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分上岸經驗貼)2022合肥工業(yè)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考研846運籌與管理
22初試已經結束,學長邀請了部分高分學長來分享他們的備考經驗,接下來還要邀請更多22同學分享他們的備考經驗,這些備考經驗包括學長們個人復習備考心路歷程、各科復習規(guī)劃、踩過的坑,對23級學弟學妹復習備考的建議和期許等等,希望學長們的分享可以幫助到23級學弟學妹
第一篇經驗貼來自于388分一個同學,非常厲害,以下是正文
專業(yè)課:先說一下個人情況,我是跨考生,本科應用數(shù)學,學過運籌(處于學了一遍但也忘得差不多的狀態(tài)),沒有接觸過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可以說本科階段沒有接觸過這類文字量大、記憶強度高的科目)。
【用書】一是運籌學的教材和解題指導、管信的教材加習題冊;二是學長的初試資料(運籌+管信+真題);三是一些視頻課。重要度而言,個人覺得任何教材和輔導方式都只是幫助獲得知識的手段,真題才是最快把握應試能力的。
但千萬不能過度依賴真題在某些年份表現(xiàn)出來的所謂的規(guī)律,尤其是今年的卷子,還蠻打破規(guī)律的,如果只按照真題出現(xiàn)的知識點復習是不夠的。
【規(guī)劃】我整體的復習思路是第一輪仔細一些(慢一點也沒事),盡量把知識框架自己搭好,能學的知識點、能做的題都學一學寫一寫,哪怕是有一點難度的超綱的也耐心看一下,以弄懂為主,不強求記憶。這樣的好處是后續(xù)幾輪復習以及寫真題的時候能更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不盲目、有方向,真的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精力,心態(tài)也好很多。
時間安排上,我是從七月正式開始的,先學運籌,后背管信,在運籌學完、背管信的同時開始寫運籌的真題。大概十月初寫完第一遍運籌真題,寫完運籌真題后重新開始過運籌的知識點。與此同時,管信背完第一遍后開始寫管信真題。
關于專業(yè)課每天學多久:因為我是按章節(jié)安排的,所以第一輪每天學習的時間不定,大概保持每周整理好一個章節(jié)并且預習好下一章節(jié)的進度。寫真題第一遍每天1-2張。第一輪全部結束后每天大概2h管信(因為要反復背)+1h運籌(因為第一遍很細致全面,所以運籌后面幾輪超級快)
【運籌】第一輪的順序安排:自己細看一遍書+資料→上課→粗看一遍書+資料,整理該章節(jié)的知識框架(此時順便整理需要記憶的部分),并且寫習題(注意也不是所有題都要寫,一看就特別抽象復雜的題被考到的可能性不太大)。就這樣一章節(jié)一章節(jié)的來。
這樣細細學完第一輪運籌(其實相當于看了兩遍書了),開始寫運籌的真題,第一遍我沒有計時,是抱著“看看知識點掌握情況”的心情寫題的,同時順便把各個題型的答題步驟規(guī)范整理出來(這樣后面就不用再花時間了),大概每天1-2張,具體時間取決于沒做出來的題有多少。運籌的題其實大部分都不難,一開始寫不出來大多都是因為忘了步驟解法,所以第一輪真題其實一邊寫一邊就把知識點亂序復習了一遍。
寫完第一遍運籌真題,我又重新按章節(jié)順序過了一遍知識點和錯題。然后開始第二遍真題,這個時候我開始計時了,把熟練度提上來。如果沒有按答題步驟規(guī)范寫,那一定要更快一些,因為正式考試寫答案還是有點費時間的。第二遍真題寫完,知識點也亂序過了一遍。
第三遍真題我是按照知識點挑著寫的,這樣也便于感受一下每個知識點在考卷中的考察難度。當然并不是說之前很多年都簡單,未來也就簡單。事實上這兩年的卷子給我感覺有在暗戳戳增加一小部分有區(qū)分度的題目(比如今年排隊論的最后一問考了一個相對有點冷門的相對到達率)
再往后我就隨心寫了,每天練幾題保持一下手感這樣子。
最后,考試前按照自己劃分的章節(jié)數(shù)目安排時間,保證每章節(jié)知識點和對應的真題都過了兩遍,詳略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程度決定。同時這個時候可以把運籌里需要背誦的部分安排上。
【管信】第一輪安排:細看課本→寫習題集上的單選題→整理該章節(jié)知識框架,并標注好要背誦的內容(此處還可以分不同的重要性)→第二天學新的章節(jié)并開始背前一天準備好的上一章節(jié)的內容。(PS:習題冊錯誤不少,記得看書查知識點,不要只背答案)
第一輪背完其實能記得的不多,這時候可以一邊寫真題里面的大題(一天1張,認真訂正,拿不準的、不懂的這個時候最好全部搞清楚),一邊開始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開始第二輪的系統(tǒng)背誦,這一遍我把復習周期拉的比較長,每個章節(jié)都排到了36天這里,并且在每個章節(jié)的1/7/15/31天都把課本再看了一遍。(全看,不只是背誦內容)

大題寫完的時候,第二輪應該還沒結束,我是又趁熱打鐵寫了一遍大題,然后把選擇填空也寫了(按年份來,一天一張),此時不追求正確率,但最好能把選擇的每個選項為什么對錯搞清楚(實在沒有定論的就放過它吧)。
第二輪背完,第三輪的背誦周期我縮到了15天,而且只在第一天細看課本。但同時這個時候我還把資料和真題里對應當天章節(jié)內容的題目挑出來背了背。大題和選擇不要停,選擇可以一天一張,大題不用嚴格按年份來,每天至少一兩題練手。
后面幾輪也就是不停地背背背寫寫寫,時間和周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程度來,比如如果這個月背的滾瓜爛熟了,就可以適當延長背誦間隔,學點別的科目(比如數(shù)學),等感覺記憶不夠牢了再帶緊一點。
關于選擇題:其實真題體現(xiàn)的規(guī)律也不夠牢靠,今年的考查角度和風格就和往年有挺大差別,有余力的或許可以多整點題做做,不過這個投入回報比不好說。
【心路歷程】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和速度都不一樣,任何規(guī)劃安排都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當前狀態(tài)去及時調整。學習確實是比較枯燥容易走神的一件事,其實方法和規(guī)劃大家一開始都能做得很好,更重要的還是怎么根據(jù)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差進行調整。偶爾有陣子學不進去或者進度跟大部隊有所謂的“落后”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其實后期因為某些不可抗力耽誤了兩三周,并且回歸后發(fā)現(xiàn)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就比較危險,容易進入惡性循環(huán)。所以一方面趕緊調整規(guī)劃,先挑最重要的內容學,另一方面實在看不進去課本,可以做做題,比如刷一刷新鮮的選擇題,有時候做題能激發(fā)一些看書學知識的欲望。總之就是不到最后一天,不要放棄自己,哪怕就剩最后一個月,每天咬咬牙學下去,結果都會很不一樣的。
在下面可以找到學長們

發(fā)布于 2022-04-17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