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茍且偷生不易,躺平?躺個镩镩——養(yǎng)娃記0023

內卷這個詞在各個行業(yè)里面普及,前幾天運營商來個小哥哥因為是外包,也在吐槽。東亞小國的報道中,常有啃老的例子,用躺平再貼切不過了,無欲無求,也可以看出來,這個無欲和無欲則剛是不一樣的,東亞文化,對躺平是非常不寬容的。

貪生怕死愛面子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關于華人的共性,貪生怕死愛面子。
用糙話說就是朱熹的“失身事小,失節(jié)事大”。
另類解讀就是,努力沒什么用,但是結果很重要。
優(yōu)秀要看在什么圈子,但是不能是自己說自己優(yōu)秀。
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我是如何如何,顯得很傻。
西方的一些理論,鼓勵天性綻放,要勇敢愛自己,“愛”要大膽說出來。
近鄉(xiāng)情怯,但更多的是,衣錦還鄉(xiāng)的落葉歸根,還是灰溜溜地回來了。
鄉(xiāng)愿在城市中不那么明顯,可能是因為,主流的融入不太深,所以還觸碰不到。
一個班里面,每個人都可以當個職務,大家都會心知肚明地認為,畢竟是哄小孩的。
于是很多做法,事后會發(fā)現(xiàn),挺假的,也就是挺失敗的意思。
不進則退
青春期,少年時,懟天懟地懟空氣,不能懟自己。
特立獨行隱含無能,無奈。
對于loser,文化土壤不太具備包容性,也就不存在對弱者真正的包容。
停下來,甚至退出賽道,那幾乎是無出頭之日了。
不進則退還是好的,永遠甩出去才是可怕的。
畢竟是群居動物,集體參與感顯得尤為重要。
農耕時代的種種規(guī)則,規(guī)矩,習俗等等,根本來說,可以認為是資源不足,渠道有限,管控能力強。
如果社會性被拋棄,基本沒有容身之所,也就很難翻身。
也就是常常說的人言可畏。
量變到質變
其實從島國的一些報道大概可以看出來,這個群體在逐漸加大,慢慢引起重視。
這也給我們很多可以觀察的示例。
最終也許會達到一個平衡,達成一種共識,可以存在也允許自由選擇。
整體更加寬容,只是允許這樣的存在,只是無奈。
但是想要有所得,還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是更大的努力。
畢竟要承擔這部分責任。
量變是群體也許大了,質變是新的平衡會建立,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達到能達成。
躺平?
躺平在抖音快手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流浪藝人。早期的廣告常常是這樣個宣導。
但是,她們生存的前提,是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
付出才讓她們可以輕松地在天橋上,在過道里,背著吉他,哼著歌,賺取一些眼球。
她們的價值在于,足夠新奇,足夠新潮,也有特立獨行的魅力。
供養(yǎng)著她們的付出者,也許也在躺平,找到了這樣的精神支柱。
但是他們背后的支持者是無法躺平呢,他們的世界之所以可以輕松,因為有人負重前行。
并不覺得孩子躺平會是一個選項,畢竟還沒有優(yōu)秀到,可以讓他啃我的老。
如果不好好讀書,將來可以選擇的道路應該是少之又少的。
躺平?躺個镩镩,起來搬磚去!
搬磚?我們有機器,用不著人來搬。
好吧,我想躺著。
想什么呢,滾~
不知不覺,馬上要進入中學階段,叛逆的萌芽已經越發(fā)明顯,許多看起來無法接受的缺點,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緒管理不善,丟三落四,凡此種種,一應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給打壞了。不管如何,還是希望嘗試著記錄這段經歷,聊以慰藉,撫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