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我在K1178次列車上滯留72小時” | 人間客
7 月 30 日,受今年第五號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qū)持續(xù)強降雨,引發(fā)洪澇和地質(zhì)災害,京津冀地區(qū)豐沙、石太、京廣等線路以及北京鐵路樞紐遭受嚴重水害,多趟旅客列車受阻。K396 次、Z180 次、K1178 次列車上 2700 余名旅客和乘務人員信號中斷、物資緊缺。其中,由銀川開往北京豐臺的 K1178 次列車,在門頭溝受暴雨影響滯留豐沙鐵路沿河城站 70 余小時。
截至脫困時,該趟列車已經(jīng)晚點超過 3 天。此次三趟因水害滯留的列車當中,K1178 次的扣停位置是距離北京城區(qū)最遠的。
謝允是一名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工程師,他 7 月最后一個周末的計劃,是在一天內(nèi)往返北京和呼和浩特,獨自去呼和浩特腦包生態(tài)音樂節(jié)看許巍的演出。
許巍被安排在 7 月 29 日晚最后一個出場,他準備白天乘高鐵抵達呼和浩特,看完演出再坐從呼和浩特出發(fā)到北京的臥鋪,這樣第二天上午就能到北京,既省了住宿的費用,也不耽誤周日的其他安排。
根據(jù)這個計劃,他鎖定了半夜 12 點左右呼和浩特到北京的車,23:59 發(fā)車的 K396,0:29 發(fā)車的 Z180,以及 0:40 發(fā)車的 K1178 。
而那正是這次因暴雨被困在豐沙線上的三趟列車?;仡^看過去,無論他選擇哪一班車返程,都會滯留在門頭溝地區(qū),只不過是被困在哪一輛車上的區(qū)別。
“真是天注定。”他寫道。
購票時,K396,Z180 的臥鋪票都已售罄,于是他買了一張 K1178 的上鋪票。
就這樣,他登上了那列“命中注定”般的列車。
到家后,他將這三天三夜的日記在小紅書和知乎上連載,后授權「人間像素」整理發(fā)布。
#以下內(nèi)容根據(jù)其日記整理,有一定編輯:
“我本以為,
晚點車會很快把時間追回來”
7月 30 日
00:40 ,K1178 次正點到達呼和浩特,也正點發(fā)車了。從烏魯木齊站出發(fā),開往北京西站的 Z180 次則晚點了幾分鐘,比 K1178 次早了約 6、7 分鐘發(fā)車,此后 Z180 次一直在我們前面不遠處行駛,我們手牽手“入坑”。
07:00,我在鋪位上醒來,發(fā)現(xiàn)車停在了柴溝堡站,而它本應該于半個小時前從這里駛出,抵達張家口站。但一直到 9 點 30 分,列車才重新發(fā)車,晚點三小時。
10:00,K1178 次到達張家口站。我一直刷著 12306,想要不要下車換一趟高鐵,這樣中午 12 點之前還能回到北京家里,可以把時間追回來。
但我又想,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晚點車會在后面的路程里提速,追回一部分時間,這樣沒準下午 2 點左右就能到北京,時間上也可以接受。
K1178 次原本計劃在張家口停車 12 分鐘,但是大家下車活動也就 1 分鐘左右,列車員就招呼大家上車,說馬上開車了,車門即將關閉。
時間太緊張,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繼續(xù)留在 K1178 次上。
現(xiàn)在想起來,我對行車路線的不了解(因為之前沒有坐過這趟車,不清楚列車走的是豐沙線),加上對北京的暴雨情況估計不足,導致我做出了這個完全錯誤的選擇。
「編者注:豐沙鐵路是一條連接北京豐臺站至沙城站為止的鐵路干線,路線全長 121 千米。是從北京去往冀西北重鎮(zhèn)沙城、張家口的重要通道,也是北京聯(lián)系晉蒙的主要通道之一。該線路自京西沿永定河岸北上,蜿蜒穿行于高山深谷之中。全線橫穿太行山脈,八跨永定河急流,大中小橋 81 座,隧道密集,上行線有 65 座隧道,下行線有 67 座隧道。在夏季,豐沙鐵路的運行不時會受天氣影響?!?/p>
大約中午 12 點多,列車進入北京境內(nèi),在門頭溝的沿河城站停了下來,沿河城站距離下一站三家店站約 1 個小時車程,距終點站北京豐臺站約有 1 個半小時車程。

“已經(jīng)不是晚點的事了”
沿河城的鐵軌是西北東南方向,我們的車頭朝東南方向,車尾朝西北方向。車站一共有三條鐵軌,K1178 停在最西南側的鐵軌,靠近站臺。東北方向有兩條鐵軌,每條軌道上都停了一列貨車。再東北方向緊挨著就是山了,這座山是石山,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固。東北方向,K1178 跟山體之間,只有兩列貨車相隔。車站西南邊是永定河,河對岸是一條公路,然后是對向線路,再西南就緊鄰山體了。這里的地形十分狹長。
我以為只是暫時??浚疃嘣俣嗤睃c一會,沒有想到事情后來的發(fā)展完全超出了預期。
這一停,就是六個多小時。

18:40,在列車員的辦公室里看到列車員準備的泡面,大家隱約感覺事情不妙,這已經(jīng)不是晚點的事了,今天怕是出不去了。
到十點多鐘,列車員將剩余的泡面免費分了,一人一碗。目前我們可以確定是被困在這里了,但對要困多久還沒有概念,列車員此前晚點最長時間是一天一夜,在我們的理解范疇內(nèi),最久可能也就是這樣了。
事實證明這次幾十年一遇的暴雨,完全已經(jīng)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范疇。
手機信號消失,食物、熱水耗盡
7月 31 日
08:30,醒來后發(fā)現(xiàn)車還停在沿河城。
昨天晚上生活用水就停了,不能洗漱,但飲用水還有。移動通信基站漸漸撐不住了,到早上,所有移動卡都沒有信號,聯(lián)通卡在一個小時以后也失去了信號。
9:40,列車員說前面的隧道已經(jīng)“被埋了”,進京是不可能了,目前的計劃是準備折返。后來又有消息說北京方向有橋梁斷了,最近幾天,走豐沙線應該都沒法進京了。
剛把我們要折返的消息告訴家人,聯(lián)通卡也沒信號了。車站還有一部內(nèi)部電話,可以跟鐵路局聯(lián)絡。于是乘客跟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媒介就是列車員。而列車員也只能通過鐵路局上級來獲取信息和指令。
10:20,餐車熬了大米粥運到車廂分發(fā),每人可以分兩三勺,先緊著老人兒童吃。
因為大多數(shù)乘客都沒有準備,沒有盛粥的容器,所以我們吃完剩下的泡面桶和八寶粥罐都留著,用來打水盛粥,不少人直接用水杯盛粥。
此后食物都由車廂選出的志愿者來發(fā)放,他們與列車員一起全程參與了列車工作,非常辛苦。志愿者選拔的標準是黨員、現(xiàn)役軍人、退伍軍人,每次有險情,也總是這一批人沖在前面,保護著廣大人民群眾,向他們致敬。
11:20,車上的飲用水不多了,但是只有張家口這樣的大站才有設備、有能力往車上補水,在沿河城站也無法吳沖。我們這個車廂的熱水用完了,只能跑到別的車廂去打水。

12:10,得到確切消息說前后都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把路都沖毀了,隧道被堵。我們進退不得。K396 和 Z180 就被困在我們前面不遠處,每列車上大約有 1000 人左右。發(fā)車比我們更晚的車次比較幸運,沒被堵在中間,已經(jīng)原路返回。
根據(jù)當前的形勢,前后的公路鐵路都已經(jīng)被毀,需要進行搶修。往北京方向,還要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多隧道路段,雨也比較大,損毀情況應該更嚴重;往張家口方向有半小時的隧道,雨也小一些,損毀情況應該更輕。所以搶修張家口方向的道路,然后原路返回,是更好的脫困方案。
13:10,道路搶修中,具體時間未知。從有消息說要折返,已經(jīng)過去 4 個小時,暫時還沒有一趟車返回。
14:50,我們旁邊軌道上的貨車動了。先往前動了一會,又往后到了一會。大家小激動了一把,以為終于可以走了(這是因為列車員說如果要折返,肯定要把旁邊的軌道讓出來,讓車頭能夠駛回車尾的位置掛載,我們以為這輛貨車是在騰位置),但是很快貨車就停了下來,再也沒有動過。后來我們開玩笑說,這輛車可能是為了保護客車的安全,換一個位置能更好的擋住東北方向山體的落石。
15:50,發(fā)了一頓面,此時列車的食物幾乎已經(jīng)耗盡,后來得知這頓面是車站供應的。
17:15,因山洪爆發(fā),物資也沒法運達,接到政府部門通知,讓乘客下車轉(zhuǎn)移到物資充沛的安全區(qū)域安置。大家只攜帶好貴重物品,輕裝上陣,其他行李留在車上統(tǒng)一安排。隨后大家整裝待發(fā),等候出發(fā)指令。
19:05,列車員探路回來報告,原定用來轉(zhuǎn)移乘客的路途已經(jīng)被泥石流沖掉,最深的地方已經(jīng)到達大腿,而且距離遠,老幼婦孺行走困難,再加上馬上就天黑了,徒步轉(zhuǎn)移危險系數(shù)太大,這時候呆在車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決定大家還是原地留守。需要的物資政府會派直升機空運過來。
21:00,有幾節(jié)車廂的熱水已經(jīng)消耗完,幾個廁所集便器已經(jīng)滿了,不能繼續(xù)使用。現(xiàn)在的貨車都改用吸收式廁所,將污物存入集便器,而沿河城也不具備集便器的清理能力。
我們這節(jié)車廂打水、上廁所都要去別的車廂。如果明天還不能撤離的話,飲水、如廁都將是大問題。
23:59,今天雨一直下了一天,應該是天氣原因,加晚上光線不好,飛機不具備飛行條件,物資還未到達。如果物資明天還不能到達,那么 K1178 將面臨彈盡糧絕的局面。
物資,物資
8月 1 日
01:00,雨沒有停的意思,反而下得更大了,而且轉(zhuǎn)為了雷陣雨,不時還有閃電。我太困了,睡著了。
07:00,雨停了。西南側的山體兩側因為有土,已經(jīng)滑坡,泥石流把公路和鐵路都埋了。從公路出去的希望不大,只能繼續(xù)等待清障車清理火車軌道。
08:00,列車廣播告訴我們探路小組發(fā)現(xiàn)路況很差,最深處淤泥已經(jīng)達到大腿部位,只能放棄撤離方案,繼續(xù)留守。
原計劃由直升飛機運送的物資,因為天氣原因飛機不能起飛,今天會有人工徒步運送物資(后來知道,這是張家口派火車送的物資,由鐵路工人們從 8、9公里外徒步背過來的)。北京鐵路局局長正親自帶隊搶修,現(xiàn)在還差一個區(qū)間,路很快就要通了。但是今天的雨斷斷續(xù)續(xù),也影響著搶修的進度。
09:10,早餐做好了,分了一波米粥。老人小孩優(yōu)先。消息稱運送物資的飛機已經(jīng)起飛,物資很快就到。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10:20,人工運送的物資先行到達。從張家口用火車運送的物資行駛到距離沿河城 8、9公里的地方,因為鐵路地基被毀,不能繼續(xù)前進,剩下的路只能靠人工搬運。足足有兩百號鐵路工人冒著雨趕著山路送來了急需的物資,他們擠滿了車站,陸續(xù)的把物資送進倉庫。車上的乘客都很感動,此刻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10:50,物資開始發(fā)放,一個臥鋪隔間的六個人分一袋面包,另外一人一罐八寶粥。多余的食物則分給了老人和兒童。
12:00,因為手機信號已經(jīng)中斷一天多,乘客都沒法跟家人聯(lián)系,列車員開始統(tǒng)計 乘客親友電話,由車站報到鐵路局,再由局里統(tǒng)一聯(lián)系家人報平安。

16:00,直升機到了,因為車站周邊沒有開闊空間,又有高壓線,受周邊地形環(huán)境影響,飛機不能降落,只能在永定河邊的公路上空空投。直升機空投物資時,大家全擠到 14 號和 15 號車廂圍觀拍照,那歡欣鼓舞的場面,可以用“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來形容。

17:00,分了一波晚餐。一人一個面包,一根火腿腸,一顆鹵蛋,一罐八寶粥。物資空投落地后包裝就散了,加上地形比較狹窄,又有螺旋槳的作用,很多物資散在坡上或落到水里,工作人員只能去水里撈物資,非常難收攏。食物目前看還算充足,飲水則比較緊缺,一個臥鋪隔間只能分一瓶礦泉水。這時候似乎只有餐車還能打到一點水,可能也是拿礦泉水燒的,車上的水應該已經(jīng)耗盡了。
22:00,道路正在加緊搶修,但是什么時候能疏通,暫時沒有確切消息。
太陽出來了
8月 2 日
07:40,早上起來喉嚨疼的厲害,因為我?guī)缀鯖]有準備就上車,這兩天也沒怎么喝水,一天差不多只有一瓶礦泉水的量。現(xiàn)在車上水斷了,只能找到列車員要了一點礦泉水?,F(xiàn)在水很緊張,只有少量礦泉水,暫時不發(fā)給個人,誰渴了找列車員,由列車員分配。
08:10,躺在鋪位上好像聽到下面有人討論說路已經(jīng)疏通了。這會太陽出來了,撥云見日,會不會是個好兆頭,我們今天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08:18,列車員開始檢查車門,雖然怎么問都不給明確答復,說你一會自己聽廣播。但是給出的信號是比較明確的,列車要準備啟動了。
08:21,列車終于啟動了,大家沸騰了。此時的心情與千年前杜甫聽聞官軍收復河北是一樣的: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strong>
列車由車頭向后推動著緩緩駛出沿河城站,再見,沿河城。希望以后不是以這種方式再見了。

08:25,列車廣播,接上級部門通知,為加快受困人員處置進程,會統(tǒng)一轉(zhuǎn)移到安置區(qū)域。
09:20,車停在一個山洞里不動了,列車廣播召集志愿者去開會。二十多分鐘后,廣播通知了大家下車流程,乘客們收拾好行李后,從 2 號車廂開始撤離,后面車廂的乘客依次穿行到最前面的車廂下車。救援車??吭谝欢尉嚯x之外,大家需要步行。
10:18,列車駛出被封的山洞,這段鐵路整個被泥石流埋了,工人們挖了整整一晚上才疏通。
10:43,K1178 列車到達回撤的終點,此時救援列車已經(jīng)在不遠處等待。乘客全部撤離到救援車上,返回張家口,而列車員們還將在車上留守,完成后續(xù)工作。
撤離時,乘客和列車員互相道別,感謝大家的付出與配合,團結一致,共同渡過難關,也祝愿彼此在以后的路上一帆風順。
我的鋪位在 16 車廂,排在下車順序的最后,輪到我們下車時已經(jīng)是 12 點多,下車后步行 100 米,登上救援列車。
因為剛下過雨道路泥濘,車上老人小孩行動不便,工作人員在鐵軌上鋪好了篷布,救援車旁邊鋪好了木板,讓大家行走更加方便,沒有被泥水弄臟。

12:40 ,全部乘客撤離到救援車,列車啟動往回撤離。
此時離 K1178 次被困在沿河城站已經(jīng)過去了三天三夜,整整 72 小時。
救援車需要先到沙城站??浚瑩Q上能供電的機頭,再繼續(xù)行駛到張家口。救援車只有 8 節(jié)車廂,被原來 16 節(jié)車廂的人塞得滿滿的,臥鋪過道里也全都是人。
由于機頭不能供電,空調(diào)不能使用,車廂窗戶也無法打開,車廂里也異常悶熱,乘客們無一不是汗流浹背。很多乘客被困三天三夜,體力已達極限,加上環(huán)境異常悶熱,有些乘客身體發(fā)生不適,聽說有一位乘客暈倒,在沙城站被救護車接走。
離開山區(qū)后,手機終于有了信號。13:14 分,我給家人發(fā)了一條信息,此時距上次與家人聯(lián)系已經(jīng)過去 51 個小時。
到達沙城站之后,我們下車休整,車站送來了許多物資,有飲用水、盒飯、綠豆湯、藿香正氣水等各種避暑藥,所有物資隨叫隨有,全部管夠。大家就地開動,整個站臺滿滿的都是人。
大家吃到了三天以來的第一口熱飯。
15:15,救援車換完了機頭,空調(diào)開啟,所有乘客上車,開往張家口。一個小時后,我們順利抵達張家口站,去往北京北的高鐵專列 G8842 次已經(jīng)在同站臺等候。車站還為腿腳不方便的人準備了輪椅,整個接待工作非常細致到位。
因為一部分人回北京,一部分人要原路返回,K1178 次的戰(zhàn)友們在張家口站就此別過。
16:32,G8842 次高鐵發(fā)車,踏上歸程。
北京,我回來了。
寫在最后
17:30,高鐵到達北京北站。這一個小時的車程,K1178 次的乘客卻走了 72 個小時。
北京重點戰(zhàn)區(qū)管委會協(xié)調(diào)鐵路部門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我們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便利。需要去其他站換乘的,有統(tǒng)一的大巴接送;坐地鐵回家的,出高鐵站后,有通道直通地鐵,領一張地鐵票后無需安檢,直接進站乘車。
這三天里,我們在臥鋪車廂的乘客,晚上可以睡覺,而且電沒有斷過,空調(diào)一直開著,相對還算舒適。但是我很難想像硬座車廂的乘客,是如何度過這三天三夜。
整個受困過程中,大家整體情緒都比較平穩(wěn),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互相幫助、互相照應、共渡難關。我們很多乘客也想要參與到救援工作中,下車幫忙搬運物資,為大家出一份力。只是列車員以保證乘客的安全為第一責任,沒有允許大家下車。
列車上,乘務人員和志愿者們盡職盡責地幫大家解決問題,外面的各界人士,也夜以繼日地保障物資、搶修線路,讓我們能安心等待,盡快脫困。我們能夠安全返回,離不開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在這里向所有的人表示感謝,向他們致敬。
也希望我們 K1178 次上共同歷經(jīng)磨難的戰(zhàn)友們,都能夠一路平安,盡快到家與親人團聚。
這趟因許巍而起的旅程已經(jīng)到達終點,最后,我想用《喜悅》的一段歌詞來作為結尾,而這段難忘的經(jīng)歷,又賦予了它一種新的心情和感悟:
心中升起的喜悅
總在歸鄉(xiāng)的旅程
當家門在開啟時
這世界變得溫暖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謝允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