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秋來滬演劇之統(tǒng)計(jì)【《申報(bào)》1923年11月19日18版】

程艷秋此次來滬,自陽歷九月二十七日起,至昨晚(十一月十八日)止,統(tǒng)計(jì)演戲七十次,三十四出如下:
①演于丹桂第一臺(tái)者
▲ 演一次者十九出 《蘇三起解》、全本《御碑亭》、《琵琶緣》、《弓硯緣》、《游龍戲鳳》、《四郎探母》、《玉鏡臺(tái)》、《汾河灣》、全本《龍鳳呈祥》、《罵殿》、《審頭刺湯》、全本《法門寺》、《花舫緣》、《樊江關(guān)》、《游園驚夢》、全本《梨花記》、《花筵賺》、《戰(zhàn)蒲關(guān)》、《販馬記》。
▲ 演二次者共八出 頭二本《虹霓關(guān)》、《五花洞》、《玉堂春》、《新寶蓮燈》、《鴛鴦冢》、全部《紅鬃烈馬》、《蘆花河》、《新六月雪》。
▲ 演三次者共三出 《能仁寺》、《孔雀屏》、《風(fēng)流棒》。
▲ 演四次者只一出 《紅拂傳》。
②演于共舞臺(tái)者
▲ 演一次者十二出 《蘆花河》、《御碑亭》、《玉堂春》、《審頭刺湯》、《四郎探母》、《虹霓關(guān)》、《法門寺》、《武家坡》、《慶頂珠》、《游龍戲鳳》、《花舫緣》、《販馬記》。
▲ 演二次者只一出 《紅拂傳》。
③演于其他地點(diǎn)者
▲ 在吳宅之堂會(huì)一出 《汾河灣》。
▲ 在陶宅之堂會(huì)三出 《汾河灣》、《慶頂珠》、《法門寺》。
▲ 在新舞臺(tái)與寒云主人同演二出 《琴挑》、《審頭刺湯》。
▲ 在新舞臺(tái)與各舞臺(tái)名伶合演二出 《販馬記》、《紅拂傳》。
以上三方面之統(tǒng)計(jì)
▲ 演一次者十三出 《蘇三起解》、《琵琶緣》、《弓硯緣》、《玉鏡臺(tái)》、《龍鳳呈祥》、《罵殿》、《樊江關(guān)》、《游園驚夢》、《梨花記》、《花筵賺》、《戰(zhàn)蒲關(guān)》、《武家坡》、《琴挑》。
▲ 演二次者共十出 《御碑亭》、《游龍戲鳳》、《四郎探母》、《花舫緣》、《五花洞》、《寶蓮燈》、《鴛鴦冢》、《紅鬃烈馬》、《六月雪》、《慶頂珠》。
▲ 演三次者共十出 《汾河灣》、《審頭刺湯》、《販馬記》、《虹霓關(guān)》、《玉堂春》、《法門寺》、《能仁寺》、《孔雀屏》、《風(fēng)流棒》、《蘆花河》。
▲ 演七次者只一出 《紅拂傳》。
(統(tǒng)計(jì))演七十次三十四出。艷秋因劇事已畢,日內(nèi)即將北上矣!【《申報(bào)》1923年11月19日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