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近幾年假面騎士為何頻頻翻車
首先,個人觀點,理想討論
假面騎士翻車無非兩點:
1 劇情出了問題
2 人物塑造出了問題
就下來便開始討論令和年間作品的問題
其實令和最大的問題就是編劇既想討論人性等的現實問題又把握不好尺寸,最后就會導致人物標簽化,前后矛盾轉折生硬
看看令和騎士被人詬病的地方(總結的不全,只是幾個最主要的)
01里老千前期處處針對或人搞得人家公司倒閉,后期因為莫名其妙出現的一條狗然后說出“我深愛著飛電”這種逆天臺詞,愛飛電你擠兌人家社長干什么,滅就是過于執(zhí)著于“人類有惡意,應該滅亡”,甚至于親手殺掉伊茲后任然說人類是有惡意的,所以才會顯得后期雙標,或人也是執(zhí)著于“人與修瑪吉亞和平共處”這個問題也爆出“錯的不是修瑪吉亞錯的是不承認修瑪吉亞有夢想的人”這種典,以及伊茲死后或人成為亞克也是魔怔了
利維斯里一輝就是被“家人”這個標簽束縛住了,因此后期便能說出“沒有家人守護世界就沒有意義”“不是支配是愛”等的逆天臺詞;大二成為了木下討論人性的靶子,大二在堅信“人類無法戰(zhàn)勝基夫”后便脫離了家庭投奔了赤石,活脫脫整成個人奸;小櫻就不說了,“無敵”標簽人;?阿基蕾?拉便是典型的干了壞事不用負責任的類型;博士因為后期立場反復橫跳也被人詬?。荒鞠鹿烙嬕彩菫榱擞稀凹倜骝T士五十周年”這個主題才過于強調“假面騎士”,以至于大戰(zhàn)基夫的時候能說出來“我們人類是需要變身的”這種b話的。說到底整部利維斯但凡是有家人的都被“家人”給束縛住了,使整部作品都顯得標簽化
極狐呢,貓貓的問題不大,英壽從創(chuàng)世篇開始就顯得刻意神性了,說的話經常看起來高深莫測實際上用處不大,因此在處理牛牛和景和的事情的時候就顯得有些脫離主線;牛牛的腦子是一根筋,自始至終就是要把DGP干廢,但是天國地獄的時候干得事情就很有爭議,個人是能接受的;景和的黑化線也是飽受爭議,一方面是景和不應該對自己人動手,天天嘟囔著贖罪啥的,另一方面就是時間太晚了(今天看到其實高橋早想寫黑化劇情了,但是武部直美這個b覺得太早黑化會讓觀眾記不住角色所以延遲了),顯得景和前期的“世界和平”就是單純的標簽而已,牛與貍都是高橋想要探討人性,但是高橋沒把握好尺度?
相比之下,圣刃雖說前期不太行,但是后期無論是劇情的處理上還是人物的刻畫上都是沒有問題的,主角團雖說偶爾會有矛盾,但都沒有干太出格的事,賢人為了拯救世界而黑化,他僅僅是封印了圣劍,他傷害了隊友嘛,沒有;蓮為了追求強大而離開了主角團,最多也是找托馬打了幾架;神代家族世代守護真理之劍,神代兄妹剛開始與主角團兵刃相向也是職責所在,發(fā)現圣主是壞b后也是立馬討伐圣主,隨后加入主角團;再看看反派,斯特利烏斯原先是個好人,看到全知全能書后絕望了便心生毀滅世界的想法,沒袖子先生和不過如此先生跟斯特利烏斯一樣,圣主就是單純的壞,他們全都作惡多端,最后的結局也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死了,無論死前有沒有洗白,他們的最終歸宿都是死亡,這便是惡有惡報,這才是犯下無可挽回的罪孽的惡人的結局。老千和滅做了錯事付出代價了嘛,沒有;亡命眾三人付出代價了嘛,幾乎沒有;牛牛和景和付出代價了嘛,也幾乎沒有?
歸根結底,還是現在商業(yè)化太嚴重,假面騎士已經不是什么需要太大門檻的東西了,就像利維斯說的,我們人類是可以變身噠,劇中角色越來越多,隨隨便便一部劇有頭有臉的騎士便高達十幾二十個,編劇如果沒有辦法寫好每個人,那就會出現上述的情況,并且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