wèi)[8]。而此前協(xié)助戴薩木守城的阿爾達(dá)比勒的望族則受到嚴(yán)峻的懲罰:第一,破財擋災(zāi),獻(xiàn)上一份厚禮;第二,親自動手拆除城墻[9]?;貧v三四四年(955.4.27-12.31前伊本·豪卡爾游歷阿塞拜疆時(曾寫到)賈法爾還是再度擔(dān)任了維齊爾,他的傳教活動十分成功,伊本·豪卡爾著作中便記載了當(dāng)?shù)赜泻芏嘁姿抉R儀派教徒。

馬爾祖班如今總算是真正掌控了外高加索東部與阿塞拜疆全境,(甚至)從錢幣上看,他在回歷三三三年(945.1.1-8.12還獲得了對德溫(Dvin)的統(tǒng)治權(quán)[10]。與此同時,在這年春天,一伙羅斯人(即當(dāng)時的基輔羅斯)乘舟沿庫拉河順流而下,擊敗巴爾達(dá)城的守軍,攻占了此城。這些守軍是馬爾祖班派往此地的總督在當(dāng)?shù)卣心嫉?strong>民兵部隊[11]【戰(zhàn)斗力自然不咋地】。起初這伙羅斯人對當(dāng)?shù)乩习傩胀?,但是這群民眾[12]可不領(lǐng)情,在穆斯林軍隊前來收復(fù)此城時公開對他們進(jìn)行援助,因此(在后來)這些民眾大部分被羅斯人所殺,其余的那些人在交出自己所有的財產(chǎn)后被趕了出去。穆斯林的圣戰(zhàn)者們[13](聽聞此事后)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匯集在馬爾祖班麾下以對抗這些異教徒、入侵者。然而盡管馬爾祖班在兵力上極占優(yōu)勢,但還是屢敗于羅斯人之手。幸而這些羅斯人由于貪吃新鮮水果而導(dǎo)致產(chǎn)生流行病【應(yīng)該是拉肚子那種,或者水土不服】,導(dǎo)致他們身體變得虛弱。馬爾祖班在這時組織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zhàn),干掉了羅斯人的首領(lǐng)與700名羅斯戰(zhàn)士。其余眾退守至巴爾達(dá)的城堡內(nèi)。

正當(dāng)馬爾祖班將其包圍?。?zhǔn)備一舉將其殲滅之時),他聽聞摩蘇爾君主納綏爾·道萊派他侄子侯賽因··賽德率軍攻取阿塞拜疆,此時侯賽因已打到薩爾馬斯(Salmas地區(qū),當(dāng)?shù)氐?strong>哈茲班尼部(Hadhbani庫爾德人在加法爾··沙苦亞(Ja'far ibn Shakuya的率領(lǐng)下投靠了哈姆丹王朝。原來早在回歷三三一年(942.9.15-12.31馬爾祖班還在和戴薩木打生打死的時候,已經(jīng)控制巴格達(dá)朝廷的叔侄倆便向哈里發(fā)穆塔基討得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統(tǒng)治權(quán)?!?strong>馬爾祖班:我或許不是人,但你們是真的狗.jpg

馬爾祖班聽聞此訊,命一支小部隊牽制羅斯人,自己則率主力大軍火速回軍迎戰(zhàn),在回歷三三四年(945.8.13-946.8.1的冬季大敗之,侯賽因不久便被納綏爾召回,準(zhǔn)備應(yīng)對在巴格達(dá)的一場戰(zhàn)役?!?strong>與白益王朝爭奪哈里發(fā)朝廷歸屬】而羅斯人乘此時機(jī)載著戰(zhàn)利品與俘虜離開了巴爾達(dá),揚(yáng)長而去。

回歷三三七年(948.7.11-949.6.30,馬爾祖班派往白益王朝的使者遭到穆儀茲·道萊(Mu'izz al-Dawla的羞辱,這不禁使他勃然大怒,他決定率軍強(qiáng)奪魯肯·道萊的雷伊城。魯肯·道萊收到消息后先是(派遣使者)向馬爾祖班請求進(jìn)行外交談判,以拖延他的進(jìn)軍速度。[14]等到魯肯的兩個兄弟率軍趕來支援后立馬出擊,在加茲溫附近大敗馬爾祖班,并將其擒獲。瓦赫蘇丹當(dāng)時被馬爾祖班留在后方作為副帥,聽聞此消息后他撤回了塔魯姆。而此時馬爾祖班敗軍中的德萊木人將領(lǐng)逃到關(guān)押穆罕默德··穆薩菲爾的地方,將他釋放,簇?fù)碇巴栠_(dá)比勒。不過沒過多久穆罕默德便得罪了這些人,被迫逃回瓦赫蘇丹處。瓦赫蘇丹將他關(guān)進(jìn)一個城堡內(nèi),他在953年前去世?!具@個父親真是神憎鬼厭,兩個兒子都嫌晦氣的那種】

在此期間,魯肯·道萊給原薩曼王朝徒思(Tus)總督、現(xiàn)已叛逃白益的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扎克(Muhammad ibn 'Abd al-Razzaq提供軍隊,命他前往攻占阿塞拜疆。面對這種情形,瓦赫蘇丹重新任用(守衛(wèi)塔魯姆堡的)戴薩木,派他前往主持當(dāng)?shù)厥聞?wù)。瓦赫蘇丹此舉大概是為了幫助馬爾祖班的兒子們在他被俘的這段時期(守住這份家業(yè))[15],且戴薩木熟悉當(dāng)?shù)丨h(huán)境,能迅速獲得當(dāng)?shù)貛鞝柕氯说闹С?。?dāng)伊本·阿卜杜·拉扎格攻進(jìn)時,戴薩木退守阿蘭。回歷三三八年(949.7.1-950.6.19,伊本·阿卜杜·拉扎格連連受挫,只能撤回雷伊,戴薩木又獲得了對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控制。

回歷三四一年(952.5.29-953.5.17,馬爾祖班同監(jiān)獄中逃出,(招攬舊部)攻打戴薩木,此時戴薩木已篡奪其位。由于戴薩木手下的德萊木人首領(lǐng)叛逃,他慘敗于阿爾達(dá)比勒附近,僅以身免。他逃到亞美尼亞,尋求當(dāng)?shù)鼗浇掏豕谋幼o(hù),然而一年后他就被趕了出來,只能逃往巴格達(dá)尋求穆儀茲·道萊的庇護(hù),穆儀茲隆重接待了他。不過回歷三四三年(954.5.7-955.4.26,魯肯·道萊與馬爾祖班停戰(zhàn)議和,并娶了他的女兒。這下戴薩木在白益王朝可就得不到幫助了,為了重建他的王國,他投靠了哈姆丹王朝,得到了阿勒頗哈姆丹王朝的君主賽弗·道萊(saif al-Dawla的支持,他在回歷三四四年(955.4.27-956.4.14占據(jù)薩爾馬斯,承認(rèn)哈姆丹王朝的宗主權(quán)。(很遺憾,)他隨即就被馬爾祖班驅(qū)逐,一開始他逃到阿爾茨魯尼王、加吉克一世之子德瑞尼克(Derenik)處。后來德瑞尼克迫于壓力,抓住了他,送往馬爾祖班處。馬爾祖班戳瞎了他的眼睛,并將他關(guān)了起來。馬爾祖班死后,他也被馬爾祖班的手下殺掉。

抓住戴薩木后,馬爾祖班的統(tǒng)治便恢復(fù)了平靜,直到他回歷三四六年(957.4.4-12.31去世。從伊本·豪卡爾引用的一份回歷三四四年(955.4.27-956.4.14的附屬國名單來看,他的權(quán)威已經(jīng)得到高加索地區(qū)與亞美尼亞諸小國的認(rèn)同。他死前指定其弟瓦赫蘇丹為繼承人,但是他麾下的各城將領(lǐng)[16]不希望大權(quán)落入其手,而是遵從馬爾祖班先前的指示,讓馬爾祖班的兒子賈斯坦、易卜拉欣、納賽爾相繼進(jìn)行統(tǒng)治。當(dāng)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能在此地行使任何權(quán)力時[17],瓦赫蘇丹回到了自己的領(lǐng)地塔魯姆。賈斯坦控制阿塞拜疆,其弟易卜拉欣作為副王統(tǒng)治德溫。不過在瓦赫蘇丹的離間下,他那三個侄子的不和很快便爆發(fā)出來[18]。尤其是賈斯坦無心政事,將越來越多的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后宮(harem[19]里。回歷三四九年(960.3.3-12.31,故哈里發(fā)穆克塔菲之孫伊斯哈克··伊薩(Ishaq ibn 'Isa在吉蘭發(fā)動叛亂,并自號“穆斯塔吉爾·比拉(al-Mustajir bi'llah”,希望能在吉蘭西部的遜尼派中尋找支持者。此時賈斯坦的前任維齊爾從監(jiān)獄中逃出,(聽聞此事后)邀請他到穆甘平原(Muqan,在那穆斯塔菲找到了自己所需的支持者。然而賈斯坦和易卜拉欣合力擊敗了他,并將其擒住,他最終死在監(jiān)獄里。

很快瓦赫蘇丹便成功誘騙賈斯坦與納賽爾帶著他們的母親到塔魯姆,隨即便被囚禁起來。他立馬派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瓦赫蘇丹前去掌控阿塞拜疆。易卜拉欣當(dāng)時正在亞美尼亞,他聽聞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立馬召集軍隊抵抗伊斯瑪儀,并計劃著救兄弟出來。瓦赫蘇丹見此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他那兩個侄子和嫂子給做掉了。易卜拉欣也被伊斯瑪儀的支持者趕出阿塞拜疆,只能控制著亞美尼亞。從錢幣上看,在回歷三五一-三五四年(962.2.9-965.12.31)間,易卜拉欣再次召集了大軍攻打伊斯瑪儀,而伊斯瑪儀也在戰(zhàn)斗中身亡。這時易卜拉欣已經(jīng)打到阿爾達(dá)比勒,并大肆破壞瓦赫蘇丹的領(lǐng)地(燒殺搶掠),瓦赫蘇丹(抵擋不?。┨拥降氯R木。不過,最終在回歷三五五年(966.1.1-12.16,易卜拉欣被瓦赫蘇丹的部隊擊敗,瓦赫蘇丹借此勝利回到了塔魯姆。

由于被自己的部隊拋棄,易卜拉欣無法,只好前往雷伊投靠魯肯·道萊。魯肯·道萊熱情地接待了二舅哥brother-in-law,為此特地派遣自己的維齊爾伊本·阿米德(Ibn al-'Amid[20]率軍助其復(fù)位。伊本·阿米德迅速完成任務(wù),并代易卜拉欣對當(dāng)?shù)氐墓傺冒l(fā)號施令。隨即他秘奏[21]魯肯·道萊,提議吞并薩拉爾王朝,因為他不能一直保持當(dāng)?shù)鼐謩莅卜€(wěn),同時也會耗資甚多。但魯肯·道萊不愿辜負(fù)易卜拉欣對自己的信任,因此駁回了此事 ,并將伊本·阿米德調(diào)回。

伊本·阿米德離開后,瓦赫蘇丹又卷土重來,在攻占阿爾達(dá)比勒后將其焚毀。易卜拉欣只能和他的叔叔議和,割讓了米亞內(nèi)(Miyana)一帶的地區(qū)給他。之后的日子里易卜拉欣努力想要重建對外高加索地區(qū)的穆斯林小國的權(quán)威。但(由于實力不足)只是取得部分勝利,反而助長了這些小國的獨立趨勢。[22]在易卜拉欣去世(983)前,他的政權(quán)已然四分五裂,他也被囚禁起來。在他死后阿塞拜疆除了割讓出去的米亞內(nèi)那一塊之外(當(dāng)時由瓦赫蘇丹之孫小馬爾祖班··伊斯瑪儀控制),盡數(shù)落入拉瓦德王朝(Rawwadids)之手。一年后(984),小馬爾祖班遭到拉瓦德王朝君主阿布·海加(Abu'l-Haija'的攻擊,不幸被俘。小馬爾祖班的兒子小易卜拉欣[23]逃往塔魯姆,并在之后維持了薩拉爾王朝的統(tǒng)治[24]。

大易卜拉欣有個兒子也叫阿布·海加,在亞美尼亞史料中提及到他于982-983年統(tǒng)治德溫。他被卡爾斯王穆舍爾煽動去進(jìn)攻巴格拉特王朝。不過隨即他便轉(zhuǎn)而攻打統(tǒng)治鉤爾騰(Golthn)納希切萬[25]地區(qū)的昔班家族(Shaibanids,該家族存活到回歷458年[1066])的統(tǒng)治者阿布·杜拉夫·昔班尼(Abu Dulaf al-Shaibani,他是該家族第一位有名可查的統(tǒng)治者),然而反被擊敗,領(lǐng)土盡失。他拖家?guī)Э?,流離失所[26],曾走遍格魯吉亞與亞美尼亞全境尋求幫助,甚至前往覲見拜占庭帝國皇帝巴西爾二世(Basil II)。989-990年,斯穆巴特二世曾給他提供軍隊前往收復(fù)德溫,但很快又收回了。他最終被仆人給勒死。

[1] 原文為taken over the reins,英美俗語

[2] 意思是他父親的名字叫易卜拉欣·本·沙茲魯亞

[3] 原文為As Daisam's Kurdish warriors became unruly and laid their hands on some of his domains

[4] 原文為by secret correspondence he gained the allegiance of many chiefs of Daisam's army, especially the Dailamites, to al-Marzuban.

[5] 原文為Soon, however,he gave him reason to fear for his position.

[6] 原文為all the Kurds, whom al-Marzuban had offended, gathered around him

[7] 原文為He made overtures to Ja'far, who once more went over to him and on his own wish was permitted to live freely in his house without official position.

[8] 原文為on his own request (Daisam)put in charge of al-Marzuban's castle in Tarum.

[9] 原文為by the imposition of a heavy tribute and the demolition of the town wall,which they had to carry out with their own hands

[10] 原注:Cf. Paul Lemaire, "Muhammadan Coins in the Convent of the Flagellation", NC,5th series, vol. XVIII (1938), p. 299.除了馬爾祖班的名字外,錢幣上還刻有其父穆罕默德(Muhammad ibn Musafir al-Malik的名字,這表明盡管他被馬爾祖班囚禁,馬爾祖班仍然承認(rèn)父親為薩拉爾王,

[11] 原文為local volunteers

[12]原文為mob,意為暴民、暴徒

[13] 原文為Muslim volunteers

[14] 原文為The latter succeeded by diplomatic overtures to delay al-Marzuban's campaign

[15] In this situation Vahsudan sent Daisam there, presumably to aid the sons of al-Marzuban during the latter's absence

[16] 原文為The commanders of the fortresses

[17] 原文為Unable to impose his authority

[18] 原文為Vahsudan's efforts to sow discord among his nephews soon bore fruit

[19]阿拉伯語作harim。阿拉伯語名詞,伊斯蘭教國家里指家庭中的婦女住房,未婚男子或非家庭成員的男子不得入內(nèi)。存在于伊斯蘭教以前的中東文明;進(jìn)入20世紀(jì)后,阿拉伯國家的富裕家庭里普遍還有為妻子和妾設(shè)立的大型哈來姆;奧斯曼蘇丹所設(shè)的哈來姆可供數(shù)百名婦女一起居住,由閹人負(fù)責(zé)監(jiān)管。20世紀(jì)晚期,完備的哈來姆制度只在阿拉伯社會某些保守的環(huán)境中仍可見。在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南亞的宮廷中也曾有哈來姆這樣的設(shè)置。

[20] 全名為Abu 'l-Fadl Muhammad ibn Abi Abdallah al-Husayn ibn Muhammad al-Katib(?-970),白益王朝著名宰相,擔(dān)任魯肯·道萊之相長達(dá)三十年,他和其子皆被稱作伊本·阿米德。關(guān)于伊本·阿米德家族的介紹請看

[21] 原文為wrote,即寫信,此處情況是大半是瞞著易卜拉欣而發(fā)生的事情,而臣子總不能“寫信”給君主,顯得太沒尊卑,因此用了秘奏

[22] 原文為In the following years he endeavoured, with only partial success, to reimpose his suzerainty on the Muslim principalities of Transcaucasia which had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independent.

[23] 在前面加小字是為了于前文的同名者進(jìn)行區(qū)分

[24] 原文為His son Ibrahim fled to Tarum, where he later was able to restore the Sallarid reign

[25] 同名地區(qū),并不是那個著名的納希切萬

[26] 原文為Abu'l-Haija' later wandered with his family

3.拉瓦德王朝

此時拉瓦德王朝(Rawwadids)已代替薩拉爾王朝統(tǒng)治阿塞拜疆。

拉瓦德家族是阿拉伯艾茲德(Azd)部落的拉瓦德··穆薩納(al-Rawwad ibn al-Muthanna的后裔,在8-9世紀(jì)時定居于大不里士地區(qū)。10世紀(jì)時,隨著一部分庫爾德人的實力迅速壯大,拉瓦德家族與他們(尤其是部分哈茲班尼族人[Hadhbani])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以至于拉瓦德家族通常被認(rèn)為是庫爾德人。當(dāng)馬爾祖班一世被白益王朝囚禁時(949-953),(當(dāng)時的拉瓦德族長)穆罕默德·本·侯賽因·拉瓦迪(Muhammad ibn al-Husain al-Rawwadi)乘機(jī)攫取了阿塞拜疆的部分領(lǐng)土,大概是阿哈爾(Ahar)與大不里士東北部的瓦爾祖干(Varzuqan)這兩塊地。為此他的兒子及繼任者阿布·海加·侯賽因(Abu'l-Haija' Husain)在回歷三四四年(955.4.27-956.4.14向馬爾祖班稱臣納貢。不過一年后(956.4.15-957.4.3),阿布·海加便占領(lǐng)了大不里士城。他在城池外圍建起一圈城墻后,于回歷三五零年(961.2.20-12.31將大不里士定為首都,之后,直到拉瓦德王朝一統(tǒng)阿塞拜疆,大不里士仍然是王朝的中心。

由于史料的缺失,回歷三七零-四二零年(980.7.17-1029.12.31)的阿塞拜疆史顯得十分模糊,因此并沒有找到有關(guān)阿布·海加在易卜拉欣··馬爾祖班(Ibrahim ibn al-Marzuban死后如何崛起,并獨立一方的記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易卜拉欣的權(quán)威衰亡時獲利甚多,(甚至)將易卜拉欣囚禁了一段時間的人很可能就是他。在阿塞拜疆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后,他在回歷三七七年(987.5.3-12.31率軍攻入阿布·杜拉夫·昔班尼(Abu Dulaf al-Shaibani的領(lǐng)土大肆蹂躪,并從他手中奪得了德溫城。巴格拉特王朝的斯穆巴特二世(Smbat II)聽聞此事后,連忙根據(jù)他的要求將先前拖欠的貢稅交齊。回歷三七八年(988.4.21-989.4.10他進(jìn)攻瓦斯普拉干,在征戰(zhàn)中死去。

阿布·海加死后,其子馬穆蘭(Mamlan ,也稱穆罕默德[Muhammad])繼位。不過他卻阻止不了阿布·杜拉夫奪回德溫,同時他還得對付他的兄弟馬爾祖班·海加,最終在996年將他抓住。此時“庫洛帕拉特(Curopalate[1]陶王大衛(wèi)(Davith of Taikh[2]在992-994年間征服了曼齊克特(Manzikert[3],并將當(dāng)?shù)啬滤沽志用耱?qū)逐。這件事頓時在穆斯林世界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fā)眾怒。馬穆蘭見此便將自己作為穆斯林事業(yè)的保護(hù)者。他率軍越過亞美尼亞到了瓦拉什吉爾(Valashgird,但在遇到大衛(wèi)的盟軍——巴格拉特王朝的加吉克一世和格魯吉亞王巴格拉特二世后,馬穆蘭(眼見敵方人多勢眾)只能不戰(zhàn)而退。回歷三八八年(998.1.3-12.22,他帶領(lǐng)著從伊拉克和呼羅珊來的穆斯林志愿兵到了凡湖東北部的楚姆布(Tsumb)莊,他在這里遭遇了亞美尼亞與格魯吉亞的軍隊,雖然穆斯林一方在人數(shù)上占據(jù)優(yōu)勢,但卻出乎意料地慘敗于基督徒之手[4]。

根據(jù)現(xiàn)存的唯一一份(有關(guān)這段時期的)文字史料記載,馬穆蘭死于回歷三九三年(1001.1.1-11.9,其子阿布·納斯?fàn)枴ず钯愐蚶^位,不過馬穆蘭的名字仍然被鑄在硬幣上,至少持續(xù)到回歷四零五年(1014.7.2-12.31。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要不然就是這個死亡日期(1001年)是錯的;要不然就是阿布·納斯?fàn)栐诮y(tǒng)治期間繼續(xù)將他的父親的名字鑄在硬幣上(關(guān)于阿布·納斯?fàn)柦y(tǒng)治時期的拉瓦德歷史一無所知)。根據(jù)前文的那份史料記載,阿布·納斯?fàn)査烙诨貧v四一六年(1025.3.4-12.31),由他的兄弟阿布·曼蘇爾·瓦赫蘇丹(Abu Mansur Vahsudan,拉瓦德的瓦赫蘇丹)繼位。在他統(tǒng)治時期,烏古斯(Oghuz ,又名古思[Ghuzz])突厥人大遷徙的第一波浪潮已經(jīng)到達(dá)阿塞拜疆地區(qū),這將會完全改變當(dāng)?shù)鼐用竦模褡澹┏煞?/strong>[5]

后面的亞美尼亞史料記載突厥人到來的時期比這還要早,同時將這個事情視為阿爾茨魯尼王朝進(jìn)行大遷徙的原因之一。他們率領(lǐng)著子民從瓦斯普拉干遷至塞巴斯塔亞(Sebastaia[6],在1021年將之前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讓與拜占庭帝國。但是這份亞美尼亞史料所記載的這個時間如此之早,并不與穆斯林史料的記載相一致[7]。這些遷到阿塞拜疆的早期烏古斯移民俗稱 “伊拉克土庫曼人(Iraqi Turkmens[8]”,他們早先被哥疾寧王朝趕出了呼羅珊,其首領(lǐng)阿爾斯蘭··塞爾柱克(Arslan ibn Saljuq[9]【教名伊斯拉儀(Isra'il),差點看花眼】也被抓住投入監(jiān)獄,大概在回歷四二七年(1034[10]死去。

第一批烏古斯人在回歷四二零年(1029.1.20-12.31到達(dá),大概有兩千[11]左右。他們被瓦赫蘇丹全部接納,并受其雇傭與瓦氏之?dāng)匙鲬?zhàn)。亞美尼亞人在與他們的第一次遭遇中對這些弓騎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們的部隊成功頂住了拜占庭帝國東進(jìn)的勢頭。先前為了從穆斯林手中拿下阿爾吉什(Arjish[12],拜占庭軍隊在回歷四二五年(1034.1.1-11.15擊敗了哈茲班尼部首領(lǐng)、瓦赫蘇丹的外甥阿布·海加··拉比卜·道萊(Abu'l-Haija' ibn Rabib al-Daula,將他趕出了凡湖東北部的貝爾吉里堡(Bergri[13]。由于阿布·海加與他的舅舅不和,為了能讓他們合力收回這個要塞,哈里發(fā)只得親自出面進(jìn)行調(diào)解。不過他們聯(lián)軍的結(jié)果也只是讓這座要塞在徹底失守前再多撐一會兒罷了[14]

烏古斯人遷徙的第二波浪潮遠(yuǎn)遠(yuǎn)猛于第一次。他們在首領(lǐng)布卡(Buqa)、郭克塔什(Goktash)、曼蘇爾(Mansur)與達(dá)納(Dana)的率領(lǐng)下在回歷四二九年(1037.10.14-1038.10.2來到阿塞拜疆。盡管瓦赫蘇丹與他們中的其中一位首領(lǐng)聯(lián)姻,但這伙烏古斯人還是在當(dāng)?shù)責(zé)龤屄?。他們?strong>回歷430年(1039,1.1-9.22[15]洗劫了馬拉蓋,并將當(dāng)?shù)氐那逭嫠聼龤?,大肆屠殺城?nèi)百姓。(這時)一支駐扎在烏爾米耶的烏古斯人在襲掠亞美尼亞成功滿載而歸的路上遭到了哈茲班尼部的襲擊。因為此前雙方產(chǎn)生了沖突,烏古斯人劫掠了一個庫爾德人村莊,并殺死了許多村民。之后阿布·海加乘機(jī)控制了烏爾米耶地區(qū),并與瓦赫蘇丹聯(lián)手驅(qū)逐這群不法之徒。大批烏古斯人在逃往雷伊和哈馬丹的路上被殺,其余人見此只好乖乖呆在原地[16]。回歷四三五年(1040.9.11-1041.8.30,瓦赫蘇丹設(shè)下鴻門宴,邀請烏古斯人的首領(lǐng)們前來赴宴,于酒酣耳熱之際一舉擒獲三十個首領(lǐng),并將他們帶來的大部分隨從全殺了[17]。最終(還呆在)烏爾米耶的烏古斯人選擇逃往摩蘇爾(Mosul)。

第二年,因為聽聞塞爾柱家族的易卜拉欣·伊納爾(Ibrahim Inal[18]即將來襲的消息,一支更為龐大的烏古斯人隊伍逃出雷伊,前往阿塞拜疆。他們被瓦赫蘇丹擊敗并趕出(拉瓦德王朝)境外。回歷四三五年(1044.1.1-7.28,約5000名伊拉克土庫曼人又從美索不達(dá)米亞(Mesopotamia逃向阿塞拜疆。他們沖過迪亞巴克爾與亞美尼亞,占據(jù)了胡伊(Khuy,亞美尼亞語[Arm.]為赫爾[Her])鎮(zhèn)[19];至于還有一小撮沒有離開阿塞拜疆的伊拉克土庫曼人選擇在當(dāng)?shù)卦?,之后阿爾斯蘭·本·塞爾柱克之子庫特魯米什(Qutlumush[20]加入了他們,并成為了他們的首領(lǐng)。

回歷四三四年(1042.8.21-12.31,大不里士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這使當(dāng)?shù)厣钍艽驌?。大部分城?zhèn)與城墻淪為廢墟,據(jù)說有4-5萬居民死亡;同時宮殿也倒塌了,不過由于當(dāng)時瓦赫蘇丹正在花園,因此沒有受傷。震后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大不里士在短時間內(nèi)得以重建。在他統(tǒng)治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是詩人卡特蘭(Qatran[21]的贊助人,為此卡特蘭寫了許多頌詩歌頌他。

回歷四四六年(1054.4.12-12.31),圖格魯克·貝格(Toghril Beg)打到了阿塞拜疆與阿蘭,所到之處無不望風(fēng)而降[22]。瓦赫蘇丹自然順應(yīng)大勢,向其臣服,除了在周五的念經(jīng)日(虎土白)中誦念其名外,還將自己兒子送去當(dāng)人質(zhì)。拉瓦德王朝此時已是塞爾柱王朝的附庸了。瓦赫蘇丹之子阿布·納斯?fàn)枴ゑR穆蘭二世(Abu Nasr Mamlan)于回歷四五一年(1059.2.17-12.31)繼位,再次[23]反抗塞爾柱人的統(tǒng)治。圖格魯克于回歷四五二年(1060.2.6-12.31)包圍了大不里士,但徒勞無功。因為馬穆蘭二世(十分雞賊)早就前往了巴格達(dá),向哈里發(fā)卡伊姆(al-Qa'im)控訴這群烏古斯人【其實就是指圖格魯克手下的塞爾柱人】在阿塞拜疆犯下的劫掠惡行。【馬穆蘭二世:傻了吧,老子才不跟你打,直接找你上司告狀】同時還有許多顯貴人物也遞上了控訴信。哈里發(fā)便下詔給圖格魯克,要求他制止土庫曼人破壞領(lǐng)土的行為,但無濟(jì)于事。回歷四五四年(1062.1.15-12.31)圖格魯克再次攻打阿塞拜疆,迫使馬穆蘭二世臣服并繳納一大筆貢金?!?strong>圖格魯克:傻了吧,哈里發(fā)都得聽老子的,敢打小報告,老老實實交保護(hù)費吧】

[1] Curopalate,又稱Kouropalatēs,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榮譽(yù)頭銜。起源于五世紀(jì)初,原本是一個叫“cura palatii(意為掌管宮殿的人[之一])”的官職,后查士丁尼將其授予其侄查士丁二世,該頭銜瞬間變得高貴了起來,僅次于凱撒(Caesar)與諾比西穆斯(nobilissimus),意思變?yōu)椤皩m殿之主(master of the palace)”。后來該頭銜主要授予給高加索地區(qū)的政權(quán)統(tǒng)治者——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等,一直延續(xù)到科穆寧時期

[2]即卡爾特維爾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Kartvels,或稱陶-卡拉爾杰蒂王國[ the?Kingdom of Tao-Klarjeti])君主大衛(wèi)三世·庫洛帕拉特(David III,966-1001在位),是一位有“the great”尊號的君主。他在巴達(dá)斯·??ㄋ古褋y時支持巴達(dá)斯,壓錯寶,后來巴西爾二世興師問罪,他主動帶投,并將整個國家的繼承權(quán)都給了巴西爾,巴西爾轉(zhuǎn)怒為喜,賞了他“Kouropalates”的頭銜,并允許他繼續(xù)統(tǒng)治直到死去。王朝領(lǐng)土在原格魯吉亞的陶(Tao)地區(qū),現(xiàn)在土耳其境內(nèi)。 Taikh即格魯吉亞語的tao;

[3] 現(xiàn)土耳其馬拉茲吉爾特(Malazgird)

[4] 這場戰(zhàn)役的主帥即為大衛(wèi)三世,這場戰(zhàn)役被稱為battle?of?aphahunk

[5] 原文為……which gradually were to change completely the composition of its population.

[6] 今土耳其中部城市錫瓦斯(Sivas),原為拜占庭帝國設(shè)置的一個軍區(qū)

[7] 原注:取自Cf. C. Cahen, "La premiere penetration turque en Asie-Mineure", Byzantiont vol. XVIII(1948), p. 9.法文擼不動……

[8] 7世紀(jì)起不斷西遷到兩河流域的突厥人、烏古斯人的后代,居住于從伊拉克西北部延伸到東南部的兩伊邊境。其大的遷徙浪潮總共有三次:

7世紀(jì)受倭馬亞雇傭。隨后定居于巴士拉:塞爾柱帝國雄踞中亞、西亞之時;

1534年蘇萊曼大帝征服伊拉克北部,穆拉德四世于1638年占領(lǐng)巴格達(dá),導(dǎo)致大量土耳其移民進(jìn)入伊拉克北部,今天的-伊人大多是奧斯曼士兵、商人等的后代

[9] 塞爾柱人首領(lǐng)塞爾柱克·本·杜卡格之子,圖格魯克·貝格的伯父。

[10] 此處似乎有誤,回歷427年對照公歷應(yīng)是1035.11.5-1036.10.24

[11] 一帳即一頂帳篷的人,在草原上相當(dāng)于中原的一戶人家

[12] 即今埃爾吉斯(Erci?),位于凡湖東北

[13] 即今穆拉迪耶(Muradiya)

[14] 原文為Their joint efforts led only to a short re-occupation before the fortress was definitely lost.

[15] 原文是429/1039,但前文已出現(xiàn)回歷429年,此處應(yīng)是回歷430年

[16] 原文為Many of the Oghuz were slain, while large groups left for Ray and Hamadan. Others, however, stayed

[17] 原文為In 43 2/1040-1 Vahsudan seized thirty of their leaders at a dinner to which he had invited them and then killed many of their men.

[18] 圖格魯克·貝格的同母異父兄弟(uterine brother),怪不得直譯叫子宮兄弟,同一個媽生的

[19] 今霍伊(Khoy)

[20] 塞爾柱家族成員。圖格魯克堂兄弟,約死于1063年。其子蘇萊曼·本·庫特魯米什(Suleiman ibn Qutulmish)開創(chuàng)羅姆蘇丹國,

[21] 著名波斯詩人阿布·曼蘇爾·卡特蘭依·大不里奇(Abū-Mansūr Qatrān-i Tabrīzī ,1009-1072)

[22] 原文為receive the submission of the local rulers.

[23] 這里搞不懂為什么是再次,前文都沒有提到過他

阿拉伯時期的里海西岸(二)——9-11世紀(jì)阿塞拜疆三朝興衰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大邑县| 彭水| 祥云县| 舞阳县| 托克逊县| 拉萨市| 泸定县| 阳新县| 湖州市| 大兴区| 澄城县| 封丘县| 高邑县| 水城县| 会昌县| 图木舒克市| 九江市| 庄浪县| 景德镇市| 吴忠市| 仙游县| 吴旗县| 都昌县| 北安市| 宁明县| 景东| 瑞金市| 云南省| 晋城| 正阳县| 白水县| 堆龙德庆县| 乌拉特后旗| 通州市| 石首市| 勐海县| 高雄市| 临漳县| 肇源县| 卢湾区|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