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
(文章轉(zhuǎn)載自胡適《紅樓夢考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一 殘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 ? ? ? 去年我從海外歸來,便接著一封信,說有一部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愿讓給我。我以為重評的《石頭記》大概是沒有價(jià)值的,所以當(dāng)時(shí)竟沒有回信。不久,新月書店的廣告出來了,藏書的人把此書送到店里來,轉(zhuǎn)交給我看。我看了一遍,深信此本是海內(nèi)最古的《石頭記》抄本,遂出了重價(jià)把此書買了。
? ? ? ? 這部脂硯齋重評本(以下稱脂本)只剩十六回了,其目如下:
第一回至第八回
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
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
? ? ? ? 首頁首行有撕去的一角,當(dāng)是最早藏書人的圖章。今存圖章三方,一為劉銓畐子重印,一為子重,一為髣眉。第二十八回之后幅有跋五條。其一云:
? ? ? ?《紅樓夢》雖小說,然曲而達(dá),微而顯,頗得史家法。余向讀世所刊本,輒逆以己意,恨不得起作者一譚。睹此冊,私幸予言之不謬也。予重其寶之。青士、椿余同觀于半畝園并識。乙丑孟秋。
? ? ? ? 其一云:
? ? ? ?《紅樓夢》非但為小說別開生面,直是另一種筆墨。昔人文字有翻新法,學(xué)《梵夾書》。今則寫西法輪齒,仿《考工記》,如《紅樓夢》實(shí)出四大奇書之外,李贄、金圣嘆皆未曾見也。戊辰秋記。
? ? ? ? 此條有福字圖章,可見藏書人名劉銓福,字子重。以下三條跋皆是他的筆跡。其一云:
? ? ? ?《紅樓夢》紛紛效顰者無一可齲唯《癡人說夢》一種及二知道人《紅樓夢說夢》一種尚可玩。惜不得與佟四哥三弦子一彈唱耳。此本是《石頭記》真本,批者事皆目擊,故得其詳也。癸亥春日白云吟客筆。(有白云吟客圖章。)李伯盂郎中言翁叔平殿撰有原本而無脂批,與此文不同。
? ? ? ? 又一條云:
? ? ? ??脂硯與雪芹同時(shí)人,目擊種種事,故批筆不從臆度。原文與刊本有不同處,尚留真面,惜止存八卷。海內(nèi)收藏家更有副本,愿抄補(bǔ)全之,則妙矣。五月廿七日閱又記。(有銓字圖章。)
? ? ? ? 另一條云:
? ? ? ?近日又得妙復(fù)軒手批十二巨冊。語雖近鑿,而于《紅樓夢》味之亦深矣。云客又記。(有阿(疒會)(疒會)圖章。)
? ? ? ? 此批本丁卯夏借與綿州孫小峰太守,刻于湖南。
? ? ? ? 第三回有墨筆眉批一條,字跡不像劉銓福,似另是一個(gè)人。跋末云:
? ? ? ? 同治丙寅(五年,一八六六)季冬月左綿癡道人記。
? ? ? ? 此人不知即是上條提起的綿州孫小峰否。但這里的年代可以使我們知道跋中所記干支都是同治初年。劉銓福得此本在同治癸亥(一八六三),乙丑(一八六五)有椿余一跋,丙寅有癡道人一條批,戊辰(一八六八)又有劉君的一跋。
? ? ? ? 劉銓福跋說惜止存八卷,這一句話不好懂。現(xiàn)存的十六回,每回為一卷,不該說止存八卷。大概當(dāng)時(shí)十六回分裝八冊,故稱八卷,后來才合并為四冊。
? ? ? ? 此書每半頁十二行,每行十八字??瑫?。紙已黃脆了,已經(jīng)了一次裝襯,第十三回首頁缺去小半角,襯紙與原書接縫處印有劉銓畐子重印圖章,可見裝襯是在劉氏收得此書之時(shí),已在六十年前了。
二 脂硯齋與曹雪芹
? ? ? ? 脂本第一回于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詩之后,說:
? ? ? ?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出則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 ? ? ? 出則既明以下與有正書局印的戚抄本相同。但戚本無此上的十五字。甲戌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那時(shí)曹雪芹還不曾死。
? ? ? ? 據(jù)此,《石頭記》在乾隆十九年已有抄閱再評的本子了。可見雪芹作此書在乾隆十八九年之前。也許其時(shí)已成的部份止有這二十八回。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不把《紅樓夢》的著作時(shí)代移前。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年表》(《紅樓夢辨》八)把作書時(shí)代列在乾隆十九年至二八年(一七五四-一七六三),這是應(yīng)當(dāng)改正的了。
? ? ? ? ?脂本于滿紙荒唐言一詩的上方有朱評云:
? ? ?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甲午八月淚筆。(乾隆三九,一七七四。)
? ? ??? 壬午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當(dāng)西歷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據(jù)陳垣《中西回史日歷》檢查)
? ? ? ? 我從前根據(jù)敦誠《四松堂集》挽曹雪芹一首詩下注的甲申二字,考定雪芹死于乾隆甲申(一七六四),與此本所記,相差一年余。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次日即是癸未,次年才是甲申,敦誠的挽詩作于一年以后,故編在甲申年,怪不得詩中有絮酒生芻上舊坰的話了。現(xiàn)在應(yīng)依脂本,定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再依敦誠挽詩四十年華付杳冥的話,假定他死時(shí)年四十五,他生時(shí)大概在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我的《考證》與平伯的年表也都要改正了。
? ? ? ? 這個(gè)發(fā)現(xiàn)使我們更容易了解《紅樓夢》的故事。雪芹的父親曹頫卸織造任在雍正六年(一七二八),那時(shí)雪芹已十二歲,是見過曹家盛時(shí)的了。
? ? ? ? 脂本第一回?cái)ⅰ妒^記》的來歷云:
? ? ? ? ?空空道人…………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jiǎng)t題曰《風(fēng)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p>
? ? ? ? ?此上有眉評云:
? ? ? ??雪芹舊有《風(fēng)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 ? ? ? 據(jù)此,《風(fēng)月寶鑒》乃是雪芹作《紅樓夢》的初稿,有其弟棠村作序。此處不說曹棠村而用東魯孔梅溪之名,不過是故意作狡獪。梅溪似是棠村的別號,此有二層根據(jù):第一,雪芹號芹溪,脂本屢稱芹溪,與梅溪正同行列。第二,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二句上,脂本有一條眉評云: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梅溪。顧頡剛先生疑此即是所謂東魯孔梅溪。我以為此即是雪芹之弟棠村。
? ? ? ??又上引一段中,脂本比別本多出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九個(gè)字。吳玉峰與孔梅溪同是故設(shè)疑陣的假名。
? ? ? ? 我們看這幾條可以知道脂硯齋同曹雪芹的關(guān)系了。脂硯齋是同雪芹很親近的,同雪芹弟兄都很相熟。我并且疑心他是雪芹同族的親屬。第十三回寫秦可卿托夢于鳳姐一段,上有眉評云:
? ? ? ? 樹倒猢猻散之語,全猶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傷哉!寧不慟殺!
? ? ? ? 又可卿提出祖塋置田產(chǎn)附設(shè)家塾一段上有眉評云:
? ? ? ? 語語見道,字字傷心。讀此一段,幾不知此身為何物矣。松齋。
? ? ? ? 又此回之未鳳姐尋思寧國府中五大弊,上有眉評云:
? ? ? ? 舊族后輩受此五病者頗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見書于三十年后,今(令?)、余想慟血淚盈□。(此處疑脫一字)
? ? ? ?又第八回賈母送秦鐘一個(gè)金魁星,有朱評云:
? ? ? ? 作者今尚記金魁星之事乎?撫今思昔,腸斷心摧。
? ? ? ? 看此諸條,可見評者脂硯齋是曹雪芹很親的族人,第十三回所記寧國府的事即是他家的事,他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弟兄或從堂弟兄──也許是曹顒或曹頎的兒子。松齋似是他的表字,脂硯齋是他的別號。
? ? ? ? 這幾條之中,第十三回之一條說
? ? ? ?曲指三十五年矣。
? ? ? ? 又一條說
? ? ? ? 三十年前事,見書于三十年后。
? ? ? ? 脂本抄于甲戌(一七五四),其重評有年月可考者,有第一回(抄本頁十)之丁亥春(一七六七),有上文已引之甲午八月(一七七四)。自甲戌至甲午,凡二十年。折中假定乾隆二九年(一七六四)為上引幾條評的年代。則上推三十五年為雍正七年(一七二九),曹雪芹約十三歲,其時(shí)曹頫剛卸任織造(一七二八),曹家已衰敗了,但還不曾完全倒落。
? ? ? ? 此等處皆可助證《紅樓夢》為記述曹家事實(shí)之書,可以摧破不少的懷疑。我從前在《紅樓夢考證》里曾指出兩個(gè)可注意之點(diǎn):
? ? ? ? 第一,十六回鳳姐談南巡接駕一大段,我認(rèn)為即是康熙南巡,曹寅四次接駕的故事,我說:
? ? ? ? 曹家四次接駕乃是很不常見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覺的——或是有意的
——把他家這樁最闊的大典說了出來。(《考證》頁四一)
? ? ? ? 脂本第十六回前有總評,其一條云:
? ? ? ?借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心中多少憶昔感今!
? ? ? ? 這一條便證實(shí)了我的假設(shè)。我又曾說趙嬤嬤說的賈家接駕一次,甄家接駕四次,都是指曹家的事。脂本于本回現(xiàn)在江南的甄家…………接駕四次一句之旁有朱評云:
? ? ? ? 甄家正是大關(guān)鍵,大節(jié)目。勿作泛泛口頭語看。
? ? ? ? ?這又是證實(shí)我的假設(shè)了。
? ? ? ? 第二,我用《八旗氏族通譜》的曹家世系來比較第二回冷子興說的賈家世次,我當(dāng)時(shí)指出賈政是次子,先不襲職,又是員外郎,與曹頫一一相合,故我認(rèn)賈政即是曹頫。(考證四三-四四)
? ? ? ? 這個(gè)假設(shè)在當(dāng)時(shí)很受朋友批評。但脂本第二回皇上…………賜了這政老爹一個(gè)主事之銜,令其入部習(xí)學(xué),如今現(xiàn)已升了員外郎一段之旁有朱評云:
? ? ? ? 嫡真實(shí)事,非妄擁也。
? ? ? ? 這真是出于我自己意料之外的好證據(jù)了!
? ? ? ? 故《紅樓夢》是寫曹家的事,這一點(diǎn)現(xiàn)在得了許多新證據(jù),更是顛撲不破的了。
三 秦可卿之死
? ? ? ? 第十三回記秦可卿之死,曾引起不少人的疑猜。今本(程乙本)說:
…………人回東府蓉大奶奶沒了。
…………彼時(shí)合家皆知,無不納悶,都有些傷心。
? ? ? ? 戚本作:
? ? ? ? 彼時(shí)合家皆知,無不納嘆,都有些傷心。
? ? ? ? 坊間普通本子有一種卻作:
? ? ? ? 彼時(shí)合家皆知,無不納悶,都有些疑心。
? ? ? ? 脂本正作:
? ? ? ? 彼時(shí)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
? ? ? ? 上有眉評云:
? ? ? ? 九個(gè)字寫盡天香樓事,是不寫之寫。
? ? ? ? 又本文說:
? ? ? ? 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碓O(shè)一壇于天香樓上。
? ? ? ? ?此九字旁有夾評云:
? ? ? ? ?刪卻,是未刪之筆。
? ? ? ? ?又本文云:
? ? ? ? 又聽得秦氏之丫鬟名喚瑞珠者,見秦氏死了,他也觸柱而亡。
? ? ? ? ?旁有夾評云:
? ? ? ? ?補(bǔ)天香樓未刪之文。
? ? ? ? ?天香樓是怎么一回事呢?
? ? ? ? ?此回之末,有朱筆題云:
? ? ? ?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jiǎng)h去。
? ? ? ? ?又有眉評云:
? ? ? ? 此回只十頁,因刪去天香樓一節(jié),少卻四五頁也。
? ? ? ? ?這可見此回回目原本作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
? ? ? ? 后來刪去天香樓一長段,才改為死封龍禁尉,平仄便不調(diào)了。
? ? ? ? 秦可卿是自縊死的,毫無可疑。第五回畫冊上明明說:
? ? ? ? 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此從脂本)其判云:
情天情?;们樯?,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shí)在寧。
? ? ? ? 俞平伯在《紅樓夢辨》里特立專章討論可卿之死(中卷,頁一五九-一七八)。但顧頡剛引《紅樓佚話》說有人見書中的焙茗,據(jù)他說,秦可卿與賈珍私通,被婢撞見,羞憤自縊死的。平伯深信此說,列舉了許多證據(jù),并且指出秦氏的丫鬟瑞珠觸柱而死,可見撞見奸情的便是瑞珠?,F(xiàn)在平伯的結(jié)論都被我的脂本證明了。我們雖不得見未刪天香樓的原文,但現(xiàn)在已知道:
(1)秦可卿之死是淫喪天香樓。
(2)她的死與瑞珠有關(guān)系。
(3)天香樓一段原文占本回三分之一之多。
(4)此段是脂硯齋勸雪芹刪去的。
(5)原文正作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戚本始改作傷心。
四《紅樓夢》的凡例
? ? ? 《紅摟夢》各本皆無凡例。脂本開卷便有凡例,又稱《紅樓夢》旨義,其中頗有可注意的話,故全抄在下面:
凡例
? ? ? 《紅樓夢》旨義。是書題名極多?!都t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
? ? ? ? 又曰《風(fēng)月寶鑒》,是戒妄動風(fēng)月之情。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此三名皆書中曾已點(diǎn)睛矣。如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diǎn)睛。又如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fēng)月寶鑒四字,此則《風(fēng)月寶鑒》之點(diǎn)睛。又如道人親眼見石上大書一篇故事,則系石頭所記之往來,此則《石頭記》之點(diǎn)睛處。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xì)搜檢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個(gè),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極(?)至《紅樓夢》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釵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書中凡寫長安,在文人筆墨之間,則從古之稱;凡愚夫婦兒女于家常口角,則曰中京,是不欲著跡于方向也。蓋天子之邦,亦當(dāng)以中為尊,特避其東南西北四字樣也。
? ? ? ? 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
? ? ? ? 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shí)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
? ? ? ? 以上四條皆低二格抄寫。以下緊接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一長段,也低二格抄寫。今本第一回即從此句起,而脂本的第一回卻從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起。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以下一長段,在脂本里,明是第一回之前的引子,雖可說是第一回的總評,其實(shí)是全書的旨義,故緊接凡例之后,同樣低格抄寫。其文與今本也稍稍不同,我們也抄在凡例之后,凡脂本異文,皆加符號記出:
? ? ? ? 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但書中所記何事,〔又因何而撰是書哉?〕自云,〔今〕風(fēng)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dāng)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xì)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須眉誠不若彼〔一干〕裙釵,實(shí)愧則有余,悔則無益〔之〕大無可奈何之日也!當(dāng)此時(shí),〔則〕自欲將已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袴之時(shí),飫甘饜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負(fù)師兄(今本作友)規(guī)訓(xùn)之德,已致今日一事(今本作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今本作集)以告普天下〔人〕。雖(今本作知)我之罪固不能免,(此五字今本作負(fù)罪固多)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此處各本多自護(hù)己短四字)則一并使其泯滅也。
? ? ? ? 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fēng)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傷于我之襟懷筆墨者。何為不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以悅?cè)酥吭??(此一長句與今本多不同)故曰風(fēng)塵懷閨秀,〔乃是第一回題綱正義也。開卷即云風(fēng)塵懷閨秀,則知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dāng)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shí)之書矣。雖一時(shí)有涉于世態(tài),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閱者切記之。
? ? ? ? 詩曰: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常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 ? ? ? 我們讀這幾條凡例,可以指出幾個(gè)要點(diǎn):(1)作者明明說此書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明明說系石頭所記之往來。(2)作者明明說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又說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dāng)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shí)之書。(3)關(guān)于此書所記地點(diǎn)問題,凡例中也有明白的表示。曹家?guī)状∧暇?,故書中女子多是江南人,凡例中明明說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我因此疑心雪芹本意要寫金陵,但他北歸已久,雖然秦淮殘夢憶繁華(敦敏贈雪芹詩),卻已模糊記不清了,故不能不用北京作背景。所以賈家在北京,而甄家始終在江南。所以凡例中說,書中凡寫長安…………家常口角則曰中京,是不欲著跡于方向也?!乇芷鋿|南西北字樣也。平伯與頡剛對于這個(gè)地點(diǎn)問題曾有很長的討論,(《紅樓夢辨》,中,五九-八十。)他們的結(jié)論是說了半天還和沒有說一樣,我們究竟不知道《紅樓夢》是在南或是在北。(頁七九)我的答案是:雪芹寫的是北京,而他心里要寫的是金陵:金陵是事實(shí)所在,而北京只是文學(xué)的背景。至如大觀園的問題,我現(xiàn)在認(rèn)為不成問題。賈妃本無其人,省親也無其事,大觀園也不過是雪芹的秦淮殘夢的一境而已。
五 脂本與戚本
? ? ? ? 現(xiàn)行的《紅樓夢》本子,百廿回本以程甲本(高鶚本)為最古,八十回本以戚蓼生本為最古,戚本更古于高本,那是無可疑的。平伯在數(shù)年前對于戚本曾有很大的懷疑,竟說他決是輾轉(zhuǎn)傳鈔后的本子,不但不免錯(cuò)誤,且也不免改竄。(《紅樓夢辨》,上,一二六零)但我曾用脂硯齋殘本細(xì)校戚本,始知戚本一定在高本之前,凡平伯所疑高本勝于戚本之處,(一三五-一三七)皆戚本為原文,而高本為改本,但那些例子都很細(xì)微,我在此文里不及討論,現(xiàn)在要談幾個(gè)更重要之點(diǎn)。
? ? ? ? 我用脂本校戚本的結(jié)果,使我斷定脂本與戚本的前二十八回同出于一個(gè)有評的原本,但脂本為直接鈔本,而戚本是間接傳鈔本。
? ? ? ? 何以曉得兩本同出于一個(gè)有評的原本呢?戚本前四十回之中,有一半有批評,一半沒有批評;四十回以下全無批評。我仔細(xì)研究戚本前四十回,斷定原底本是全有批評的,不過鈔手不止一個(gè)人,有人連評鈔下,有人躲懶便把評語刪了。試看下表:
第一回有評第二回?zé)o評
第三回有評第四回?zé)o評
第五回有評第六回?zé)o評
第六回有評第八回?zé)o評
第九回有評第十回?zé)o評
第十一回?zé)o評
第十二回至廿六回有評
第廿七回至卅五回?zé)o評
第卅六回至四十回有評
? ? ? ? 看這個(gè)區(qū)分,我們可以猜想當(dāng)時(shí)鈔手有二人,先是每人分頭鈔一回,故甲鈔手專鈔奇數(shù),便有評;乙鈔手鈔偶數(shù),便無評;至十二回以下甲鈔手連鈔十五回,都有評;乙鈔手連鈔九回,都無評。
? ? ? ? 戚本前二十八回,所有評語,幾乎全是脂本所有的,意思與文字全同,故知兩本同出于一個(gè)有評的原底本。試更舉幾條例為鐵證。戚本第一回云:
? ? ? ? 一家鄉(xiāng)官,姓甄(真假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費(fèi)廢,字士隱。
? ? ? ? ?脂本作:
? ? ? ? 一家鄉(xiāng)官,姓甄(真(?)后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費(fèi)(廢),字士隱。
? ? ? ? 戚本第一條評注誤把真字連下去讀,故改后為假,文法遂不通,第二條注廢字誤作正文,更不通了,此可見兩本同出一源,而戚本傳鈔在后。
? ? ? ? ?第五回寫薛寶釵之美,戚本作:
? ? ? ?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此句定評)
? ? ? ? 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
? ? ? ? 按黛玉寶釵二人一如嬌花,一如纖柳,各極其妙,此乃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
? ? ? ? 今檢脂本,始知想世人目中以下四十二字都是評注,緊接此句定評四字之后。此更可見二本同源,而戚本在后。
? ? ? ? 平伯說戚本有脫誤,上舉兩例便可證明他的話不錯(cuò)。
? ? ? ? 我因此推想得兩個(gè)結(jié)論:
(1)《紅樓夢》的最初底本是有評注的。
(2)最初的評注至少有一部份是曹雪芹自己作的,其余或是他的親信朋友如脂硯齋之流的。
? ? ? ? 何以說底本是有評注的呢?脂本抄于乾隆甲戌,那時(shí)作者尚生存,全書未完,已是重評的了,可以見甲戍以前的底本便有評注了。戚本的評注與脂本的一部份評注全同,可見兩本同出的底本都有評注,又高鶚?biāo)鶕?jù)底本也有評注。平伯指出第三十七回賈蕓上寶玉的書信末尾寫著:男蕓跪書一笑。
? ? ? ? 檢戚本始知一笑二字是評注,誤入正文。程甲本如此,程乙本也如此。平伯說:高氏所依據(jù)的鈔本也有這批語,和戚本一樣,這都是奇巧的事。(《紅樓夢辨》,上,一四四零)其實(shí)這并非奇巧,只證明高鶚的底本也出于那有評注的原本而已。(高程刻本合刪評注)
? ? ? ? 原底本既有評注,是誰作的呢?作者自加評注本是小說家的常事;況且有許多評注全是作者自注的口氣,如上文引的第一回甄字下注云:
? ? ? ? ?真(?)后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后不注。
? ? ? ? 這豈是別人的口氣嗎?又如第四回門子對賈雨村說的護(hù)官符口號,每句下皆有詳注,無注便不可懂,今本一律刪去了。今鈔脂本原文如下:
? ? ? ? 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諺俗口碑,其口碑排寫得明白,下面皆注著始祖官爵并房次。石頭亦曾照樣鈔寫一張。
? ? ? ? ?今據(jù)石上所鈔云: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寧國榮國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xiàn)原籍住者十二房。)(適按,二十房,誤作十二房。今依戚本改正。)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gè)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現(xiàn)住者十房,原籍現(xiàn)住八房。)(適按,十八,戚本誤作二十。)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現(xiàn)領(lǐng)內(nèi)府帑銀行商,共八房分。)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tǒng)制縣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適按,在籍二字誤脫,今據(jù)戚本補(bǔ)。)
? ? ? ? 這四條注都是作者原書所有的,現(xiàn)在都被刪去了。脂本里,這四條注也都用朱筆寫在夾縫,與別的評注一樣鈔寫。我因此疑心這些原有的評注之中,至少有一部份是作者自己作的,又如第一回?zé)o材補(bǔ)天,幻形人世兩句有評注云:
? ? ? ?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
? ? ? ? 這樣的話當(dāng)然是作者自己說的。
? ? ? ? 以上說脂本與戚本同出于一個(gè)有評注的原本,而戚本傳鈔在后。但因?yàn)槠荼緜麾n在后,《紅樓夢》的底本已經(jīng)過不少的修改了,故戚本有些地方與脂本不同。有些地方也許是作者自己改削的;但大部份的改動似乎都是旁人斟酌改動的;有些地方似是被鈔寫的人有意刪去,或無意鈔錯(cuò)的。
? ? ? ? 如上文引的全書凡例,似是鈔書人躲懶刪去的,如翻刻書的人往往刪去序跋以節(jié)省刻資,同是一種打算盤的辦法。第一回序例,今本雖保存了,卻刪去了不少的字,又刪去了那首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很好的詩。原本不但有評注,還有許多回有總評,寫在每回正文之前,與這第一回的序例相像,大概也是作者自己作的。還有一些總評寫在每回之后,也是墨筆楷書,但似是評書者加的,不是作者原有的了?,F(xiàn)在只有第二回的總評保存在戚本之內(nèi),即戚本第二回前十二行及詩四句是也。此外如第六回,第十三回,十四回,十五回,十六回,每回之前皆有總評,戚本皆不曾收入。又第六回,二十五回,二十六回,二十七回,二十八回,每回之后皆有總批多條,現(xiàn)在只有四條(廿七回及廿八回后)被收在戚本之內(nèi)。這種刪削大概是鈔書人刪去的。
? ? ? ? 有些地方似是有意刪削改動的。如第二回說元春與寶玉的年歲,脂本作:
? ? ? ?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
? ? ? ? ?戚本便改作了:
? ? ? ? 不想后來又生了一位公子。
? ? ? ? 這明是有意改動的了。又戚本第一回寫那位頑石:
? ? ? ?一日正當(dāng)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yuǎn)遠(yuǎn)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來至石下,席地而坐,長談,見一塊鮮明瑩潔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
? ? ? ? 那僧托于掌上…………
? ? ? ? 這一段各本大體皆如此,但其實(shí)文義不很可通,因?yàn)樯厦婷髡f是頑石,怎么忽已變成寶玉了?今檢脂本,此段多出四百二十余字,全被人刪掉了。其文如下:
? ? ? ? 俄見一僧一道遠(yuǎn)遠(yuǎn)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別,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于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云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問(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zhì)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bǔ)天濟(jì)世之材,利物濟(jì)人之德。如蒙發(fā)一點(diǎn)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xiāng)里,受享幾年,自當(dāng)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yuǎn)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gè)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到不如不去的好。這石凡心已熾,那里聽得進(jìn)這話去?乃復(fù)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強(qiáng)制,乃嘆道: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dāng)?shù)也。既如此,我們便攜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時(shí),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zhì)蠢,并更無奇貴之處,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罷,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待劫終之日,復(fù)還本質(zhì),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頭聽了,感謝不荊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shù),將一塊大石登時(shí)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
? ? ? ?這一長段,文章雖有點(diǎn)嚕蘇,情節(jié)卻不可少。大概后人嫌他稍繁,遂全刪了。
六 脂本的文字勝于各本
? ? ? ? 我們現(xiàn)在可以承認(rèn)脂本是《紅樓夢》的最古本,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了。在文字上,脂本有無數(shù)地方還勝于一切本子。我試舉幾段作例。
第一例第八回
(1)脂硯齋本
? ? ? ? 寶玉與寶釵相近,只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氣。
(2)戚本
? ? ? ? 寶玉此時(shí)與寶釵就近,只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甜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氣。
(3)翻王刻諸本(亞東初本)(程甲本)
? ? ? ? 寶玉此時(shí)與寶釵相近,只聞一陣香氣,不知是何氣味。
(4)程乙本(亞東新本)
? ? ? ? 寶玉此時(shí)與寶釵挨肩坐著,只聞一陣陣的香氣,不知何味。
? ? ? ? 戚本把甜絲絲誤鈔作甜甜,遂不成文。后來各本因?yàn)楦杏X此句有困難,遂索性把形容字都刪去了,高鶚最后定本硬改相近為挨肩坐著,未免太露相,叫林妹妹見了太難堪!
第二例第八回
(1)脂本
? ? ? ? 話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jìn)來。
(2)戚本
? ? ? ? 話猶未了,林黛玉已走了進(jìn)來。
(3)翻王刻本
? ? ? ? ?話猶來了,林黛玉已搖搖擺擺的來了。
(4)程乙本
? ? ? ? 話猶未完,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jìn)來。
? ? ? ? 原文搖搖的是形容黛玉的瘦弱病軀。戚本刪了這三字,已是不該的了。高鶚竟改為搖搖擺擺的,這竟是形容詹光、單聘仁的丑態(tài)了,未免大唐突林妹妹了!
第三例第八回
(1)脂本與戚本
? ? ? ? 黛玉…………一見了(戚本無了字)寶玉,便笑道:噯喲,我來的不巧了!
? ? ? ? 寶玉等忙起身笑讓坐。寶釵因笑道:這話怎么說?黛玉笑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道:我更不解這意。黛玉笑道:要來時(shí)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gè)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戚本作明日我來)如此間錯(cuò)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了。姐姐如何反不解這意思?
(2)翻王刻本
? ? ? ? 黛玉…………一見寶玉,便笑道:噯呀!我來的不巧了!寶玉等忙起身讓坐。
? ? ? ? 寶釵因笑道:這話怎么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道:我不解這意。黛玉笑道:要來時(shí),一齊來;要不來,一個(gè)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如此間錯(cuò)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姐姐如何不解這意思?
(3)程乙本
? ? ? ? 黛玉…………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玉等忙起身讓坐。
? ? ? ?寶釵笑道:這是怎么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道: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gè)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cuò)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大冷落,也不至太熱鬧。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 ? ? ? 高鶚最后改本刪去了兩個(gè)笑字,便像林妹妹板起面孔說氣話了。
第四例第八回
(1)脂本
? ? ? ? 寶玉因見他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衿褂子,因問:下雪了么?地下婆娘們道:下了這半日雪珠兒了。寶玉道:取了我的斗篷來了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來了你就該去了!寶玉笑道:我多早晚說要去了?不過是拿來預(yù)備著。
(2)戚本
…………地下婆娘們道:下了這半日雪珠兒。寶玉道:取了我的斗篷來了不曾?黛玉道:是不是!我來了,他就講去了!寶玉笑道:我多早晚說要去來著?不過拿來預(yù)備。
(3)翻王刻本
…………地下婆娘們說:下了這半日了。寶玉道,取了我的斗篷來。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來了,你就該去了!寶玉道:我何曾說要去?不過拿來預(yù)備著。
(4)程乙本
…………地下老婆們說:下了這半日了。寶玉道:取了我的斗篷來。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來了,他就該走了!寶玉道:我何曾說要去?不過拿來預(yù)備著。
? ? ? ? 戚本首句脫一了字,未句脫一看字,都似是無心的脫誤。你就該去了,戚本改的很不高明,似系誤該為講,仍是無心的錯(cuò)誤,我多早晚說要去了?這是純粹北京活。戚本改為我多早晚說要去來著?這還是北京話。高本嫌此語太土,加上一層翻譯,遂沒有味兒了。(多早晚是什么時(shí)候。)
? ? ? ? 最無道理的是高本改取了我的斗篷來了不曾的問話口氣為命令口氣。高本刪雪珠兒也無理由。
第五例第八回
(1)脂本與戚本
? ? ? ?李嬤嬤因說道:天又下雪,也好早晚的了,就在這里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罷。
(2)翻王刻本
? ? ?? 天又下雪,也要看早晚的,就在這里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罷。
(3)程乙本
? ? ? ?天又下雪,也要看時(shí)候兒,就在這里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兒罷。
? ? ? ? 這里改的真是太荒謬了。也好早晚的了,是北京話,等于說時(shí)候不很早了。高鶚兩次改動,越改越不通。高鶚是漢軍旗人,應(yīng)該不至于不懂北京話??此詈蠖ū菊f時(shí)候兒,又說玩玩兒,竟是杭州老兒打官話兒了!
? ? ? ? 這幾段都在一回之中,很可以證明脂本的文學(xué)的價(jià)值還在各本之上了。
七 從脂本里推論曹雪芹未完之書
? ? ? ?從這個(gè)脂本里的新證據(jù),我們知道了兩件已無可疑的重要事實(shí):
(1)乾隆甲戌(一七五四),曹雪芹死之前九年,《紅樓夢》至少已有一部份寫定成書,有人抄閱重評了。
(2)曹雪芹死在乾隆王午除夕。(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三日)
? ? ? ?我曾疑心甲戌以前的本子沒有八十回之多,也許止有二十八回,也許止有四十回,為什么呢?因?yàn)槿绻仔缫郧把┣垡殉砂耸?,那么,從甲戌到壬午,這九年之中雪芹做的是什么書?難道他沒有繼續(xù)此書嗎?如果他續(xù)作的書是八十回以后之書,那些書稿又在何處呢?
? ? ? ?如果甲戌已有八十回稿本流傳于朋友之間,則他以后十年間續(xù)作的稿本必有人傳觀抄閱,不至于完全失散。所以我疑心脂本當(dāng)甲戌時(shí)還沒有八十回。
? ? ? ? 戚本四十回以下完全沒有評注。這一點(diǎn)使我疑心最初脂硯齋所據(jù)有評的原本至多也不過四十回。
? ? ? ? 高鶚的壬子本引言有一條說:
? ? ? ? 如六十七回,此有彼無,題同文異。
? ? ? ?平伯曾用戚本校高本,果見此回很大的異同。這一點(diǎn)使我疑心八十回本是陸續(xù)寫定的。
? ? ? ? 但我仔細(xì)研究脂本的評注,和戚本所無而脂本獨(dú)有的總評及重評,使我斷定曹雪芹死時(shí)他已成的書稿決不止現(xiàn)行的八十回,雖然脂硯齋說:
? ? ? ? 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 ? ? ? 但己成的殘稿確然不止這八十回書。我且舉幾條證據(jù)看看。
(1)史湘云的結(jié)局,最使人猜疑。第三十一回目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句話引起了無數(shù)的猜測。平伯檢得戚本第三十一回有總評云:
? ? ? ? 后數(shù)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
? ? ? ? 平伯誤認(rèn)此為后三十回的《紅樓夢》的一部份,他又猜想:
? ? ? ? 在佚本上,湘云夫名若蘭,也有個(gè)金麒麟,或即是寶玉所失,湘云拾得的那個(gè)麒麟,在射圃里佩著。(《紅摟夢辨》,下,二四。)
? ? ? ? 但我現(xiàn)在替他尋得了一條新材料。脂本第二十六回有總評云:
? ? ? ? 前回倪二、紫英、湘蓮、玉菡四樣俠文,皆得傳真寫照之筆。惜衛(wèi)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嘆!
? ? ? ? 雪芹殘稿中有衛(wèi)若蘭射圃一段文字,寫的是一種俠文,又有佩麒麟的事。若蘭姓衛(wèi),后來做湘云的丈夫,故有伏白首雙星的話。
(2)襲人與蔣琪官的結(jié)局也在殘稿之內(nèi),脂本與戚本第二十八回后都有總評云:
? ? ? ? 茜香羅,紅麝串,寫于一回。棋官(戚本作蓋琪官。脂本一律作棋官。)
? ? ? ? 雖系優(yōu)人,后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 ? ? ? 平伯也誤認(rèn)這是指后三十回佚本。這也是雪芹殘稿之一部份。大概后來襲人嫁琪官之后,他們夫婦依舊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高鶚續(xù)書大失雪芹本意。
(3)小紅的結(jié)局,雪芹也有成稿。脂本第二十六回總評云:
? ? ? ? 鳳姐用小紅,可知晴雯等埋沒其人久矣,無怪有私心私情。且紅玉后有寶玉大得力處,此于千里外伏線也。
? ? ? ? 二十六回小紅與佳蕙對話一段有朱評云:
? ? ? ?紅玉一腔委曲怨憤,系身在怡紅,不能遂志,看官勿錯(cuò)認(rèn)為蕓兒害相思也。
? ? ? ?獄神廟紅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
? ? ? ? 又二十七回鳳姐要紅玉跟她去,紅玉表示情愿。有夾縫朱評云:
? ? ? ? 且系本心本意。獄神廟回內(nèi)方見。
? ? ? ? 獄神廟一回,究竟不知如何寫法。但可見雪芹曾有此一大回文字。高鶚續(xù)書中全不提及小紅,遂把雪芹極力描寫的一個(gè)大人物完全埋沒了。
(4)惜春的結(jié)局,雪芹似也有成文。第七回里,惜春對周瑞家的笑道:
? ? ? ? 我這里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
? ? ? ? 有朱評云:
? ? ? ? 閑閑筆,卻將后半部線索提動。
? ? ? ? ?這可見評者知道雪芹后半部的內(nèi)容。
(5)殘稿中還有誤竊玉的一回文字。第八回,寶玉醉了睡下,襲人摘下通靈玉來,用手帕包好,塞在褥下,這一段后有夾評云:
? ? ? ? ?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為誤竊一回伏線。
? ? ? ? 誤竊寶玉的事,今本無有,當(dāng)是殘稿中的一部份。
? ? ? ? 從這些證據(jù)里,我們可以知道雪芹在壬午以前,陸續(xù)作成的《紅樓夢》稿子決不止八十回,可惜這些殘稿都迷失了。脂硯齋大概曾見過這些殘稿,但別人見過此稿的大概不多了,雪芹死后遂完全散失了。
? ? ? ?《紅樓夢》是未成之書,脂硯齋已說過了,他在二十五回寶玉病愈時(shí),有朱評云:
? ? ? ? ?嘆不得見玉兄懸崖撒手文字為恨。
? ? ? ? 戚本二十一回寶玉續(xù)《莊子》之前也有夾評云:
? ? ? ? 寶玉之情,今古無人可比,固矣。然寶玉有情極之毒,亦世人莫忍為者??粗梁蟀氩縿t洞明矣?!瓕氂窨创藶槭廊四虨橹荆屎笪姆接袘已氯鍪忠换亍H羲说脤氣O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
? ? ? ? 脂本無廿一回,故我們不知道脂本有無此評。但看此評的口氣,似也是原底本所有。如此條是兩本所同有,那么,雪芹在早年便已有了全書的大綱,也許已纂成目錄了。寶玉后來有懸崖撒手為僧的一幕,但脂硯齋明說嘆不得見這一回文字,大概雪芹止有此一回目,尚未有書。
? ? ? ? 以上推測雪芹的殘稿的幾段,讀者可參看平伯《紅樓夢辨》里論后三十回的《紅樓夢》一長篇。平伯所假定的后三十回佚本是沒有的。平伯的錯(cuò)誤在于認(rèn)戚本的眉評為原有的評注,而不知戚本所有的眉評是狄楚青先生所加,評中提及他的筆記,可以為證。平伯所猜想的佚本其實(shí)是曹雪芹自己的殘稿本,可惜他和我都見不著此本了!
