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某業(yè)的男演員真的快樂嗎?(兼職篇)
前幾天在《雜談|某業(yè)的男演員真的快樂嗎?(全職篇)》中說過了,截止到2019年某業(yè)全職男演員的數(shù)量只有60多名從業(yè)者,后來2019、2020年都有一次納新,但是總體人數(shù)依然只有幾十名,大家可能也覺得這個人數(shù)是不是過少了一些。
這里是有點文字理解不同的原因,所謂的全職男演指的就是那些“能完成男主工作”的男演,在目前新規(guī)的背景之下,也可以理解為“少數(shù)能被制作商信任的人”,能當男主的肯定是全職的,當然全職也能演配角,但是兼職只能演配角。
而兼職男演員指的也并不一定是龍?zhí)?,只要是不能單獨完成男演員工作的,都屬于兼職男演員。

比如說【松本洋一】,他出鏡率挺高的吧,但是按照定義來說,他屬于全職的兼職演員,也就是他雖然配角演的不少,他雖然一直在業(yè)界演配角為生,但是他并不是全職男演員。
【松本洋一】的情況還屬于是最頂級的兼職男演員,前文也說過了,在現(xiàn)場中,男女演員的待遇問題是不平等的,而在業(yè)界男演員的內(nèi)部環(huán)境中,男演員與男演員之間的不平等是更加嚴重的。
如果說,那些全職男演員是“痛并快樂著”,那么兼職男演員只能說“工作環(huán)境只有痛,快樂什么的純屬想屁吃。”

男演員內(nèi)部陣營中,層級劃分很嚴苛,你屬于什么層級,你只能做屬于你層級的事情,待遇和薪資也是根據(jù)層級去劃分的,你等級低,你在現(xiàn)場就是小弟,端茶倒水可以主動,但是想要主動去跟女主搭訕,那肯定是騷擾沒跑了。
男演員總體來說劃分好幾個等級,等級高的戲份不一定多,等級低的戲份肯定少,最低等級的只能當工具人,沒露臉機會的。
而在這個等級限制中,兼職人員是很難有出頭機會的,所以有很多人是帶著滿腔的荷爾蒙進來準備發(fā)光發(fā)熱,結(jié)果心灰意冷的走掉的,而且這個過程很快。

首先,幾乎所有的男演員都是先從兼職做起,像大島丈、阿健、阿人、阿斗、藍井、結(jié)城、大樹等等,都是從最底層男演員開始做起的,但是這個進階之路是很坎坷的,說是魚躍龍門也差不多,進階率太低了。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大木是跟著他父親跑現(xiàn)場從場務(wù)開始做起來的,【左慈半造】則是直接應(yīng)聘活動,經(jīng)過層層面試選出來的,舌村卓是懂得做人,從底層就拜師給師父當了幾年貼身學徒走出來的(去師父家中做家務(wù)洗衣服是常態(tài),舌村卓年輕時確實算是能吃苦),各有各的門路。
但是總體來說,如果不是像【藍井】、【向理來】、【日森一】這種本身有個好皮囊或者好身材能在人群中被迅速發(fā)掘起來的存在,要么就是像【舌村卓】、【阿健】、【阿部】那樣豁出去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定位,不然基本上都要熬個幾年,才能混臉熟。
沒錯,就是幾年的時間。

在那幾年的時間里看不到任何希望也很正常,生活沒保障,比如【清水健】說自己在90年代入行從底層開始干起,一天的工資還不夠車油錢(拿的就是最低時薪),還因為當天吃壞了肚子倒虧了一筆醫(yī)藥費。
這個情況到了今時今日依然沒什么改變,兼職人員拿的依然是時薪(配角也是拿時薪),一小時1000~5000円不等,比如【松本洋一】的戲份不少吧?他到手的薪資肯定沒有男主多,之前他在訪談的時候也說過,有時候會質(zhì)疑自己,明明很辛苦,賺的錢還不敢任性一把,前幾年還一直在打散工做兼職呢。
一方面是收入很少,另一方面是真的沒什么出頭天。

要么像【林太一】、【上原千明】這種長得有點小帥,要么像【阿健】、【舌村卓】這種舍得一身剮,忍常人不能忍,要么像佐川銀次這樣多少帶點招人恨屬性,不然制作組根本連看都不會看一眼,更別說給機會了。
因為這種兼職人員吧,是沒有經(jīng)紀公司擔保的,換句話說就是很不穩(wěn)定。
沒有經(jīng)紀公司愿意去運營男演員是因為,一方面沒利潤,全職到手6萬円,還給經(jīng)紀公司抽傭?誰樂意呢?更不要說兼職拿那么點時薪,經(jīng)紀公司來了都得搖搖頭說太黑了。
另一方面是不好管理,全職的要各種安排時間,因為經(jīng)常趕場,這個工作量大,兼職則是更不好管理,今天來了可能明天就走了,且兼職中的孤魂野鬼魑魅魍魎多得是,前幾年還出現(xiàn)過“一邊在業(yè)界做兼職一邊當通緝犯”的情況,也出現(xiàn)過那種精神不太正常的,在現(xiàn)場嚇哭女主差點當場引退的,導致了后來連群演想晉級都要先過一遍面試。
并且導演基本上也不會對接兼職男演,通常都是有個類似“工頭”的人物,導演或者助導聯(lián)系其中一個人,說要多少個兼職,他才去呼朋喚友,兼職想要和導演熟,那也不太現(xiàn)實,有些人可能一兩個星期都等不來工頭的電話,你連工頭都沒搞定,還想搞定導演?

所以啟用兼職人員當主演,基本就是想桃子,這對于制作組來說就是很冒險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沒丁點好處的事誰都不會干,導演組不傻】。
除非說當天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狀況,比如說男演員來不了或者男演員出了什么狀況,然后某個兼職群演長相很有特色,或者說有其他全職男演員做一個引薦(或者說擔保吧),不然男主演真出狀況的時候,導演寧愿讓自己的助導或場務(wù)小弟上(鷹哥曾經(jīng)的夢想是當攝影師,結(jié)果那年還是助導的他被導演騙成了傳說級男演員),也不會優(yōu)先考慮讓兼職男演上。
后來某業(yè)又出現(xiàn)了“14天體檢報告”的強制規(guī)定,這個體檢費當然不可能導演給你報銷對吧,說白了還得自己出,錢賺的不多還得先交一筆的體檢費,對這幫兼職的人來說就是【錢少事還多】
就這些狀況,兼職人員不要說熬個幾年來證明自己是個好人,能做滿3個月都不容易,收入少又不穩(wěn)定又看不到出頭的機會,在現(xiàn)場看快樂是別人的,憂傷是自己的,自己只能當個工具人,還是沒人會多看一眼的工具人,比全職工具人還工具人的兼職工具人,這能熬個幾個月都算是后知后覺了,只要不傻都知道這個沒前途。

這也是為什么說,某業(yè)的男演員流動性很大,短一些的可能做一兩次就落跑了,因為太沒意思了,越是年輕人越能明白這其中的不平等,有手有腳去找個廠房擰螺絲順便談個戀愛不比這個實在?
所以目前某業(yè)說白了,兼職男演也是平均年齡逐年升高,這也是為什么2019年,某業(yè)那么著急的想要去拓展男演員數(shù)量,最近兩年某業(yè)的全職男演員中卻是增加了一些年輕的面孔,基本都是SOD那邊給帶出來的。
當然這其中有個很逗的事情,2019年SOD說要拓展男演員的數(shù)量,他們都沒想過要從兼職群演中提拔人員上來,原因也不難理解,長得好不好看先不說,這是很冒險的事情,兼職群演中什么牛鬼蛇神都有,還不如正兒八經(jīng)搞個面試層層篩選,但是光這個層層篩選的過程,大致就是一個大型的“慘”字,通過率也不比從底層干起高多少,比如里的長得帥。

所以在某業(yè)當兼職男演員的,肯定是不快樂的,也因此人數(shù)一直都很少,就是很矛盾,明明全職人員很少很少,但是基本上不會考慮提拔兼職人員,除非說能像【松本洋一】那樣另外開辟出一條路來,但是【松本洋一】當時也是有個前輩給帶進來舉薦的,他要是沒有前輩帶路他也得熬。
要說兼職人員都是壞人那倒不至于,但是多多少少有風險,或者說在制作方心中,覺得這其中沒什么正經(jīng)人,其實還是不平等,這個內(nèi)部的層級劃分的限制過大了,制作商對這個層級有需求,但是又不想在這個需求上做出帶有風險的讓步,我就用著,但我因為風險因素不能給你升職加薪,制作商的姿態(tài)擺的很高。
所以,簡單一句話就是:只需要他們當個工具人就好,那些人頭腦發(fā)熱進來后稍微清醒下自然不愿意久留
所以近兩年來,兼職男演員的待遇稍稍有一點點改變,但是改變并不大,比較大的改變就是,兼職的門檻變高了(據(jù)說還要考試,考試之后評級,等級高的少走幾年彎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制作方覺得門檻拔高之后選出來的人風險會更小吧,但是...就目前這個狀況來看,兼職人員的流動性并沒有什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