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齋戒
經(jīng)常有同學(xué)問“新聞或其它媒體報道中,經(jīng)??梢月牭健S戒’一詞,只知道與宗教有關(guān),但具體意思卻不清楚?!?/p>
為方便同學(xué)們了解,在此作一簡單介紹。
古代在祭祀或重大事件前,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就叫“齋戒”。
“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于內(nèi)室,要求“五思” ( 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 ) ,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tǒng)一。
“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吊喪禮,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齋戒時忌葷,但并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
防止祭祀時口中發(fā)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而現(xiàn)在大家聽到的齋戒,多指伊斯蘭教禮俗,與上面習(xí)俗是不同的。
齋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āijiè,一指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潔身心,以示虔誠,二指八關(guān)齋戒,佛教用語。
在中國,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禮等嚴(yán)肅莊重的場合,以示虔誠莊敬。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齋"來源于"齊",主要是"整齊",如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戒主要是指戒游樂,比如不與妻妾同寢,減少娛樂活動。后以此指稱相似的宗教禮儀。
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凈叫做"齋",禁止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守戒以杜絕一切嗜欲的意思。
在《古蘭經(jīng)》中的阿拉伯用語是“掃姆”,原意是堅忍和克制。穆斯林所遵循的伊斯蘭齋戒制度,從日出前開始直到日落后,停止飲食,并且克制情欲。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