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囤70億歐元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除了物美價廉,還有保能源安全
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時,歐洲瘋狂囤積了價值約70億歐元的太陽能電池板(40千兆瓦直流(GWdc)的容量)。囤積的太陽能電池板正在歐洲倉庫中積塵,這足以每年為2000萬個家庭供電。
歐洲囤積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實際是由于能源短缺。而這些庫存的太陽能電池板就是了為了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Rystad Energy的數據,預計到2023年底,庫存規(guī)模將增加一倍以上。這里面有幾個原因:
1.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物美價廉,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比歐洲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便宜三分之二。歐洲國家迫切希望獲得負擔得起的太陽能基礎設施。
2. 歐洲推行的綠色工業(yè)計劃和RePowerEU等政策的推動下,歐洲在太陽能進口方面的支出在過去五年中幾乎翻了兩番,從2018年的55億歐元飆升至去年的200多億歐元。
3. 到2030年歐盟希望從太陽能和風能中獲取45%的能源。它還希望在同一時間內生產40%的本地面板 。但由于本地制造的組件無法與更便宜的進口產品競爭,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歐洲國家越來越依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面板,包括荷蘭、西班牙、德國、波蘭、法國、希臘、意大利和英國。荷蘭盡管是名單上最小的國家,但在 2022 年中國光伏進口方面卻處于領先地位,帶來了近 45 GWdc。
文章指出由于勞動力短缺和材料短缺等瓶頸,本土制造的光伏裝置落后于進口的速度。
歐洲太陽能裝置與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裝置
國際能源署在去年的一份特別報告中警告說:“到2025年,世界將幾乎完全依賴中國為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提供關鍵組成部分。任何全球供應鏈的這種集中程度都將代表相當大的脆弱性“。
文章還指出因俄烏沖突,“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歐盟此舉是確保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